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已到中年的崔佛罡坚定地说:"我的目标是通过国粹弘扬历史文化,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崔佛罡的身后,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民俗工艺品工作室. 崔佛罡是唐锦彩的创立者.他说,小时候就喜欢美术,对线条和色彩充满了向往,这使他的一生和线条色彩打上了交道.因为喜欢美术,他喜欢一切美的东西,是一个唯美主义的忠实推崇者.因而,他沉迷于中国传统文化,沉醉于中国传统艺术.他最喜欢唐朝.  相似文献   

2.
我和李昌叔叔首次见面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是我参加一次活动,吃饭时和李昌叔叔坐在了一起,当我问他名字时,他说叫李昌,我当时惊喜地说:"你是李昌叔叔?"他问我是谁?当我说是贺捷生时,他也惊喜地说:"是捷生啊!哎呀呀,我们还是老乡啊!相见太晚啦!"  相似文献   

3.
爱琴海是我的乡贤,因这层关系.我对他的敬慕中就多了份亲切。两年多来,我试图走进他那充满迷幻瑰丽的艺术世界,一睹他的本真面目.可是我的这种渴求却一直未能实现。这期间,我看到了几幅他的油画照片.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幅“虎耕图”——一位披头散发、英气逼人的耕者驭着五匹威猛无比的兽中之王在拓荒。画的色彩浓烈粗扩.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看着这幅画,我当时就在想.爱琴海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我想见到爱琴海的念头经常遭到朋友的压抑.朋友有时说,他去西藏了.或者就说去北京开研讨会了。我有时急了,对朋友说:“把爱琴海…  相似文献   

4.
近日,崔永元低调抵达成都,尾随他的是六七位连环画名家。崔永元一行一下飞机就兴冲冲地直奔成都的建川博物馆而去。他和连环画名家们边走边看,不看那些藏品,只看空间。一圈兜下来之后,崔永元抖出底细,"我是想建一个连环画博物馆,之前说创作采风,其实就是为了考察这个项目,几位老师都是被我忽悠来的。  相似文献   

5.
近期,笔者参加了"科学探索与人类福祉:提升科学精神与建设和谐社会"会议,在分会场讲解《独特的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三种天球坐标系"。 场内有1988年判定中医是伪科学的国际探索中心(CSICOP组织)的弗雷择、佩克等几位外国学者在座。他们非常认真地聆听我的讲解。然而,几位中国科学文化精英一听到阴阳五行八卦的字眼,就不管我的发言内容,说我是在宣传虚幻的东西。走出会场时,法国大学教授、国际天文学会秘书长吉恩-克劳德·佩克对我说:"我听懂了您讲的占星术!"我告诉他:"我讲的不是命相学所讲的占星术。'占',在中国天文学中,是观察与测算的意思。是观察天体运行位置,测算天体运行速度与角度。"佩克先生很快就听明白了。  相似文献   

6.
杨世 《中国经贸》2009,(5):92-95
近日,崔永元低调抵达成都,尾随他的是六七位连环画名家。崔永元一行一下飞机就兴冲冲地直奔成都的建川博物馆而去。他和连环画名家们边走边看,不看那些藏品,只看空间。一圈兜下来之后,崔永元抖出底细,“我是想建一个连环画博物馆,之前说创作采风,其实就是为了考察这个项目,几位老师都是被我忽悠来的。  相似文献   

7.
木板柜台、零星的商品……这是二十多年前新疆博乐市供销社商场的写照.如今,这种场景已经成为人们一种遥远的记忆. 谈起供销社,现任博乐市达勒特镇供销合作社主任的张才元无比感慨.他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最羡慕公社里的供销社(那时叫红旗公社),因为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过年了,母亲会领上我到供销社,挑选我喜爱的布料做身新衣裳;上学后,学习用品全部要到供销社里买.在我印象中,供销社里货物很多,要啥有啥.  相似文献   

8.
黄宗跃 《中国西部》2014,(40):112-113
<正>那天,当父亲到我工作的地方看我时,我便将我心里堵着的那股长久无法发泄的悲伤说了出来。早晨听班长说试卷费只差小麦没交上,我想起昨天中午他爸来学校看他的事:昨天就在我手棒教科书匆匆赶往教室的时候,我被一位老人叫住了。他告诉我,他是小麦的父亲。他从衣兜里掏出一沓零钱并请我转交给小麦。还记得当时他父亲说卷纸费也在其中,可是他怎么就没能按时交呢?"老师,他家可穷呢……"有同学告诉我。  相似文献   

