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两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我国煤炭市场需求疲软,煤价持续走低,煤炭企业利润缩减严重,职工收入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企业用工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煤矿采掘80%以上工作量依靠农民合同工来完成,作为下峪口煤矿生产建设的主要力量,农民合同工在矿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形势下,解决好农民合同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和稳定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农民合同工  相似文献   

2.
徐州矿务局是煤炭系统实行农民合同工制度较早的企业,现有农民合同工1万余人,占采掘一线工人的60%以上,已成为煤炭生产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完善农民合同工制度的过程中,该局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经济福利待遇,保障农民合同工的切身利益1983年,徐州矿务局招收了第一批农民合同工。实践证明,使用农民合同工给煤炭生产增添了新生力量,开辟了煤矿劳动力的新渠道。但由于农民合同工全部在采掘生产一线工作,劳动强度大,各方面待遇比较低,不利于调动积极性,该局本着取长补短、趋利避  相似文献   

3.
一、劳动人事制度现状及分析 目前,煤炭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实际状况是:劳动用工制度方面,国家掌握企业的用工权,确定企业职工的身份;企业职工存在所有制身份,即全民工、集体工;企业用工形式有固定工、合同工(城镇合同工、农民合同工)、轮换工、劳务工、临时工。人事制度方面,企业套用国家政府机关人事制度,职工存在干部、工人身份之分;干部有行政级别,对干部任用方式,基本是任命制,部分实行聘任制和选举制。  相似文献   

4.
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建筑业劳务用工模式,倾力打造自有核心劳务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龙头产业蓬勃发展。建筑业劳务用工的管理模式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经历了从自有城镇职工班组模式到农民合同工班组承包、农民季节合同工班组承包、成建制劳务分包施工队伍承包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带来的用工制度在煤矿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煤矿特别是地方国有煤矿职工人员构成比例中农民轮换工的比例越来越大。农民轮换工大多是青壮年,在生产一线工作,是煤矿生产的主力军,这部分职工的思想是否稳定,其积极性能否调动起来,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做好农民轮换工  相似文献   

6.
东煤公司从1984年开始试行农民轮换工制度。几年的实践使大家认识到,在井下采掘一线采用农民轮换工是比较适宜的,已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如遏制了固定工不断增加的趋势,减轻了企业负担;搞活了用工制度,解决了能进能出问题;拓宽了企业招工的门路,缓解了煤矿劳动力来源不足的矛盾。但也必须看到,当前农民轮换工制度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如农民轮换工难管理,流动性大,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农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有不少煤矿在井下试行农民协议工和合同工制度。这对于巩固井下采掘第一线队伍,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是对现行的“铁饭碗”和“吃大锅饭”劳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本刊收到不少来稿,对使用合同工和农民协议工的现实意义、带来的好处、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我们选择了一些予以发表。限于篇幅,有的只是摘登了它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1983年以来,针对固定工制度存在的弊病,煤矿进行了用工制度改革,在井下采掘一线和井上建筑等范围使用农民轮换工。从近10年来的改革实践看,农民轮换工制是符合煤矿特点的用工制度,对解决固定工“统包统配”一次定终身的弊病,保证煤矿采掘一线有充足的强壮劳动力,保持井下劳动力能进能出不断更新,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  相似文献   

9.
我局从1977年实行农民轮换工制度,至今已经8年,全局农民轮换工在册人数为8387人,占井下采掘工总数的40%左右,有的矿如孙庄、小屯矿分别占60%和90%。在全局农民轮换工中,有217人担任了班队长。195人入了团、4人入了党。1985年有1700名被各级评为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他们已成为采掘一线不可缺少的重要骨干力量。实践证明,煤矿采掘一线实行固定工与农民轮换工相结合的用工制度是可行的,这对于搞活煤矿用工制度,缓和采掘一线劳动力紧张状况,提高出勤率和劳动生产率,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等都是有利的。但是,根据调查,尚有几个问题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要使用农民协议工贵州省煤炭局王思诚目前煤矿采掘一线最突出的问题有二: 一是采掘工人自然减员率高。几十年来,煤矿年年整顿劳动组织,年年招收新工人补充井下采掘一线,但年年感到采掘工人不足。据盘江矿务局1978至1980年三年的调查,采掘工人的减员率每年平均为10.38%,其中由于病、伤、残、亡因素造成的减员占总减员人数的57.63%。该局的山脚树矿年初原有824名采掘工,1982年第一季度又补充了37人,可是年底只有759人,比一季末的实有人数减少102人,减员率竟达11.85%。二是采掘工人出勤率低。据六枝、盘  相似文献   

