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带来的养老金债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对推迟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结合国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老龄化高峰加速到来,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等背景下,近年来,"延迟退休"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争论。本文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并不能完全弥补养老金缺口。本文提出可以采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大对社保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等措施有效弥补养老金缺口。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养老金问题逐渐提上日程,由此引发的养老金亏空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陈述了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支持延长退休年龄的客观事实,同时总结了延长退休年龄的现实意义,着重对弹性退休的制度设计提出了建议。本文旨在对中国退休制度改革道路上的新尝试———弹性退休作出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4.
是否延长退休年龄是一件关系到几乎所有人利益的事情,与国家养老金也息息相关,目前,社会对是否延长退休年龄的看法众说纷纭,本文对目前中国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进行简单介绍并结合笔者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延长退休年龄对社会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5.
退休年龄是我国养老保险工作开展中的一项关键参数,在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退休年龄进行延迟已经成 为了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在本文中,将就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金资金平衡的影响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7.
超过退休年龄工作受伤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过退休年龄继续工作的人员有两种情况:办理了退休(包括提前退休)并享受基本养老金的人员,被原单位或其他单位聘用(简称返聘人员):超过退休年龄未办理退休并享受基本养老金的人员。这两类人员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有明显区别。前者不应认定工伤,但可以享受一定的“工伤”待遇;而后者则可以认定工伤并享受全部工伤待遇。  相似文献   

8.
张彬 《西南金融》2016,(4):50-53
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的现状论述,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探究何种因素影响养老金替代率,并进一步提出我国应增强养老基金的运作及监测预警机制和基金回报率,构建多种方式的养老保险体系,推迟退休年龄、增加缴费年限,进一步放宽计划生育、适度提高生育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退休领取养老金是人生转折点。在正规就业市场早退休,再到非正规就业市场重新工作,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种状况对国家税收、收入分配、就业结构、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制度的冲击是深重的,亟待在综合治理中得到改善。领取养老金年龄是国家依法规定的。如果领取养老金年龄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激励性,部分受益人可能选择提前退休领取减额养老金或者推迟退休领取超额养老金。退休是指劳动者因年老等退出劳动力市场,按期领取生活费用。受  相似文献   

10.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是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又高度敏感的公共政策话题。怀疑、反对声浪甚高,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决策后,经过几轮热议,理性思考逐渐增多。研究这一问题,既要立足于人口结构变化的客观趋势,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又要照顾到各类群体的切身利益,细化政策方案并稳健实施。历史与现状——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复杂话题,先梳理历史、辨清现状是必要的,有助于形成讨论的共同起点。新中国建立初期制定  相似文献   

11.
We analyse the extent to which an increase in the statutory retirement age affects individuals' retirement expectations. Understanding how individuals adjust their expectations is crucial to the evaluation of this policy, since retirement expectations directly affect other important decisions such as labour supply, engagement in (further) education and, of course, savings and investments. We consider the 2007 German pension reform that legislated an increase in the statutory retirement age from 65 years to 67. Our analysis is based on a longitudinal study that directly asks respondents at what age they expect to retire. Using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pproach, we look at the changes in subjective retirement expectations over time and estimat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2007 reform. We find that the reform shifted the retirement expectations of the younger cohorts, although there is some heterogeneity in the way individuals adjusted. While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lower‐educated individuals failed to revise their expectations. As these individuals usually acquire both lower pension claims and lower private savings, the fact that they have been slower in updating their retirement expectations causes concern regarding their income security after retirement.  相似文献   

12.
以城镇人口结构预测为基础构建精算模型,对多种情况下养老金的收支平衡进行测算并设计两种优化政策,研究不同的优化政策实施力度与延迟退休落实效果之间的关系,测算两种政策对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优化政策对于推进延迟退休进程均有积极作用,对于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此,建议尽快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增加相关配套的激励性政策;针对财政收支状况和老龄化程度实施不同的收入端和支出端优化政策.  相似文献   

13.
基金失衡是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本文从财政分权角度构建基金失衡的解释框架,并对其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分权显著加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失衡风险,在经内生性与稳健性处理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且财政分权的影响效应主要通过征缴效率和提前退休两个机制实现。具体而言,财政分权诱发地方政府放松缴费监管,导致养老保险缴费收入遭受损失;财政分权引起地方政府降低退休审核,以致职工提前退休现象较为普遍,进而加大了基金支付需求;制度环境对财政分权的两种作用路径具有门槛效应,在基金相对富余、对财政补贴依赖度低以及总体法定费率较高时,财政分权的作用机制更加突显。本文验证了宏观经济体制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影响,深化了对分权体制与养老保险制度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10多年来,在提供退休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女性养老金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其中,女性退休年龄是影响养老金水平的重要因素,还带来了养老金性别差异。女性退休年龄已经与政策目标以及预期寿命不符,对既不利于保障退休生活,也不利于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女性退休年龄低于国际及亚太地区平均水平,而养老金替代率的性别差异也明显大于国际水平。因此,应在统筹考虑我国养老金体系建设的前提下,抓紧研究论证提高退休年龄,特别是先行逐步提高女性退休年龄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终身现值精算模型,通过分析延迟退休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影响,以期为延迟退休和相关配套性政策的制定提供数值依据.研究发现:延迟退休会使得个人养老金净收益呈现下降趋势,甚至低于当前水平.2050年前,相比不延迟退休情景,即时退休和逐步退休分别会使个人养老金净收益平均降低39.07万元和30.86万元.为减少延迟退休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负面影响,国家在推行延迟退休方案的同时需要出台配套性政策,把延迟退休对社会福利的增加值用来弥补对个人养老金财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刘万 《保险研究》2020,(3):105-127
鉴于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有多重影响,本文假定2025年起以“每4年延迟1年”节奏,逐步将男(女)养老金正常领取年龄(NRA)从60(55)岁提高至2049年的65 (60)岁,利用中国未来分年龄人口数的完整估计数据,估算了延迟退休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影响的净效应.估算结果显示,延迟退休为2050年争取到了近25%...  相似文献   

17.
    
More than 10% of the S&P 1500 companies have hired a CEO who starts the job near or above the conventional retirement age of 65 years old. This phenomenon exists among all industries and persists over time. Firms are more likely to hire retiring CEOs when the CEO job risk is high and when the firm is in distress. Retiring CEOs receive lower total compensation, the compensation structure puts a higher weight on nonequity-based compensation, and have a shorter tenure. Retiring CEOs can be beneficial to shareholders when they are hired for the right purpose.  相似文献   

18.
退休年龄本质上是劳动者在职期间的劳动贡献与退休后所享福利之间的均衡。公平、合理、科学的确定退休年龄,对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在职期间与退休之后)的福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经验,结合大陆实际,以工作年限为基础,采用渐进式、差异化的退休年龄政策,即采取"95(99)=标准退休年龄+工作年限"的思路,在"95制"、"96制"、"97制"、"98制"和"99制"五个方案进行优选渐进,对不同类型劳动者(工种、受教育程度、性别等)应采取差异化的退休年龄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框架下研究了退休后劳动供给对于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劳动相对于资本贬值、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产出降低、个人消费和储蓄降低、个人福利下降。由于增加退休后劳动供给和延迟退休年龄具有较强的替代关系,本文认为这一结论对于延迟退休年龄决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世代交叠模型,考虑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出现的特点和趋势,分析中国养老保险改革中多种政策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不能仅仅依靠延迟退休政策来应对老龄化问题,应保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对稳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