9.
阿琴 《东北之窗》2013,(3):68-69
敲上这个题目,过年的浓郁"色彩"就在眼前了。我说的色彩依然是在"置办年货"的范畴,但,却与口味无关。它是最能够象征中国人"过年"时的吉祥喜庆气氛、且家家户户必是踊跃呈现在自家门上的一道"年"的风景——对联。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家装色彩设计时,有很多因素对色彩设计产生影响。有经验的室内设计师都十分重视色彩对人的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作用;十分重视色彩能唤起人的联想和情感的效果,以期在家装设计中创造出富有性格、层次和美感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1.
《老区建设》2011,(19):63
A纪念日嫁给他时才19岁,到结婚20周年时,我满以为他会记起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那天晚上他说:"你知道吗……"便停了口。我高兴地想,他终于记起了,一心等着他说下去。哪知,他接口便说:"我养你比你爸养你还多了一年。"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6,(13):19-20
上周四,我乘火车去上班,与对座的人聊了起来。闲聊中,我知道他在一家伦敦的制药公司搞药品开发,当听我谈起在中国采访时发现许多普通中国人看不起病、买不起药时,他大为惊讶:“我对中国医疗制度的惟一了解是,中国城市医药免费,农村也有赤脚医生。”我纠正他说:“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相似文献   

13.
黄宗跃 《中国西部》2013,(36):96-97
小麦在这次检测中没考好。可他大言不惭:“不是我学不好,而是我不想学好——”他的话在同学们中引起巨大反响。我问他,他却说起他曾经的成绩是多么优异,说他平时并没有努力去学,甚至还经常请假不到校,可一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说这话时小麦得意洋洋。我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教书时,曾接待过一位来自一个大机关的先生。他送我们系里教师一份材料,其中写了一些关于国内外事务的看法。他来过很多次,要求系里的教授给他写一个鉴定。据他说,同样的材料他已经寄送了联合国秘书长、日本首相、美国总统,也寄送了中国当时的几位主要领导人。他反复说,他能够解决世界艾滋病问题和战争问题,但从他的文字材料中丝毫看不出任何价值。据说他的单位秘密地请医生给他作过心理诊断。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不久,又见了一位中年农民在一周之内天天"拜访"哲学研究所,随身也是一摞文字材料,同样描述了他所"发现"的宇宙间的普遍规  相似文献   

15.
楼下的邻居又给我寄了一封挂号信。上次在楼道里百年不遇地碰见时,他就跟我提过,说可能会要求我把本应付给房东的房租交给他。他代表业主委员会正在协调楼里共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1 1月 2 4日上午 1 0时许 ,李维民同志从复兴医院打电话到他的办公室 ,请他的同事速速告知我李文治先生病危消息 ,要我马上赶往医院。当时 ,我正在所里听报告 ,闻讯即与所里的几位同志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复兴医院住院部。但他老人家已在我们赶到之前仙逝了。我们万万没想到李公会走的那么快 ,那么匆忙 ,我们还来不及向他再问声好 !李公仙逝后 ,我久久陷于悲痛之中 ,过去与李公相处的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重现。一、诲人不倦 ,品格崇高作为一个学者 ,李公一生当中最大的贡献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对后学的培养 ,二是在研究上出成绩、出成果…  相似文献   

17.
沈云 《沪港经济》2001,(2):31-33
今年37岁的上海爱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宜阳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他在接受采访时,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是个不安现状的人。” 对此,有人说这是他的优点,有创新精神。有人说这是他的缺点,不安份守规。徐宜阳自己说:这是我的特点,我特别喜欢挑战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少想一点点     
有一次,与从德国回来的一位海归朋友聊天时,我自然问起他留德的感受,并问他对德国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是德国人的严谨,德国人对任何工作细节的关注。他说了令我吃惊的一件事:现在德国的高速公路,有的还是二战时期修筑的。  相似文献   

19.
漫画与幽默     
《西部人》2003,(9)
“将来时”语法“将来时”语法课上,老师正在讲授动词的时态。他问爱琳:“你说说,‘爱’的将来时是什么?”爱琳毫不迟疑地问答:“结婚!”“只有我没笑”老师常在课堂上教育大家说,当看到别人的缺陷和不幸时,千万不要嘲笑。一天,小布朗对老师说:“今天校园里有一个孩子掉进水坑里,大家都大笑,只有我没有笑。”“你做得对。”老师表扬道,“是谁掉进了水坑里呢?”“是我。”布朗回答。看到数字我看见丈夫站在浴室磅秤上拼命缩着肚子,以为他想用这个方式减轻重量。我说:“我看这么做恐怕是没什么用!”“当然有用。”他说,“只有这样我才能看到数…  相似文献   

20.
趣事     
《发展》2014,(5)
正我奶奶今年都90多了,老太太一天抽至少两包烟,我看着就揪心,劝我奶奶说,奶奶,少抽点烟,对肺不好,以后会老咳嗽。我奶奶看都不看我磕磕烟灰说,孙子你说鲜肉坏得快,还是熏肉坏得快?我先是一愣,然后细想真是太有道理了。他和她相亲约会,点菜时她说:来个宫爆鸡丁。他纠正:是宫保鸡丁。她淡淡地说:谢谢。吃完饭,她说:我想吃个冰淇淋。他忍不住道:应该是冰激凌吧?她嘴角抽搐了一下,然后说去下洗手间。刚进去,她给闺蜜打电话:以后谁给我介绍编辑,我跟谁急!快来接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