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晓伟  李非 《国际贸易》2015,(1):11-14,35
设立和发展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深入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战略举措。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标志着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由点带  相似文献   

2.
正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总体要求,2013年以来,中国先后与冰岛、瑞士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中韩、中澳(澳大利亚)、中日韩、RCEP(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等自贸区谈判也在加快推进,中国自贸区进入了加快发展阶段。自贸区成员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把握中国与自贸区成员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加快对  相似文献   

3.
运输成本所体现的地理距离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重新被重视。"相似需求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的贸易量会更大。边界的存在使国际贸易受到关税的阻碍,各国希望通过FTA甚至更高形式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来抹平边界的作用。文章从实证的角度解析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影响因素,重点考察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影响的显著性,以从中窥探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特点及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于2004年1月1日生效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是一个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框架的区域自由贸易协议(RTA),类似于当今世界流行的自由贸易区,从其涉及的内容看,某些范围比自由贸易区还要广泛.CEPA的签署是中国"入世"后在过渡期的有利安排,它的实施是中国全面"入世"的提前"演习".中国加快零关税方案改革进程,意味着中国关税高峰过后迅速融入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加强.  相似文献   

5.
2004年至今,中国对外商谈的自由贸易区已达14个,涉及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自由贸易网络正在形成.文章以中国与其中9个代表性经济体的双边贸易为对象,通过贸易密集度指数、修正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竞争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的详细测算,分析比较这些经济体与中国可贸易品的竞争优势及互补程度,以此对当前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有效性作出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可以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两者的协调和对接将有助于提高市场开放程度,简化贸易模式,使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在此背景下,分析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内涵,自由贸易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联系和发展状况,以便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某种意义上说,原产地规则是自由贸易区的“镇区之宝”。这一原则实施的目的在于限制由于关税的差异而从最低关税国进口后再在区域内转向的贸易偏移。本文在概述了原产地规则的定义和标准之后,论述了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规则对国际贸易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浅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规则及其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贸协定是自由贸易的产物,随着世贸组织框架下多边贸易谈判日益艰难,越来越多国家通过商签开放水平更高、灵活性更强的双边和区域性贸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关税减免。截至目前,向世界贸易组织报备求生效的自由贸易区超过500个,自贸协定超过260个,已经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重要力量。2021年12月22日,中国自由贸易协定推广实施国际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  相似文献   

9.
自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加快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见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自贸区战略”将成为未来我国深化改革,构建新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主要驱动力.自贸区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等多样式的开放合作,并坚持世界贸易基本原则,不断完善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交汇,加快实现区域性自由贸易战略目前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对策是:加快推进自贸区战略进程;推进自由贸易经济结构调整;建立更合理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实施"走出去"战略将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本文基于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将中国对欧盟逆向投资分为出口引致型、关税规避型和技术寻求型三类,通过构建双向投资贸易引力模型,并选取2003-2013年中欧投资和贸易面板数据,运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和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欧逆向投资对从欧盟进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向欧盟出口并没有显著影响,这暗示中欧逆向投资主要表现为技术寻求型。因此,应当积极转变与调整以"出口激励"为主的相关政策与措施,进而更好地适应和发展中国对外经济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之下,我国应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提高谈判水平,建立起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具体来说,就是在世界范围内选择贸易伙伴国,既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的大国,也包括一些资源能源丰富的中小国家以及较为落后的地区,根据其各自的规模、承受力、所处发展阶段、经济水平,做出层次不同的贸易安排。从近期来看,应主要着力于丰富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深化合作,突破重点国家;从中期来看,应构建"大中国自由贸易区",塑造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轮轴国"地位,努力构建中欧自由贸易区;从长期来看,应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构建高标准的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以自由贸易区为平台,参与世界经济治理,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12.
56年前,在欧共体尚未形成之时,经济学家雅各布·瓦伊纳(Jacob Viner)就指出,自由贸易协议(FTA)并不意味着自由贸易。因为自由贸易协议的成员国不是通过降低经济成本,而是通过提高对非成员国的壁垒来参与全球竞争的。他认为这可能会恶化全世界的效率。然而时至今日,自由贸易协议的榜样——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越来越受人推崇,并引导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协议热。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0月,全球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的已建成自贸区共有214个。2006年12月,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表示,中国正在研究制定在全球推进区域及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谈判的思路和时间表。这是中国官员首次将中国的全球区域合作提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为何积极拓展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议?商务部的解释是,目前在多边的WTO框架下,最惠国待遇已经成为一个最基本、最普通的贸易待遇。为争取一个更好的贸易环境,各国都把发展自贸区作为自己国家的战略来规划和实施。如果区域贸易协议达成,这些国家之间将相互给予比WTO更优惠的待遇。目前的多哈谈判困境,使得各国为占据主动,势必更加抓紧实施自贸谈判。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俞建华明确表示:“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紧迫的现实。如果我们不能顺应潮流,在下一步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就会被边缘化!”这正如贾格迪什·巴格沃蒂所说,许多国家是被“纳什均衡”拖入自由贸易协议洪流之中。在国际贸易博弈中,尽管参与者可以通过多边合作获得更大利益,但他们却以非多边合作(双边或区域)方式各自追求个人利益。眼下,“恶化全世界效率”的忠告与主要贸易国的博弈现实,将共同促成未来的国际贸易发展格局。“如果中国能够把东亚和欧亚这两大区域连接在一起,就有可能与欧盟、北美构成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13.
“十四五”期间,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是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在此背景下,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反击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捍卫全球自由贸易的有力举措。目前我国在谈的13个自由贸易协定中,RCEP是规模最大、参与成员最多、对构建亚太区域产业链意义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本文采用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自由贸易协定和贸易政策模拟分析的递归动态GTAP模型,定量模拟RCEP对中国宏观经济和相关产业影响,评估其对中美贸易摩擦负面影响的减缓效应,特别关注印度退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条启示与建议:确保RCEP如期生效并推动印度加入;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并适时考虑加入CPTPP;继续推动美国降低对自我国进口产品关税并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尽快建立保护受冲击产业的贸易调整援助机制。  相似文献   

