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地流转是经济史上长期存在的经济现象。民国时期的土地流转,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不在村地主"所拥有土地的租佃流转。当时的租佃合约呈现出定额租化和短期化变动特征,短期化定额租合约安排是主佃双方共同选择的结果,而民间租栈、催租处等第三方治理机构的存在是当时主佃双方新古典式签约方式的重要保证;此外,短期化定额租合约是有利于提升租佃效率的。民国时期的土地租佃及其合约治理,对当前我国农地流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制度设计的不同特点,农村集中居住改革主要分为强制合约与激励兼容合约两种类型。鉴于现有文献对集中居住的微观机制鲜有深入研究,本文基于不同约束条件下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最大化模型,分别对上述两种合约安排类型进行模拟,并分析其对农户参与意愿和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的影响,以此揭示农村集中居住的路径及其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一个种植型家庭农场案例,探讨在农场与农户签订的农业经营合约不稳定时,农场如何通过"以合约治理合约"的方式来实现初始合约的稳定。本文研究发现,合约的不完全及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导致农场与农户初始合约不稳定的关键原因;针对合约不完全问题,农场通过与农户在初始合约的基础上缔结后续合约来补充,进而实现初始合约的稳定;针对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农场通过自身纵向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与农户缔结后续合约,让渡其中部分利益给农户,形成对农户利益的补偿,进而实现初始合约的稳定。上述两种策略蕴含着"以合约治理合约"的两种不同机制——补充机制和补偿机制。在补充机制中,后续合约与初始合约具有强关联性,它主要治理初始合约中的不完全部分。补充机制有助于弥补合约缔结双方的有限理性对初始合约的不利影响,但这种机制在维持合约稳定的同时也可能挑战签约前合约双方的关系。在补偿机制中,后续合约与初始合约具有弱关联性,它主要治理初始合约中受机会主义行为影响而变得不稳定的完全部分。补偿机制通过强化对初始合约中双方无分歧内容的认定,不仅有助于维持初始合约的稳定,而且有利于维护签约前合约双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农地制度与合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农地合约进而推广至一般合约 ,得出两个结论 :( 1 )合约的存在依赖于产权的可分割性和可交易性。产权的这一特性导致了权利的不同组合 ,从而导致了可供选择的众多的合约安排。 ( 2 )合约的选择依赖于交易成本的大小。每一种合约安排 ,因为交易成本不同 ,合约的选择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5.
何为期货市场一般来讲,期货市场由三部分组成:商品交易所、经济行和结算所。期货交易是商品交易者委托经济人为代理,在商品交易所里,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公平竞争进行的,最后经结算所注册确认。期货是一种标准化的合约,交易双方在合约到期时应按合约规定的商品数量...  相似文献   

6.
"反租倒包"是中国农地流转的重要形式之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近郊村农地产权格局的历史变迁显示,"两权分离"的农地制度安排在平衡公平与效率的过程中,自发地走向内涵"三权分置"的反租倒包模式,坚持和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统筹能力;发展和凸显集体成员承包权的财产属性;渐进式地推动农地经营权的市场化。农地流转的三大主体由此确立三重合约:其一,集体经济组织与集体成员之间形成具有弹性的身份合约;其二,集体经济组织与农地经营者之间形成纯粹的市场合约;其三,集体成员和农地经营者之间形成隐性的关系合约。这一具有多重合约的农地产权同时生成集体组织的治理绩效、农地利用的经济绩效和集体成员的民主绩效。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农地规模化流转的背景下,农业雇佣生产成为客观事实。本文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思想,通过建立农业雇佣生产合约模型,从合约激励角度推演出三种典型的合约形式,即固定工资+过程监督、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固定工资+收益分成+事后主(客)观评估。进一步地,本文借助经验素材证实了上述合约形式的存在及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雇佣采茶情景下,采用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会导致采茶工、茶农和社会三方出现效率损失和福利损失,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合约优于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的基础是信息披露,而信息披露的核心是信息披露的质量。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质量不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与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大瓶颈。其中,会计制度合约安排、产权合约安排与报酬合约安排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系合约与农产品供给质量安全:数理模型及其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周期较长,而且生产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尤其显得比较突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交易属于一种典型的关系合约。本文把关系合约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定义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链中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租金和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专用性投资不同涵义,分析了专用性投资与帖现因子对交易双方在关系合约的可自执行性程度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合约的可自执行性与关系租金、帖现因子呈正相关关系;而合作双方因围绕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而做出的专用性投资强度可以提高各自对合约的可自执行性。  相似文献   

