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东盟国家的产业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东盟国家(本文不含文莱)先后进入产业结构的调整时期,调整的重点就是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新加坡1979年提出进行“第二次工业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二年以来,南朝鲜经济经历了三次大转换。六十年代初确立出口主导型开发战略,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七十年代初,产业重点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进入八十年代,积极实行产业结构的新转换,集中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如果说前两次转换出现了经济的第一次起飞,并创造了“汉江奇迹”,一跃而成为新兴工业地区,那末八十年代的经济转换经过产业大调整,迎来了第二次经济起飞,它将使南朝鲜经济由新兴工业地区跨入发达工业地区,经济结构从开发型转到发达国家型。因此,这次转换比前两次转换意义更为深远,因而也是个最困难的转换。本文仅就八十年代南朝鲜经济调整和经济展望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勤 《亚太经济》2012,(2):13-16
2011年东盟国家经济保持复苏的态势。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世界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减缓的趋势。为应对国内经济的下滑,一些国家开始逐步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同时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新的进展。在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2012年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这将考验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与1983年东盟国家的实际经济情况相比,各界人士对该年的估计和预测都稍嫌偏低。例如,新加坡政府在1983年年初预测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为2~4%,但实际增长7.9%,为预测数的二倍。一般低估的原因是:一、对世界经济、主要是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强劲程度估计不足;二、对世界经济复苏可能给东盟经济带来的有利影响估计不足;三、对东盟国家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能力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5.
苏联东欧多数国家的经济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发展速度渐趋缓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一) 苏东各国经济从粗放型的经济转向集约化经济,有一个调整过程。(二)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1973—1975年及1979—1982年两次危机不仅影响资本主义各国,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国家。比如匈牙利,国民收入的50%要通过外贸去实现,世界市场的价格下降,使匈损失四分之一的外贸收入。(三)  相似文献   

6.
东盟已连续十几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贸易的角度,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脉冲响应函数法,采用1987~2005年的数据,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1987~2005年,在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中,产品总体呈现技术密集程度越高,对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越大的特点。但是,1987~2005年间中国自东盟国家进口的技术密集程度高的产品对我国经济增长却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一批经济学家以扩展双方经济关系为课题,正在合作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北京的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新加坡的东南亚研究所是该项研究的协调机构。双方拟定了三个年度的研究题目:第一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二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内部发展及其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关系的影响”;第三年是“从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8.
曾经出现过经济“奇迹”的亚太地区发展中国,进入八十年代后,经济结构中的种种弱点和困难逐渐显露出来,且矛盾也越来越多,终于导致了1985年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放慢,一些国家甚至陷入了空前严重的经济衰退。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不管是南朝鲜、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还是东盟中的一般发展中国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经济结构性调整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迅速发展,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新趋势。积极倡导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的协调发展,将成为我国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新方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基本特征1.东北亚经济合作滞后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经济大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在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以及韩国的GDP约占东亚GDP的90%,但中日韩经济合作滞后于东盟国家。2002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西太平洋地区各国和地区(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的新加坡、香港、南朝鲜和我国台湾省,有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称的东盟国家,以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的我国)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的相对高速增长。由于这个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它必将扩大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前进的重要力量。本文拟就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勤 《亚太经济》2002,(5):21-24
近年来,新加坡经济出现了急剧的波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经济全球化下受到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和金融危机后国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影响.面对国内经济的迅速衰退,新加坡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实施国内经济重组与调整,从发展趋势看,新加坡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而波动将加大.  相似文献   

12.
创意产业叫响21世纪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琰 《走向世界》2006,(4):75-77
创意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叫响了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早在中国叫响创意经济之前,美国从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已是“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日本也喊出了“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口号。韩国打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标语。台湾省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政府均已把“下一个繁荣”寄托于创意产业的发展,争做亚洲和华语世界的“创意之都”。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福建社科院亚太所和江苏社科院世经所联合举办的亚洲“四小”和东盟国家经济调整及前景研讨会,于1990年9月19—22日在福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人参加了会议。现将研讨会的一些观点综述如下。一、亚太经济的宏观环境针对这一问题,与会同志取得了较一致的看法。1、苏东变化的影响。大家认为,由于华沙条约名存实亡,“经互会”已趋于解体,东欧向西方靠拢,东西方的缓和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在此条件下,估计九十年代的亚太地区将进入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目前,军备竞赛已让位于经济竞争,综合国力日益突出。美国的主要威胁已不是苏联,主要是日本的经济威胁。总之,东西方缓和化,打破了战后的“冷战”体制,促成美国和平“红利”增加,使之增加了对外经济合作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苏东国家的开放政策及对亚太地区关注程度的提高,使国际资本流向发生了变化。亚太一些国家和地区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将遇到苏东国家吸收外资的强力挑战。  相似文献   

14.
王磊 《中国报道》2010,(8):75-75
不久前,新加坡政府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比去年同期增长15.5%,比上一季度增长38.6%,成为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复苏速度最快的国家。强劲的经济复苏,也让新加坡有史以来首度登上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世界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宝座,新加坡政府过去10年来积极推动产业和海外市场多元化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论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兼论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国家是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乃至亚洲、欧美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东盟作为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爆发了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呢?本文试图从经济增长方面作了一些探求。一、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概况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开始于60-70年代,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得到较快增长,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东盟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受到世界关注。1985年一1992年7年间,泰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高达8.5%,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均为6.3%,印尼为5.8%,文莱5.1%,经济相对落后的菲律宾…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是一个发展与调整、竞争与合作、摩擦与协调同在的十年。尽管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与冲击,但总的来看,世界经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是较为稳定的。未来十年,中国将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将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转型与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鹏  韩景阳 《山东经济》2004,20(1):92-9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经济陷入长达10年的低速增长期,随着日本经济各方面矛盾的逐步加深,小泉政府开始了以“结构调整”为旗帜的经济调整和转型。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的转型必然会给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带来挑战和机遇。而山东半岛正在着力筹建半岛制造业基地,以吸纳日、韩的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日本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以及以金融、航运等为代表的服务业转移的研究就成为本文的主要课题,在结合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模式和基础环境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论述了日本经济转型对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英国经济自高峰一步步地滑下来,患上了所谓“英国病”之后,长期处于呆滞,生产效率低下,通货膨胀严重,财政收支陷入困难的境地。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用重药医治了“英国病”,才使英国经济逐步好转。近年来,撒切尔政府通过推行货币主义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缩减政府的财政支出,抑制通货膨胀,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作用,放宽种种限制,增强企业活力;调整经济结构,注意高技术产业开发,扩大进出口贸易,发展第三产业;对工会采取强硬路线,限制罢工损失,克服懒散现象,提高生产率,才摆脱了“英国病”的困扰,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经济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1980年是负增长,从1987年开始每年都有2%到4%的增长。1987年增长率为4.5%,1988年第二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4%。英国1987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增长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2003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长加速”时期。2006年,初步核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1979年—2006年,国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经济正处在冷战后的调整时期,经济结构、经济关系、经济政策无不要适应冷战后时期的特点而不得不作出相应调整。这种调整对21世纪世界经济将起积极作用。从较长远观点看,冷战结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积极方面是主要的。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内向化”明显,经济以科技“当家”呈主要发展趋势 (一)在国际竞争加剧的现在,来自各国内部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各国无一例外地都在从事内部的调整,普遍把关心焦点移向国内,重视整治、振兴国内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