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农民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使推广对象自愿改变行为采用农业技术是农业推广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推动农民行为的改变,就必须在运用农业推广沟通原理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农民的需要及其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行为改变理论,从行为主体及其环境两个方面着手,充分利用和发展行为改变的驱动力,努力减少阻碍力。 一、农民技术采用行为的决定因素 根据人们对发展中国家农民行为的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认为影响农民技术采用行为的主要阻碍力和驱动力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正>农民技术员身兼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农民双重身份,是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是广大农民与外界联系的沟通者,信息的传播者和农民改变自身行为的促进者,在农业新技术成果传播中起着宣传和桥梁作用,在科技成果推广中起着示范和促进作用。本文浅显地分析了农民技术员在社会化服务中的地位,并就如何发挥其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十三条规定:"村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农民技术员,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下,宣传农业新技术知识,落  相似文献   

3.
良种繁育推广管理体系,既是良种繁育推广的技术经济组织,又是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也是种子工作的一项长远基本建设。他的任务是宣传教育农民,采用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保证农业增产。建国以来,我省良种繁育推广工作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形成比较完整地省市县三级良种繁育推广管理体系,现在建成省市县三级种子管理站和公司,建立起良种繁育、品种和种子质量、种子经营等体系。在良种繁育、品种审定、种子检验、种子经营推广等方面,为辽宁以致全国农业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为国外生产种  相似文献   

4.
李博 《农业经济》2002,(6):31-31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最基本部分 ,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部分 ,是各项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 ,特别是种子已成为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特殊商品。从某种意义上讲 ,农业的增产增收 ,种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依据本人多年工作的经历及分析目前种子行业的某些现象 ,对现代种子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构想 ,以资探讨。   1、我国种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我国的种子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以国营种子公司为主体 ,虽然过去它曾对推广普及良种作出过重大贡献 ,但是从前以企代政 ,以政护企的运作 ,限制了自然、经济、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四川省不少地、县农业局、农技站、种子公司等部门或社队农民技术员试行与生产队或农民订立技术联产合同,推广科研成果和科学技术;一些省、地农业科研单位结合科研成果的中间试验和生产鉴定,也在一些地方参与对生产队签订技术联产合同,或者为了在更大范围内验证科研成果的适应性,实现农业技术的规范化,开展了对农业行政部门和生产  相似文献   

6.
在新农村建设这一背景下,人们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十分迫切。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主体是农民,推广目的是帮助农民及时地掌握新型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养,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增产,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虽然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完善,但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单一、手段落后、针对性不强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农业发展目标发生重大转变后,农技推广工作仍然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对农民技术需求的特点与变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农业推广中农民的行为特点、规律及对策谢宗权农民作为农业推广程序的终端,他们的行为状况直接影响着农业推广目标的最终实现,决定着农业推广工作的成败。因此,研究农业推广中农民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农业推广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实现农...  相似文献   

9.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用水需求“第一豪门”,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刻不容缓。当前农业节水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仍面临农民节水意识淡薄,节水灌溉装备存在问题影响农民采纳意愿、金融支持不力以及政府政策支持方式存在问题等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节水意识,推动技术发展、提高农民采纳意愿,加大金融支持以及优化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效能等,以高效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相似文献   

10.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创新,而且取决于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而有效的推广服务取决于服务内容和方式是否符合农民的技术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农技推广体系虽然不断改革与完善,但总体而言,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单一、手段落后、针对性不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农业发展目标发生重大转变后,推广工作仍然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对农民技术需求的特点与变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行为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根据对我国四省22个县的76位有关农业技术人员调查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行为。结果认为,推广经费短缺和社会地位及收入水平低是影响推广人员减少推广时间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日本农业推广经验对我国入世后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人口多 ,人均耕地少 ,自然灾害频繁 ,农户经营规模小等特点 ,与我国农业有许多相似之处。借鉴日本农业推广的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本文就日本的农业推广理念及方法进行分析 ,以期对我国的农业推广事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一、农业推广的理念日本农业推广经历了 5 0多年的发展 ,对农业推广的含义已逐步明确为 :推广即是教育 ,农业推广的实质就是对农民的教育。推广工作的观念从以“物”的推广为主到以培养教育农民为主的转变是推广工作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它引起了推广内容、推广方法的改变。按推广即教育的理念来看 ,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熊吉峰 《农村经济》2006,(7):124-126
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的选择、农业投资、资源开发等四种主要经济活动中明显存在着一些非理性行为方式,但这些非理性行为的产生又存在一些理性因素,而农民的经营方式和当前存在的一些制度障碍正是造成这些非理性行为的根源。本文就此提出了矫正农民非理性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承担着直接为农民提供专业农业技术服务和推广最新农业技术的重任。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何保护农民的农业财产,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使农民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江苏省10个地区农民参加农业保险意愿情况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实施和推广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需要注重在农业生产中运用先进、有效的农业技术。分析农技推广人员在下乡推广时的行为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农民应用农业技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探索的过程  在农业技术传播与推广中 ,农民通常被看作被动的受众 ,他们只能接受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人员给予的技术。人们通常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的被动使用者而不是农业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积极创新者。没有对“农民的知识”给予足够的理解 ,缺乏“农民知识”的“话语领域”与“专家知识”的“话语领域”的沟通 ,没有充分挖掘“农民知识”资源在农业技术研究推广过程中所能创造的价值 ,使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深度开拓。西方国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十分注意发挥农民的角色功能。它摆脱了轻视农民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及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一些农业推产不同模式在具体推广的不同环节中各有优劣,但总体实效性还不够强,需要创新和完善.本文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农业推广模式,应促进推产主体重心下移,提高农业推广主体与农户经营的对接度、农民的参与度以及农业推广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农业推广,是将先进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通过教育的方法,传递给广大农民,以使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增长。用教育的方法将农业科技传递给农民,是比较有效的。因此,有人认为农业推广是一种教育;而且是一种课堂以外的教育。它直接与农民接触,运用宣讲、示范和展览等方式,因地制宜地普及各项农业科学技术,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用之于农业生产,以求持续地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农民生活,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在当前我国就  相似文献   

20.
论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技术推广不力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进而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制约因素;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切实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根据诱导创新模型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建立新机制的现实约束,提出了这种新机制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