10.
股指期货的全称是股票指数期货,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它是一种有法律约束力的合约,签约双方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依据预先决定的指数大小(即成交价格),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  相似文献   

11.
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构成要素,产权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合约安排。与以往研究思路不同的是,本文尝试提出"隐形合约"概念,以此来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不仅仅是一种靠模仿和移植资本市场的市场合约,更是一种兼有社会属性的合约关系。一方面,这种隐形合约嵌入到人格化体系之中,能够反映出其与制度环境变化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情感性隐形合约与工具性隐形合约两种非正式的界定方式,使得合作社产权在不同的主体行为人之间得以界定。正因如此,本文提出了隐形合约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N村茶叶合作社的动态事件为例,体现出隐形合约在合作社产权界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盱眙亚尔斯人造板有限公司为例,研究了“公司+农户”模式下公司和农户双方违约的经济学原因,分析发现,违约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收益高于成本,另外,合约的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资产专用性导致的敲竹杠行为、违约责任模糊、事后监督和追究责任的成本太高等也是签约双方违约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规避违约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和规划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利风景区的特殊性入手,讨论水利风景区规划的原则和要求、内容和深度、规划成果的审查与实施等问题。认为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规划的时序安排必须与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相衔接,尤其新建设的水利工程设施,最好在工程施工之前就考虑旅游开发问题,把施工期间的建筑物、管网和道路等与后期的旅游需要融合起来,以节省投资,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治理:交易成本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成特殊的利益共同体,两者间的交易具有主体地位不对等、合约执行不确定、投资形成的资产具有专用性等特征,交易双方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导致订单履约率低.正式合约对保证交易的正式性、降低交易风险和促进交易的长期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合约的不完全使得合约执行成本高昂,基于正式合约的利益联结机制并不能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信任、互惠、有效沟通、声誉机制和赋予合同执行的灵活性等关系治理方式能够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促进长期合作,提高履约率.  相似文献   

15.
订单农业是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农产品购买者签定的合同(合约)组织安排农业生产的一种产销模式.  相似文献   

16.
靳伟 《农业经济》1994,(1):11-12
粮食期货交易的最终价格发现机制靳伟1、粮食交易,按交割时期的不同可分两种交易方式:一种是粮食现货交易,即在交易成立后立刻进行实物交割,或在极短时期内(如几天内)进行。另一种是粮食远期合约交易,一般是双方在收获季节前签订粮食远期交易合约,约定将来在一定...  相似文献   

17.
涉棉企业参与棉花期货市场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期货市场的基本特点(一)期货交易的功能。期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期货交易所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行为。期货交易是在现货交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期货交易所内成交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期货交易的基本功能是发现价格和规避价格风险。1、发现价格。参与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在棉竹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对农地流转及其合约安排的现状,农户在农地流转交易中合约安排的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发现:在调查地区,农地流转交易中书面合同占很大比例;亲缘和地缘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不再显著;地主在乡是分戍合约有效率的现实前提之一;农地流转供给处于租金敏感阶段;农地流转不必然导致农地的掠夺性经营。  相似文献   

19.
由于植根农村、涉足农业、带动农户,具有科层组织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被赋予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历史使命。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一般采取公司+农户联盟的订单方式运作。双方的持续合作是联盟组织有效运营的前提,其关键在于各方能够从联盟中分享到满意的合作剩余,而合作剩余的分配基本上由合约联结方式所框定。公司与农户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合约联结,取决于双方在系列经济社会约束条件下的博弈均衡。因此,特定公司与不同农户可以签订差异化的合约。差异化合约的履约与持续,需要借助嵌入在差序格局中的关系治理机制保驾护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东进模式案例表明,东进公司与周边农户的合作采取了多种合约联结方式,且不同类型农户与公司的合作均相当稳定,这是因为公司利用了嵌入在联盟组织内的乡村社会权威,从而便利地与农户缔结合约,并有效地对合约进行差序治理。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市记忆的视角,以南京中山陵景区为例,以主客双方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主客双方对遗产旅游地游后感知的分异特征,为优化遗产旅游地的规划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居民和游客对中山陵景区的物质要素旅游感知与非物质要素旅游感知均存在分异,整体来说本地居民对中山陵的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