11.
短期合同工,已是农电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用工来源之一,但是如何搞好短期合同工的社会保障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电力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关乎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关乎到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有些人认为合同制工人就是临时工。这完全是误解。过去的合同工,虽然在被录用时,也签订劳动合同,但它的性质,与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人是根本不同的。首先,过去的合同工是相当于临时工的一种用工形式,它只能使用临时性生产的工作岗位,而劳动合同制工人是企业按国家计划招收的正式工人。因而,  相似文献   

13.
汾西矿务局水峪矿从1982年开始用农民轮换工,截至1990年6月底,共有农民轮换工971人,占职工总数的16.43%。总承包以来,该矿对农民轮换工加强管理、认真教育、大胆使用、同工同酬、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一、党政领导把农民轮换工的管理、教育和使用摆到重要位置,经常抓、反复抓、认真抓80年代,农民轮换工用工制度很快普及推广,取代了旧的招用固定工制度,成为煤矿用工的主要形式。农民轮换工在煤矿职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都分配在采、掘、开生产第一线,从事煤炭生产中最直接、最艰苦的劳动。水峪矿农民轮换工,1982年255人,  相似文献   

14.
统配煤矿从1984年开始实行农民轮换工制度,这是煤矿用工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实践证明,这种新的用工制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五个方面:采掘一线有了比较充足和强壮的劳动力;能进能出,解决了过去用工制度中能进不能出的弊端,减轻了因老、弱、残增多给煤矿带来的负担;缓解了煤矿职工家属住宅十分紧张的局面;安置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永安煤业公司。随着这些年国有固定工身份的全面转换和井下用工制度的改革,由外省农村青年组成的采掘合同工队伍成为矿山的主力。一方面.从协议队生产原煤产量和职工数量的比例来看.协议队已成为国有企业原煤生产的主力军。无疑是企业创造物质财富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矿区以往在协议队的管理上不仅党建工作几乎是空白.而且因为体制、观念、认识的因素,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改革煤矿用工制度势在必行我国现行的以固定工为主体的用工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对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实行统包统配。这种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统得过死、包得过多、能进不能出和一次分配定终身的严重弊端。煤炭企业与其它企业相比,对劳动力的要求和使用有其特殊性。一是从劳动力结构看,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方式决定了煤矿中普工比重大,采掘工是煤矿的主要工种;二是煤矿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环境,决定了采掘工更新周期短;三是  相似文献   

17.
固定工是我国建国以来采用行政手段,采取统包统配的办法确定的劳动者与用工单位间的关系,将劳动者固定化,形成了一项分配定终身。对于职工来讲,一般是进了企业门就发铁饭碗,即使这个企业关、停、并、转业要由国家包下来,给职工以适当的安排使其继续享受企业的一切待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劳动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这样就出现了固定工与合同制两种劳动制度。这两种劳动制度并存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矛盾,表现为固定上以终身制自居有优越感,合同工随时可以解雇有自卑感;固定工看,合同工干。这样不把占职工总数百分之八十的固定工搞活,整个劳动制度就活不起来,因此搞活固定工制度是大势所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煤炭企业职工队伍中.农民合同工、劳务工、企业工、固定工等多种用工性质并存,员工结构复杂,思想差异性大。需求不同;而企业生产经营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毒俱全”。致使井下工作苦、脏、累、险并存。在这一特定的条件下,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形成推动生产经营的合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一、措施“破三铁”——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目前增强国营企业活力的一项新的措施——“打破三铁一大”、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正在全国开展。赣南地方煤矿也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其具体措施是:第一,“打破铁饭碗”,推广全员劳动合同制。今后无论是正式工、合同工还是轮换工均以井下采掘工作面定编为基准,井上以岗定编相结合,签订用工合同,鼓励职工一职多能,一人多职,彻底扭转煤矿  相似文献   

20.
崔向阳 《中国石化》2002,(12):56-57
企业面对加入WTO后与国外大公司的激烈竞争,加快重组改制,减员分流,在劳动用工制度及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企业加大减员力度。尽管改革措施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部分职工经济利益的调整,造成人际关系的摩擦,一些矛盾突出出来。这些矛盾的发生,直接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影响了职工队伍稳定。如何正确处理企业改革中产生的矛盾,坚持与时俱进,促进稳定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