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外合资企业偷漏税问题浅析李延文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发展迅猛,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多数合资企业积极纳税,为我省财政收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有一些企业存在偷漏税问题。据审计机关对22户中外合资企业的审计,12户有偷税漏税行为,占54...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合资、合作、股份等多种经济形式的企业迅速增长,企业合并成为经济生活中常有的现象。现结合一汽集团公司内部企业合并审计实际,谈谈企业合并审计要点及方法:一、资产审计1.存货审计要点和方法对存货的审计采取全面帐证审计与重点资产抽查核实相结合的方法,即从数量和金额两个方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们对宝鸡市28户房地产开发企业1994年度开发及经营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其中国有企业22户,集体企业2户,合资合作企业3户,股份制企业1户,注册资金14224万元。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审计法》的有关规定,襄樊市审计局对市印刷厂与香港协发印务有限公司合资兴办的襄樊飞环印务有限公司1994年度及1995年元至8月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市印刷厂通过与港商合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使企业的规模实力、产品档次、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合资经营成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对外投资横向经济联合逐步加强,特别是前几年企业为了在沿海特区、中西部地区开辟市场、建立企业窗口,成立了许多内联、中外合资、独资的经营实体。近年来部分对外投资的内联、中外合资、独资的经营开发实体,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及部分企业因历史原因或经营管理等诸原因,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投资收益不甚理想。笔者经过近七年的内审实践认为,加强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审计,从根本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须扣住四个着力点:1.企业的对外投资审计要法制化。企业在对外投资兴办合资、合作及联营企业或项目时,在签订的协议、章程中,应增加"每年应由各投资方内审人员组成联合审计小组,对合资、合作联营企业或项目,按照国家审计署内部审计规定第八条的内容进行内  相似文献   

6.
张婷 《工业审计》2005,(1):22-23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我国汽车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合作层次最深、领域最广、人员最多、产品最全的中日合资公司。该公司是由原东风汽车公司和日本日产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的,注册资本167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占50%的股份。合资企业在营运管理方式上与国有企业不同。因此,如何开展内部审计,是中外合资企业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张莹 《企业导报》2013,(10):132-133,171
医院"院办产业",又称"医院对外投资"、"院办企业"、"三产企业",一般是指医院以货币资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等形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兴办的生产性或经营性的法人实体和经营主体。对院办产业类型发展以及普遍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以公立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内部审计(院办产业审计部分)为例,结合医院新财务制度和医改趋势,进行审计思路探讨,以此推动审计工作的持续进展。  相似文献   

8.
齐鲁短波     
济南市审计局荣获“为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先进集体” 称号 近几年来,该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重点,充分运用审计手段,发挥审计职能,本着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原则,对全市40余家国有资产占控股和主导地位的合资、合作企业进行了审计,纠正违规资金7000多万元,上缴财政500余万元。在审计过程中,针对外资企业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该局积极开展审计调查和综合分析,写出了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报告,及时准确地向市领导提供了情况,引起了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近日,该…  相似文献   

9.
宜昌市审计部门在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从真实性入手,发现一企业假合资经营长达五年之久,骗取国家税收近千万元。审计部门依法依规下达了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审计反映的情况引起了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观,已责成工商、税务等部门严肃查处。对这一问题虽然有了结论,但假合资企业从验资到注册登记、年度报表查证、享受税收优惠等各个环节都畅通无阻、一路绿灯,这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思考。思考之一:骗取国家税收是造假合资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造假企业出于假合资的目的,编造了出资协议、公司章程等一整套组建合资企业所具备的文件,可谓用心良苦。由于假合资的成功,使假合资企业享受了真合资企业"免二减三"的税收优惠政策。审计资料表明,该企业在94至97年四年间,"享受"税收优惠近千万元。因此,作为企业及企业领导层要真练内功、念正经,不断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并能正确处理好国家与企业、大家与小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丹阳市审计局在贯彻落实两个《暂行规定》过程中,明确规定了离任审计的十个必审环节。一是长、短期投资环节。主要审查投资的合理性、合法性、效益性;二是合资、合作、联营环节。主要审查合资、合作、联营的可行性,合资、合作、联营合同及章程的公平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情况;三是资金外借环节。审查借款对象与离任审计人的关系,借款理由、偿还能力。审查借出资金未能及时收回的原因,借款利息是否按规定及时收纳并足额入帐;四是固定资产购置环节。重点审查固定资产购入的必要性,价位的公充性,使用的效益性;五是工程建设环节。审查…  相似文献   

