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面临的新转变和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产业链的形成,强化和提升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作用和功能,加大对市场的投资是十分必要的,关键是怎样投?在哪投?投多大?以后怎样运营?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三年持续升温的商业地产投资热浪之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仍然是热点项目,并且已经吸引到海外基金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齐梅 《中国纺织》2007,(10):88-90
当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据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本月统计,绍兴中国轻纺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大型旧市场改造、升级扩建工程项目不计在内,仅2007年已开业市场和2007、2008两年内即将开业的新市场项目即有37个,投资总额超过466.85亿元,总建筑面积已达1305.5万平方米以上。新增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区域分布、市场规模、经营类别、投资力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盛夏时节,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第一届二次理事会暨现代专业市场管理与发展座谈会在四川成都美丽的青城山脚下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60多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代表参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副秘书长夏令敏到会,与代表们一起围绕"各地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特点"、"专业市场在产业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发挥市场联盟的组织作用,推进专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5.
12月18日,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发布了第一份"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运营情况监测季报"(以下简称"市场监测季报"),标志着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监测体系正式启动。"市场监测季报"将每季度发布一次,通过定量调查、重点数据采集及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经营动态,分析内需市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的运行及走势情况,并最终服务于专业市场的建设、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专业市场     
诚信市场试点单位、诚信商户推荐工作取得重要进展10月底,"中国纺织服装诚信市场试点单位"建设和"纺织服装专业市场2007年度诚信商户"推荐工作已经进入高潮阶段。自9月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在成员单位开展"中  相似文献   

7.
9月27日,国内第一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性操作规范——《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通过了专家论证,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将在成员单位内进行试点、推广。这标志着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建设将从此走进"规范化时代"。  相似文献   

8.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里正在热卖什么?各商家的产品什么最畅销?采购商的需求在哪里……从本期开始,商品栏目带大家走进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商品的海洋中把握流行,把握时尚,知晓行情……  相似文献   

9.
在2009中国纺织服装市场论坛上,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秘书长钱晋与广东珠江控股集团纺织服装专业投资运营公司总经理周会良共同签署了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产业服务基地(广州)战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0.
刘兴 《中国纺织》2007,(2):142-145
就在我们不断地谈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未来走向之时,2007新年伊始,专业市场领域就曝出了一个惊世消息: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成立,并集聚了全国50多家重量级市场,意图以联合共赢之势,重建市场新秩序。1月19日,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的成立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以及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安徽等地的纺织服装行业协会领导出席了本次成立大会,并为“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揭牌,联盟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员单位发起,全国50多家知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成为首批成员。联盟的成立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这是否终结了硝烟四起群雄逐鹿的混战岁月,步入专业市场的大一统时期?随着中国纺织大业的伟大崛起,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否也开始步入了健康有序的中兴年代?联盟对当今的市场割据格局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联盟又是否具备应有的整合与协调能力?联盟之于专业市场本身又能否形成预期的归属感?成立联盟究竟是一厢情愿还是众望所归?……抛开诸多萦绕的问题,一个基本事实是:联盟的成立,必将载入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恢弘史册,从这个角度看,联盟的成立也是一次纪元的开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新形势下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发展规律以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升级之路,进一步提高嘉兴·中国南方纺织城的知名度,扩大在全国同类市场的影响力,2007年6月27日,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论坛暨嘉兴·中国南方纺织城开工仪式在浙江嘉兴举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孙瑞哲,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秘书长钱晋等参加了此次活动。同期,还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共同主办了"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论坛——2007嘉兴研讨会"。陈树津副会长专门就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作了以下讲话(摘编):  相似文献   

12.
石狮鸳鸯池面料市场如何提升?石狮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创新求发展?如何将石狮建成创意型纺织服装名城?为进一步提升福建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改善未来的产业经济模式,由石狮市政府主办,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特别支持,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石狮布料同业公会承办了“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高层论坛”。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石狮鸳鸯池面料交易市场迈过了10年的风雨历程,从1995年秋季开始经营,到今天年交易额100亿,鸳鸯池市场的历史,也是石狮纺织服装的一个缩影。从自发形成的市场到颇具规模的专业集群聚集地,石狮的企业规模和档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企业自主创新还处在初期阶段。如何建立一种创新的机制,提升产业状态,变成“服装产业的时尚策源地”。在欢庆10周年之际,石狮市政府组织举办了这样一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活动,邀请行业的重要领导和学者共同探讨纺织集群和专业市场的未来发展,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福建石狮是"闽派"服装的发源地和中国东南沿海最著名的服装集散地之一。1月7日,一个计划投资6亿元人民币的辅料专业市场在石狮宝盖镇奠基。经过20多年的精心培育,石狮已形成了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纺织、漂染、布  相似文献   

14.
居新宇  刘兴 《中国纺织》2005,(11):68-80
如果你在纺织这个圈子里,即使你的心态再为平和,你也不可能不为当今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现象所动容。一股市场的造城运动潮正在全国范围内汹涌澎湃,老市场纷纷升级,新市场频频亮相,市场的投资规模之大让人瞠目结舌,新概念之多更让人眼花缭乱,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也从当初的关注盲点一下子成了关注热点和焦点,其地位和作用也骤然上升,被突然赋予的众多意义可能连专业市场本身都没有意识到。新老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浮躁的情绪使然,还是利益的驱动使然?这样的现象正常吗?是不是市场格局要重新洗牌?这又对纺织产业意味着什么?太多的疑惑,太多的不解,纺织专业市场的大冲动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一直是财富的聚集地,近年来很多商业地产项目也开始涉足到这个领域,专业市场的增长速度很快,年销售额已经超过8000亿元,并且还蕴涵着极大的潜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于行业的影响非常明显,专业市场也在积极应对,寻找转"危"为"机"的办法。2009年,《纺织服装周刊》市场版和知名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研究专家胡宝钢先生合作,开辟点"市"成金专栏,陆续发表胡先生的研究成果,供市场管理者和研究者参考。希望能够有助于专业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和应对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专业市场:纺织服装内销的新终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外销市场的萎缩,未来将有更多的纺织服装产品从外销转向内销,寻求内销市场的新舞台。那么,专业市场能否顺势而行,承接外销市场向内销市场的转移呢?从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专业市场终将成为纺织服装内销的新终端。  相似文献   

17.
未来专业市场发展的新模式是什么?在对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进行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中纺通力就此提出了"七化"与"七大"措施。叶梁尤其强调,专业市场的投资与管理,是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七化"与"七大"措施,对于构建专业市场未来发展的新模式,意义深远。武汉汉正街、重庆朝天门等服装批发市场,在争议了数十年后,最终还是陆陆续续开始搬迁了;柯桥、常熟、芦淞等地服装市场则在  相似文献   

18.
挖掘专业市场优势资源,提升专业市场品牌魅力。3月份开始的"2007年度中国服装金销商800强"评选活动得到了全国各服装专业市场的积极响应。记者从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了解到,"金销商800强"申报工作进行得如  相似文献   

19.
从1978年到2007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从路边摊档转至棚户租屋,再由"市"入"场"转到宽敞明亮的现代商厦,至今,更多专业市场已经是国际化、多功能、现代化的交易中心。30年里,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  相似文献   

20.
当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据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本月统计,绍兴中国轻纺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大型旧市场改造、升级扩建工程项目不计在内,仅2007年已开业市场和2007、2008两年内即将开业的新市场项目即有37个,投资总额超过466.85亿元,总建筑面积已达1305.5万平方米以上。新增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区域分布、市场规模、经营类别、投资力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