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缩小贫困地区农户收入差距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沟壑区是西北重要的粮食、果品生产基地,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十分缓慢。近年来,随着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出现了许多“万元户”、“专业户”,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拉...  相似文献   

2.
当前,贵州省黎平县农户之间的收入成两极分化,差距越来越大。据对1985年农户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全县低、高收入农户之间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为581元,两者之间的比为1∶2.70而对1995年的情况调查,农民低、高收入户之间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为1501元,两者之间的比为1∶4.51,差距逐渐拉大;到2000年,全县低、高收入农户之间人均纯收入相差3272元,两者的比为1∶7.54,差距进一步拉大。据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造成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收入…  相似文献   

3.
从蓝田村农户行为看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户对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反应的行为特征实际上从 1 998年农户就已经开始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 ,并表现出如下行为特征 :1 .农户兼业行为有所发展。详见下表 :   表 1  蓝田村百户劳动力分布情况表劳动力总 数农 村劳动力农 业劳动力劳市农者以农业为主兼营他业者其 他劳动者1 997年 2 332 30 1 4 6 1 1 1 35 841 998年 2 2 72 2 4 1 4 6 1 1 1 35 781 999年 2 2 4 2 1 6 1 349935 82  从表中可以看出 ,蓝田村百户农村劳动力中 ,从1 997~ 1 999年 ,纯农业劳动者的比率分别为 4 8.3%、4 9.6 %、4 5 .8%,兼业劳动力 (包括以农…  相似文献   

4.
解决好农户收入差距问题,是新时代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匹配数据,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缓解了农户收入差距,此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理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涓滴效应”缩小了农户间的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但是,由于“门槛效应”扩大了农户间的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均能缓解农户收入差距;数字信贷在缩小农户收入差距方面发挥的作用最大;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缩小西部地区的农户收入差距,但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5个方面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同时利用1985—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率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但经历了阶段性的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农地流转是农村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及高效利用的手段之一.本文基于农户收入视角和收入差距视角,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尼系数法,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以及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地流转能够有效的增加农户收入;(2)纯务农人员比例、农业投入值以及单位面积土地收益是转入户总收入、农业收入增长的...  相似文献   

7.
从农户的土地经营观念看联产承包责任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人们生息、发展和进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农民对土地的看法也随之改变。当前,农民对土地的看法究竟...  相似文献   

8.
贵州农业生产连续五年丰收,粮食产量四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主要标志是:农村经济由过去的长期徘徊转向持续稳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由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逐步转向农林牧渔业、工商建运眼综合经营;主要农产品由全面短缺转向相对宽裕;农民生活由贫困型逐渐转向温饱型。特别是农副产品的大幅度增长,一方面促进了食物结构的改善,人们的食物需求向多样化、优质比方向发展,选择性增强,要  相似文献   

9.
10.
探讨数字乡村背景下互联网使用与农户环境治理行为的关系,对实现农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数据,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环境治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收入差距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且为部分中介效应;受教育水平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在男性、受教育水平较高、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东部地区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户群体中表现更突出。因此,需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技术下沉、加强农户对互联网使用的技术培训,缓解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制定环境治理规则的差异化推进方案。  相似文献   

11.
1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利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财政支出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居民非农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财政支出偏向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城市地区,不利于要素的合理配置,限制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从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3)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会减缓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削弱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再分配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今后一段时期上海和全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必将对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深刻的影响。上海要在发挥龙头作用、服务全国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产业升级,就必须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中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北京市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评价(一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点1 三次产业的发展都很快 ,特别是第三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三次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员的比例看 ,三产增长幅度最大 ,一产也有一定的改观 ,二产比例相对有所缩小。2 行业、门类比较齐全 ,轻、重工业比例渐趋合理。北京市乡镇工业已经形成了 40多个行业门类。其中发展规模比较大的有金属制品、服装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随着市场的变化 ,产业、产品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 ,出现了许多新产业、新品种 ,如家具制造、塑…  相似文献   

15.
16.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改革已经有近二十个年头了。近二十年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一改以往单纯粮食种植的“单打一”局面,初步形成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日渐合理,带动了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五业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中国农户信用评级基本制度,论述了信用评级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缓解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制度安排的影响差异。同时,以试验区开展村庄逐户评级为契机,基于湖南省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用评级对村庄基尼系数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低收入户收入占比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检验作用机制发现,相较于高收入农户,信用评级对提高低收入农户信贷需求及可获性的积极影响更加显著;制度安排方面,在村两委参与程度较高,以及评定等级绑定利率优惠的制度安排下,信用评级的效果增强。基于此,本文认为,应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户信用评级,重视村两委在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中的积极作用,并考虑将评定等级绑定利率优惠,以实现农村金融的“普”与“惠”,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19.
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及其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渐近高度化,工业化过程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主导产业以机电一体化为重要特征,乡村工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逐渐升级,区域商品流通搞活,该区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乡镇企业问题日渐突出,今后应着重抓好主导产业的更替,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化,并抓好第三产业,继续加强企业集团建设。  相似文献   

20.
符刚 《农村经济》2003,(2):56-60
一、四川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1 现状与特点(1)三次产业的发展都较快 ,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1997年— 2 0 0 0年 ,四川省乡镇企业一、二、三产业的总产值分别增加 - 3 2 7亿元、880 18亿元、6 44 6 6亿元 ,增幅为 - 12 %、4 2 88%、78 82 %。 2 0 0 1年三次产业较 2 0 0 0年又分别下降 2 2 96 %、增加8 0 5 %和 10 6 5 %。由此看出 ,第三产业的产值、从业人员和企业盈利增长幅度最大 ,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第一产业稳中有降 ;第二产业虽有一定的发展 ,但所占比例相对有所缩小。(2 )行业、门类比较齐全 ,轻、重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