11.
加强企业对外投资审计监督刻不容缓张燕近期,我们对十三户企业对外投资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破调查的企业涉及商贸、重工和轻工等行业,企业实收资本的总额为5.49亿元,共计对外投资379亿元,资金投向主要为房地产开发、兴办”三产”、合资联营以及债券期货等,企...  相似文献   

12.
合资合作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北京市审计局齐国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开办了大量的合资合作企业,不仅吸引了大量外资,而且吸收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这些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资合作企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审计署长春特派办在对某合资汽车制造企业集团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时,派出由计算机专业人员与审计人员组成的信息系统审计小组,对该集团下属的某国有合资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了信息系统审计。该企业的信息系统主要由财务管理、生产控制、物料管理、整车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们对宝鸡市28户房地产开发企业1994年度开发及经营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其中国有企业 22户,集体企业 2户,合资合作企业 3户,股份制企业1户,注册资金14224万元.  相似文献   

15.
对企业中的中外合资部分进行内部审计的探讨黄雅英近年来,中外合资企业在我国越来越多,加之老企业中派生出搞中外合资的,成为合资一方的子公司。对于这种子公司,在国内的企业内部审计怎么办?目前尚无经验,本文想抛砖引玉,谈谈看法。一、内部审计对“子公司”实行监...  相似文献   

16.
熊述凡 《现代审计》2000,(4):34-34,3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股份制、集体制、私营制、合伙制、外资独资合资等非国有企业在县级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并在活跃城乡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为了依法规规范经营者行为,构建平等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审计机关应采取不同形式对非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我们在中外合资企业审计中,认真贯彻朱总理关于“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注重发现大案要案线索”的指示精神,加大审计执法力度,特别是重点针对中外双方虚拟合资项目,图谋非法利益,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严重问题,给予及时揭露和严肃查处。现结合对某集团公司投资开办两户“中外合资企业”A公司和B公司的审计实践,初步分析探讨发现大案要案线索的体会。 一、重点检查合资外方投入资本合法性,发现虚假出资违法问题线索。  相似文献   

18.
近日从电子部获悉,一项规范合作合资生产电子产品的政策不久将出台,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高新技术方面的合资与合作,实行优惠政策。门)对国内已有一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电子产品,要求合资合作时,必须具有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起始产品为一代产品,外方承诺连续转让技术,建立直接销售渠道,外销比例在70%以上。(3)兴办彩电、彩显、彩管、玻壳、微机、传真机、录像机、摄录一体机、移动通信等电子“热点”产品的合资合作企业,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均由国家审批.(4)重大建设和系统工程项目需引进技术时,坚持“以市…  相似文献   

19.
关联方关系是当今市场经济活动中普通存在的现象,企业往往会通过资金融通、技术合作、共同开拓市场、产供销一体化等渠道进行合资或者合作经营,这样母子公司间、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各个子公司之间以及参与合资合作的各方之间就组成了关联企业。关联方通过相互之间名目繁多的交易活动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会计信息产生各钟各样的影响。即使关联方之间没有发生交易,但由于关联方关系的存在,仍可能影响其中一方或几方的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20.
焦晶 《中外管理》2007,(11):42-44
一个以新药研发见长的领袖公司,在中国的研发,却为什么完全依靠与诸多本土企业、机构的战略合作展开?在我们习惯于合资又为合资所困时,非股权合作能否另辟蹊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