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科有密码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的“中国MBA实战案例万科研讨会”上,主持人黄铁鹰先生提出三个问题,一,万科为什么选择房地产业?二,万科当年为什么要买那块最贵的地?三,万科为什么异地作战?这几个问题有些意思,但我不认为对理解万科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2.
公民万科     
王石 《商界》2006,(4):1-1
之前我总是宣扬诚信,现在总是说万科要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万科发展20多年,做房地产18年,从做企业的角度讲。万科是成功的。但是,相比国际上的企业,我越来越觉得万科应该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去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从暗合企业公民到主动追求企业公民,万科有一个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王强 《商务周刊》2009,(23):85-85
2009年,万科(000002.SZ)仍然是地产界的龙头老大,但外界注意到,与自己激进的2007年相比,万科慢下来了;与保利地产等新贵们相比,万科也慢了下来。过去的一年,万科做的最重要工作,是推进公司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企业和商道     
万科成立20周年了,虽然身在万科之外,但作为一个老万科人,还是不由自主地对它表示特别的关注。 在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和经济格局剧烈变迁的20年中。作为一家走纯粹市场化道路的企业,万科的成功和持续发展是一个个别而非普遍的案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万科同时期起步、在过程中甚至曾经更加辉煌过的绝大多数同类。都在市场经济无情的风浪中沉没和消散了。正因为如此,万科的案例,就显得非常难得,非常值得大书特书。  相似文献   

5.
周继红 《商界》2008,(5):80-83
“文科万科,理科金地”,相比万科王石高调的宣扬“拐点论”,金地的凌克虽然低调地表示不认同,但这丝毫不妨碍其跟随万科随行就市的降价,未雨绸缪的融资,以及逢低吸纳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股东     
读了“胜诉不是万科的目的”,心中略有不安,胜诉都不是万科的目的了,万科的目的是什么呢?因此有些话实在是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7.
李琛 《商界名家》2007,(3):104-104
正如北京与深圳是不同的,万通与万科是不同的,《万通》与《万科》是不同的,编《万通》的人与编《万科》的人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万科归顺     
《三联竞争力》2008,70(1):11-11
2007年12月9日,位于广州康王路的万科金色康苑正式开盘,开盘定价13000元/平方米的均价,远低于之前透露的2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价格,另一个广州楼盘万科云山开盘价12000元/平方米;在深圳、上海,万科的部分新盘也出现相当幅度下跌。  相似文献   

9.
林枫 《糖烟酒周刊》2007,(39):52-53
万科的总经理郁亮在上一期的《哈佛商业评论》上说:“万科要向制造业转变”,“要想实现1000亿的目标,未来的万科不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万科董事长王石也在思考“万科现在的文化能否支持未来的成功?”。牛根生最近刚刚在日本考察完毕,但是“一到宾馆想起人家管理的精细程度,就睡不着觉”;要向海尔学习流程再造,可张瑞敏说海尔从根本上说现在还是一个“大游击队”,他说未来全球只有两种企业:全球化的控制型企业.以及为它打工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让每一个企业都暴露在聚光灯下,王石不合时宜的“捐款言论”恰恰在这时被几百倍放大,由此影响了万科在投资者心目中良好的形象,导致公司形象急剧下滑,对万科而言不亚于一场公关危机。万科启动了以参与公益性开发项目部分平息了公关危机。  相似文献   

11.
万科怎么了?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上关于王石和他掌舵的万科的消息纷乱异常首先,是在已初现惨淡苗头的房市中,万科毅然决然地领头降价,也因此招致部分同行和前期购房者的抗议,更有甚者砸办公室、集体散步、威胁“退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网络上流传的一篇“松山湖会议”讲稿再次将万科置于舆论的漩涡,这篇文章以万科高管的口吻称万科将“降价杀底”、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商业环境下,现金为王虽然是万科实实在在的追求,但在这一“幌子”之下,万科的降价还有着多重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来具有行业风向标的作用。万科及其掌门人王石的一举一动,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其中,包括万科已执行多年的减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李文羽 《商界》2007,(5):66-68
深圳万科。中国房地产业当仁不让的领跑者。当国内同行纷纷“学习万科好榜样”之时。万科的目光却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普尔蒂公司,并将其确立为新的学习榜样。那么,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让万科如此推崇备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万科近日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万科置业(香港)有限公司5月13日与永泰地产有限公司达成收购南联地产股权的协议。  相似文献   

16.
尚言  万山 《三联竞争力》2006,(10):24-28
顺驰以黑马姿态走全国化扩张之路,矛头直指万科,其以速度为核心的操作模式本无错谬,奈何自身能力不足,折于产品设计制造,最后只得“贱卖”控股权。万科恰好大顺驰10岁,顺驰起步之时.万科正在经历顺驰眼下的这一幕。早有血的教训的万科视宏观调控为整合机会.提速前进,老大依旧是老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年龄阶段变动或升级的住房需求,社区的人文气息,让顾客推荐顾客,万科想让十万客户一辈子都能住在万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刘凌云  林雪威 《新财富》2004,(10):64-66
在王石时代,“万科”成为一个客户高度认同的品牌;在郁亮时代,“万科”正力图成为一个客户高度忠诚的品牌。  相似文献   

19.
万科股神     
《三联竞争力》2007,(9):13-13
2007年7月18日,随着房地产龙头万科股价升至23.47元,中国A股市场第一位身价过20亿元的股神诞生,他就是一直钟情万科的个人投资者刘元生。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09,(11):I0009-I0009
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领跑者万科地产进入杭州的首个大型别墅项目,万科·公望自开盘以来,得到名士俊杰们的拥戴,连续热销超九成,进而在杭州形成一种“万科别墅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