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下又到了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国务院在京召开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新华社记者就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专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4月25日新华社)专访中,该负贵人说了一段很新鲜的话:“不上大学也要就业,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的文化、技能培养,可能就业能力总体上还要低些,那么这些孩子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说它新鲜,  相似文献   

2.
这种数字游戏掩盖了就业难题,并很可能误导高层决策,进而影响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教育问题、经济问题、产业结构问题,进一步加剧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3.
6月5至7号温家宝总理在西安调研时,就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说:“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个人前途。”。短短的几个字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时至今日,大学生们大都已经坦然地接受了一个现实:就业难。也许从考上大学的那一天起,学子们就该考虑毕业后的出路问题了。就业成了不少大学生心中永远的痛。就业也成了不少家长心中永远的痛。不久前,在《华声论坛》上看到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的发言,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大家  相似文献   

5.
尽管各级领导十分关心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据说,某些高校的一些专业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至今还不到50%,不少学生及家长(尤其是困难家庭)都处于焦虑、烦躁的困扰中。依我之见,某些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低,首先当然是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造成经济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基本结束,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开始提上议事日程。曾几何时,大学生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令人羡慕向往到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全社会共同关注热点和焦点话题,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就可见端倪。2006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传递的信息,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人事部有关统计资料推测,2006年大学生的需求量大幅下降,由去年的214.1万个岗位下降至166.5万个,降幅达到了22%。与此同时,国内共有413万名高校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比2005年增加了22%。二是大学生就业是与社会可能提供的就…  相似文献   

7.
徐正飞 《魅力中国》2010,(8X):220-221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而在激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中,农村大学毕业生就成为了就业的弱势群体,影响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4,(19):67-67
中国的教育,问题多矣。比如说义务教育,本来应当是国家的义务,但却成了家长的义务。学费之烈,决不仅仅由于大学学费之高昂,而是在小学、中学(甚至是幼儿园)时就已经不堪重负,最终到了大学,家长终于要被击垮,而印象自然也最为深刻。一方面是穷山沟里的孩子们坐在危房里上小学,一方面清华大学校长还想着他十几二十个亿的拨款!大学造得再好有什么用?如果基础教育没有基础的话。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是一个社会性的难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应该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认真分析和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之下,充分发掘各地、各学校的优势,积极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门路,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其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供需双方存在着矛盾,大学毕业生供给的数量、地域、专业等方面都与对大学生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差距.若要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就应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使其达到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李洪贺 《中国经贸》2014,(13):100-100
现今,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和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之所以会出现此趋势,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从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的一个过度。在寻找就业机会期间,大学生不仅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期望,还要背负各招聘单位所给的各种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到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变得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疲软、复苏乏力给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国内外都相当关注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熊丙奇 《中国西部》2011,(12):86-87
麦可思的调查显示,42%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转换了职业,46%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转换了行业。这表明,以毕业初期的就业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就业质量,是不可取的,以此作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更可能产生误导。  相似文献   

13.
大民 《环球财经》2013,(9):38-39
每到大学开学的日子,媒体上都喜欢做个专题,讨论“家长送孩子上大学”。2006年时我写了篇博文《我送孩子上大学惹谁了?》,为这种现象辩护。此后每到临近开学时,我都重发一下,都会得到不错的访问量,慢慢地骂我的少了,支持的多了。有趣吧?批评的声音集中在两个点上。一是指责孩子太娇惯,蔑视家长“贱骨头”;二是上纲上线——中国教育出问题了,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雷红薇 《魅力中国》2010,(33):139-139
大学毕业生属于社会就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解决当前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实现艺术专业就业人才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齐冰 《魅力中国》2014,(8):166-166
1999年开始我国启动高校扩招政策,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客观现象,这是解决好就业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笔者从不同方面深入分析了造成这种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辽宁省新毕业大学生生存状况堪忧的问题,有效化解可能在社会上形成的潜在危机.建议应完善和落实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再就业政策,构建及完善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失业的经济学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远博 《特区经济》2004,(11):200-201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逐年降低,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处于逐年下降趋势,据教育部初步统计,截至到2003年6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只有47%,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也才78%。社会上广泛流传一种说法就是“大学生毕业即是失业”。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用人单位盲目的人才高消费以及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落后等原因外,文章试图运用经济学中就业理论、  相似文献   

18.
李亚玲 《中国经贸》2011,(18):134-135
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就业歧视对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非常普遍,而在形形色色就业的歧视中,经验歧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本文主要从劳动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经验歧视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每年各县、市以乡镇为单位,从本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出发,有计划、有项目地招聘大学毕业生加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列,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途径。应聘大学毕业生的聘期3-5年,聘期内政府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经费中按每月发放生活津贴,建设团队承担的项目自主经营,自主创业,自主获益。聘期满后,如需另行择业可自由流动,报考硕士研究生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大学生源源不断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但缓解乃至有序解决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而且向农村集团性输入科学文化和智慧,这必将会大大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程倩影 《魅力中国》2010,(20):246-246
《关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问题研究》课题是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虽然这些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已经遭遇了瓶颈,主要表现是职业教育对家长和学生的吸引力比较低,职业院校招生困难。家长和学生关心的不是能不能实现就业,而是期待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因此,本文分析了为何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高,阐述了加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策略方针,希望对实现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