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日益严重的商品包装废物问题,建立了包装废物的分类标准并给出了实施建议,提出了包装废物识别包括物理识别和价值识别的观点,指出包装废物的识别可通过废物识别标志实现,构建了包装废物识别标志的概念模型及其网络框图。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废物处理问题,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废物处理中的一般的违法行为,可以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对于那些严重的违法行为即废物犯罪问题则应由刑法加以规制。我国刑法规定了废物犯罪.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难以有效地惩治和预防废物犯罪,在刑事立法方面,对废物犯罪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正就核电厂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而言,核电厂日常运行主要产生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相对于高放废物,核电厂低、中放废物所占放射性份额小,但所占体积份额较大。低、中放废物实施安全处置,对于我国核能和核技术利用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环境安全和公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各地区放射性固体废物产生量和积存量分布不均,为避免大量废物长途运输带来额外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成本,分区  相似文献   

4.
英国塑料生产商Valpak将对农用塑料废物的收集和循环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进行研究。英国政府的废物管理机构禁止农民燃烧或填埋废塑料,强制要求回收塑料废物,回收范围从塑料包装废物延伸至所有塑料废物。英国农村每年估计约产生2.1万吨塑料包装废物和6.5万吨非包装塑料废物。  相似文献   

5.
开展放射性废物标准修制订和研究工作,可以把科研和工程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的技术成果和工作经验固化,为放射性废物管理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据和技术指导。我国应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放射性废物管理标准,完善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工业固态废物资源综合性利用的大趋势下,在提高相关的固体废物资源处理工作资源利用的同时,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根据对工业固态废物资源综合性利用分析报告,确立其存在的不足,明确提出工业固态废物综合性利用的工作职责所在,准确分析了工业固态废物资源多方面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向,从不同的方面剖析了工业固态废物的资源利用水准。  相似文献   

7.
医疗废物作为一种危险废物,必须对其进行100%无害化处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是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文章以武汉市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医疗废物处理厂为例,分析了疫情期间医疗废物收运和处置设施的运行情况,阐述了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的管理措施,剖析了其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应对涉疫医疗废物的处置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核工业》2012,(2):28-29
自1985年启动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工作以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一直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的核心单位之一。自1990年以来,作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计划协调组的组长  相似文献   

9.
英国英力士公司日前宣布,计划在约二年时间内从生活废物垃圾生产商业化数量的乙醇。 英力士公司表示,已拥有从可降解的固体废物、农业废物和有机商业废物生产燃料的专利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醒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国家环保总局与卫生部日前联合下发了《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盒将使用专门的警示标识,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与周转箱的规格、标准及技术性能也有特殊要求。根据这一规定,包装袋、利器盒与周转箱的颜色为黄色,表面应印制统一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包装袋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为制造原料,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大小形状适中,便于搬运。盛装感染性废物,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利器盒…  相似文献   

11.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在实际生活中,医疗废物所携带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成百上千倍,如处理不当,其会成为新的感染源.医疗废物是造成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由医疗废物引起的交叉感染占我国社会交叉感染率的20%.由于全空间传染性、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医疗废物被认为是对公众健康影响和危害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我国建筑废物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借鉴国外建筑废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建筑供应链上各个节点出发,结合建筑生产工业化的趋势,提出全面建筑废物管理的方法。既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又提高了建筑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把一切可利用的废物变成肥料返还给土壤,从而能维持地力长久不衰,这是中华农耕文明的精髓,就像自然生态系统的落叶归根。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有机废物规模化聚集,原来小循环的农耕文明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今,这一问题有了解决方案。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及腐植酸高效提取循环利用技术,首次提出了有机废物限制矿化、高效定向腐殖化的新思路,创新了  相似文献   

14.
核电站对放射性废物处理减容的需求非常迫切,其中含硼废液废物占总废物量的15%~20%,在废物减容上大有可为.为此,研发团队历时8年开发了一套废液处理系统,集成20余种设备(包括5套自研设备)以及一套自研操作软件.  相似文献   

15.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核废物管理工作受到各有核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也应抓住时机,加快推进一批重点专项规划。我国核废物管理立法要体现出前瞻性、保持与长期政策的一致性,及早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经费安排,按照长远规划目标有效推进核废物处理处置的各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有害废物的自然规律一篇题为“我存在,因而我污染”的文章刊登于1989年7月23日Baton Rouge日报上,它指出了产生有害废物的四条规律,我们在此援引该文有关内容,它为本题提供了依据,我将加以进一步阐述。对于Descartes先生,如果我冒昧地说:“我存在,因而我污染”这个有害废物的第一定律成立的话,我们可以认为是人类自己制造了这些有害废物。因为食物生产、化学产品及所有其它材料的生产过程产生有害废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人造废物是第一类有害物,它包括所有有毒化学物(如:尿素、胺、硫酸、甲烷、硝酸盐等等)和有毒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不断增长,核电站运行中产生和积累的中低放废物逐渐增多,安全处置成为实现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快推进中低放废物处置场选址、建设与运营势在必行。建设运营现状及问题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建设是一项庞大、复  相似文献   

18.
正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治理是核能利用必须解决的难题。各有核国家近年来逐渐加强对退役治理工作的重视,国际先进技术能力逐步提升。我国自1990年设立"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治理"专项以来,累计开展科研100多项,在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技术、废物容器的研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并陆续开展放射性设施的退役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放废物是涉及到我国核安全和国土环境保护以及人民健康的一个重大问题,一旦处理处置不好,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安全和管理后果高放废物处置好像是一个简单的事,但实际上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我国核军事工业已经产生了高放废物,在运和在建的核电厂也已经产生了乏燃料,如果2020年建成70个反应堆,其反应堆产生的乏燃料将达到  相似文献   

20.
对于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及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植入性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监管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对一些废弃的医疗器械的长效监管工作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为这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2003年6月前,我国对医疗器械废物处置缺乏统一的管理方式,以分散式处置为主。往往由产生医疗废物的机构负责处置医疗废物,处置方式有压力蒸气灭菌、焚烧、消毒、毁型及回收。无论采取何种处置方式,这类分散式医疗废物处理的彻底性、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均难以保证。为此,笔者认为只有通过采取集中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