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与原来的会计制度相比,一项较大的改革就是在成本计算上以制造成本法取代过去长期施行的完全成本法。一、制造成本法的基本含义在以往的会计工具书或专著中,只有制造成本而没有制造成本法这个名词,既使是会计制度改革后,对制造成本法的概念也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要了解制造成本法应从制造成本入手。按一般解释:“制造成本是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它由直接材料、直接入工和制造费用组成,本期制造成本加上在制品期初存货,减去在制品期末存货,就是本期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2.
企业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它对于加强企业的生产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制定产品价格的依据,增强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惯例接轨,财政部颁发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又颁发了九大行业的《行业财务制度》和《行业会计制度》,都明确地规定了在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采用国际通行的制造成本法,取代以往运用的完全成本法。这是我国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核算方法的一次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3.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各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成本核算中统一采用制造成本法。这一重大举措对改变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是很有神益的。但是,制造成本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在应用这个方法时要具有清醒的认识,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补其所缺,使它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一、制造成本法与正确的成本概念不尽符合制造成本法,正如财政部编写的《企业财务制度讲座壮所述的,“是计算和分配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在制造成本法下,计算产品成本时,…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的实施,是我国财务会计改革的战略性成果,也是引导我国会计工作与国际流行的会计实务接轨的重大措施。一个经济效益高的先进企业,不但表现在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而且要有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以保证企业常胜不衰。作为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企业财务通则》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国际上通用的"制造成本法"。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些同志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成本  相似文献   

5.
新的会计制度规定,将现行制度采用的完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这一改革,突破了我国沿用了几十年的成本核算方法,是我国会计史上一项重大举措,是一次模式型转换。下面笔者仅就工业企业新会计制度中,改完全成本法为制造成本法的必要性,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一、制造成本法的优越性制造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计算和分配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把全部成本费用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具体来讲,就是把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前两项组成制造成本。后三…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农业企业会计制度》等行业性会计制度的颁发,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深刻的大变革,引起了我国会计工作的一场全新革命。借鉴国际惯例,企业产品成本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是这次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人们对制造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与我国传统的工厂成本法和西方的变动成本法的关系,以及采用制造成本法的利弊等问题,还有不同的认识。对此,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制造成本法利弊浅析与对策李君,马喜文,周亚辉我国在会计改革中,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对产品成本核算方法进行了重大改革。这就是将沿袭多年的完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制造成本法就是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包括直...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完全成本法下,产品的成本中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新会计制度改革以后,就把这种费用从产品成本中除去,单列出来,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冲减该期利润,即成本计算方法采用制造成本法。这种变化正象不少文章述及的那样,能使企业经营绩效同销售成本联系紧密,成本计算工作简单,同国际会计方法统一等等的优点和好处。那么从完全成本法到制造成本法的转变就仅仅是这些好处吗?很少有文章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本文想就这个转变的必然性,从理论上作一探讨。我们都知道,这次会计制度的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企业改革中,将沿袭多年的完成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制造成本法就是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直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将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不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实施新会计制度,对产品成本核算采取了制造...  相似文献   

10.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只有加快会计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中。C环节和核。:内容,因此,成本核算的改革又是会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改革的深化。《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了用制造成本法取代完全成本法。这是在实现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所采取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是会计全面改革中所取得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成果,是会计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现在的任务应是从会计的理论和实务中…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财会制度对成本计算方法要求将“完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不摊入产品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一重大改革,克服了完全成本法下存在的成本不实和潜亏的弊端,简化了核算手续,是我国会计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但是在国有农场普遍兴办家庭农场、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地执行这一规定,还有许多具体问题亟需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农业企业成本、费用核算与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成本的核算制度、折旧制度和费用开支范围等3个方面的改革:一、成本核算方法由完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分摊到各产品成本中去。完全成本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去,销售费用也按产品销售量分摊,费用分摊工作十分繁琐。②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是一种混合成本,不  相似文献   

13.
作业成本法在航运企业的适用性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瑞 《水利经济》2005,23(1):53-54
根据航运企业的成本特点,分析了航运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航运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实证分析,并指出实施作业成本法应考虑成本效益的关系,重视开发作业成本制度的复杂性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的成本核算由过去的完全成本法改为制造本法。新的成本核算体制只要求计算和分配与生产经营有密切的成本费用,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管理、销售和财务费用,直接计入到当期损益。由于产品成本只计算到制造成本时止,成本核算程序更加简化,而且成本费用类报表不再作为对外公开编报的会计报表。因此,新的成本核算体制比传统的成本核算体制更加简明、规范和科学。这是否意味着,实施新的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和管理可以放松和削弱。笔者认为,新会计制度实施后,不仅不能削弱成本核算,反而…  相似文献   

15.
制造成本法在理论上正如众所共识,其简化了核算程序,能够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有利于强化成本基础管理,分清责任,减少潜亏,符合国际贯例,作用和优点明显,但就实际操作而言,企业要适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求生存,谋发展,规范核算,发挥所长,有几个问题必须正确对待。一、要全面把握制造成本法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新《两制》中的“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主要核算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直接费用等几个方面项目,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到制造成本为止,和传统方法最大差别在于是否将生产经营全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全部分…  相似文献   

16.
“完全成本法”是我国五十年代初期为计划经济而确定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能完整地反映产品的生产耗费和补偿价值,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从1993年7月1日起,我国企业开始实行新的财会制度。按照新的财会制度,企业产品成本计算将由原来的“完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指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包括直接费用性质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另外还包括期间费用。“制造成本法”是指企业的产品成本及存…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实行制造成本法的几点认识赵智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我国在1993年7月1日全面推行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这对今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了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现代制造环境的特点与管理的需要,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本文从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入手,阐述我国制造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并分析制造业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障碍,从而提出推行作业成本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业成本法对存货估价产品定价及成本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黑龙江乳业集团某乳品厂二车间为例,从价值链分析入手,运用作业成本法,重新计算其产品成本,以说明作业成本计算系统对存货估价、产品定价和成本控制的影响。一、作业成本法对存货估价的影响某乳品厂:车;和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单位成本比较(如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成本普遍高于传统成本法户的单位成本。这种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成本核算的范围不同。传统的成本核算一般只计算狭义的成本,即指产品的制造成本。作业成本法突破了原来的成本范围,不仅核算制造成本,而且核算与产品相关的一切费用。这…  相似文献   

20.
国有农场“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核算应改进于振山,张培元新财会制度将过去的全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将企业成本费用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后,简化了会计核算程序,符合各项费用属性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但在新制度运行中,有些企业由于对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