14.
自由贸易区:中国的大国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初衷都是以经济为出发点。但像所有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一样,它们一般具有很强的双重性近日,中美、中欧贸易摩擦不断,且不时升温。也就在这时,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协议正式实施。7月1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7000种商品开始削减关税。自由贸易区(FTA)这一贸易新形式,将填补过去中国对外贸易只有双边和多边,而缺少区域合作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中国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贸易现状,文章发现双方贸易关系日益紧密且贸易结构为互补关系,中国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具有良好的贸易基础。文章运用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模型(GTAP7.1版)模拟建立该自由贸易区的结果显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各成员国互利共赢,经济福利提高,经济增长,实际进出口总量增加,各成员国比较优势产业产出和实际出口增加,而且自贸区外国家(如欧盟27国、美国等)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因此,文章认为中国应积极促进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关税削减谈判及自由贸易协议签署,促进成员国宏观经济发展,实现成员国优势产业互补,同时,还应积极应对南非或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与其他国家如欧盟、美国等国的自贸谈判。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流通经济》2014,(7):65-70
我国顺应国际国内局势创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无疑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战略创举。但试验区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取决于对自由贸易区效应的理性认知:其一,自由贸易区暨更深程度的贸易自由化有其明显的副作用;其二,能否从自由贸易区暨更深程度的贸易自由化中获益,取决于机制设计,更取决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建立。归根结底,设立自由贸易区只是实现国家竞争优势的渠道和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前,建立自由贸易区(FTA)是世界经济演变的一个重要方向之一。2008年4月7日,中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成立两国自由贸易的协定,新西兰至此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发达国家。自由贸易区对区域内国家的经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据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分析目前中国与新西兰经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借鉴,找出了双方贸易合作特点及不足之处,提出了增进合作的有关建议,并展望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考虑贸易方式差异的情况下,重新估算了中国企业的进口逃税弹性。根据Fisman and Wei(2004)的研究,企业为了逃避关税通关时会低报真实进口价值,因此税率越高的行业逃税越多。文章认为,由于加工贸易进口免税,加工贸易越密集的行业逃税倾向越小。如果不考虑贸易方式的差异,会错误估计进口逃税弹性。结合COMTRADE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实证估计发现:加工贸易进口比例越低的行业,中国报告的进口额相对出口国报告的出口额越低。并且,在加工贸易进口比例更高的行业中,关税税率对进口逃税的影响更小。当加工贸易进口比例为1时,关税税率对逃税没有影响;当加工贸易进口比例为0时,税率每提高1%,进口额相对出口额减少0.74%。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结构性关税实施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某种产品的进口量(额)与该国对其所实施的进口关税水平成反比,即高关税低进口、低关税高进口。中国以关税减让承诺方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以关税减让的实际行动履行入世承诺,此对中国国内产业和产业结构产生一定冲击。而关税又被WTO视为允许成员国使用的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政策工具。由此,就引发出一个新课题,如何运用关税有效保护国内产业?本文笔者拟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述结构性关税在此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有效性和可实施性,并对其实施过程中的产业选择提出些许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业内贸易程度不仅可以衡量一国在国际上的产业竞争优势和国际分工地位,而且能全面反映贸易双方在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消费者福利等多方面的优势。文章通过对1992~2007年中韩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和实证分析发现:中韩产业内贸易还存在诸多问题,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太低,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多为垂直型,并且有加工贸易的迹象。因此文章建议:在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环境下,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韩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进而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借助中韩自由贸易区关税优惠政策和原产地的便利,进一步扩大中韩贸易市场份额,共享中韩自由贸易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