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文昌 《山东经济》1995,(3):F003-F003
论企业海外投资战略张文昌去海外投资,搞跨国经营,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竞争力企业的明智选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势必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去海外投资。这就要求必须制订企业的海外投资战略。所谓企业海外投资战略,就是在把...  相似文献   

2.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应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开展跨国经营,为企业发展拓展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鼓励对外投资政策,对海外投资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以及促进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企业开始大量走出国门。2007年9月14日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三部门首次共同发布的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表明,海外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股强劲的动力。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实际和发展需要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以保障海外投资的安全、促进海外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立法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成为各资本输出国的通行制度。本文从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涵义入手,提出在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中坚持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及如何坚持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市场延伸和扩展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商业面对世界经济的这一发展趋势,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在搞好国内流通的同时,积极向国际市场扩张,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趋迫近,要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强我国商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体制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友好往来的客观需要,为此,建议调整与实施以下战略。  相似文献   

6.
池韵佳 《特区经济》2011,(5):239-240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纷纷大力推行本土化的经营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在当地的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海外投资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当地化战略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其全球战略而采取的必要策略之一。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企业有了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也必将面临如何通过海外市场本土化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本文就我国企业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分析,并依据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尚威 《魅力中国》2013,(28):72-7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得益于我国采用积极的引进和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经济。近年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更成了全球经济分工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经济实力增癌,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海外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企业、因家的经济实力。因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我们关注重点,在我国大力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时候。就必须回顾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找出问题以及提出有效措施,使我国的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走的更远;同时在问题中汲取教训和经验。以便更好的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8.
伴随近年来海外投资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海外投资的政治影响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关注的新议题。在大国竞争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对中国外交产生了何种冲击至今仍缺乏系统性的经验证据。作者利用2005—2019年的全球样本实证研究了大国竞争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外交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伴随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增长,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外交分歧显著增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其中,中央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远大于地方国有企业;而且相较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对于外交关系的冲击尤为显著。一方面,国际经济权力对比的变化是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引致发达国家调整对华外交政策的重要经济根源,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赶超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经济权力转移使原有的自由市场秩序开始让位于国家间的政治博弈;另一方面,政治体制差异以及中国国际政治影响力的提升同样助推了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外交效应的产生。研究结论为全面评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外交影响以及反思传统经济相互依赖与国家间冲突理论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广东企业海外投资的产业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的环境下,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跨国经营既是现代经济最典型的活动方式,是企业进一步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保持广东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目前广东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动因,以及基于投资动因的海外投资产业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时代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方向,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度也随之大幅度上升,这就使国际贸易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为了跟随世界经济的趋势和发展,需要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国际贸易战略,在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中,随着发展改变其对外贸易,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探索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国际贸易战略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崔姣姣 《魅力中国》2011,(11):190-190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教育国际化成为不可回避的趋势。这一趋势给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我国应采取大力发展经济、充分利用国际优秀教育资源等有力的措施、积极应对,提高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逐渐转向综合国力等方面的较量。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实力,我国正在积极推行"走出去"的战略。总体而言,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起步比较晚,在海外项目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不可避免。因此,对投资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决定海外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作为企业及组织的一种管理方法,项目风险管理已经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时代,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项目(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在竞争中获胜的战略手段。本文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为研究对象,阐述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结合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特征,旨在提出实质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开放的条件下,我国企业理应遵循社会大生产自身发展的规律,不失时机地开展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地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我国企业开发国际化经营不是一种“感情冲动”。从国际环境来看,80年代以来的世界形势的变化及有利的国际环境,为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这主要表现为:冷战结束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4.
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的战略选择 当代科学技术有什么新的特点?其基本判断就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21世纪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三个重要的新特征: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二是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三是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都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它们是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王璐 《辽宁经济》2008,(1):31-31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之交国际经济的最显著特征,而跨国公司恰为这一全球化过程的经济载体与支柱.我国要想真正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必须扩大海外投资事业,创建和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6.
"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洁 《北方经济》2010,(14):86-88
发展海外投资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任务,本文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结合一定案例来思考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如何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改革发展到今天,开发西部的国内外条件业已具备。 首先,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历史机遇。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进行,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经济活动愈来愈趋向全球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愈来愈成为各国经济致胜的关键。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迎接挑战,抓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相似文献   

18.
吴韶华 《中国经贸》2014,(6):133-135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投资贸易国际化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各行各业的工程项目为了自身业务的有序发展,都开始追求走向世界获取更为宽广的发展渠道,石油工程项目自然也不例外。海外投资发展不仅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国际化必然会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而财务问题则是企业在残酷的国际市场中能够获取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所以,国际化企业如何解决自身的财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一直处于大幅增长状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资本对外输出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毫无疑问,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并行不悖的趋势,城市构成了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城市群则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骨干。从世界范围看,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大伦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超级城市群这五大城市群,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的五大增长极;在国内,已经较为成熟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也凸现出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大、中、小城市有序分工为网络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从而使这两大经济圈成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地区,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的第六大城市群和第六大增长极。在这种大的背景和趋势中,山东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依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来带动省域经济的发展,这是我省适应当前国际化、区域化经济发展趋势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路。然而,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省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必须首先明确我省中心城市尤其是济南和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位置和战略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中心城市以明确的功能定位,这样才能使战略思路的制定与实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