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财政》2015,(2):78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财政》将紧密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部署,立足于财政中心工作和重点改革任务开展宣传报道。一、科学认识新常态下的财政形势,做好新常态下财政工作1.各级财政部门准确理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科学分析新常态下财政领域的趋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新常态下财政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经济新常态之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加之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外部环境压力,致使作为因变量的财政运行也进入新常态,财政领域出现不少值得重视和认真解决的新问题,面临诸多困境。一是财政收入下滑,收入质量趋降。在经济下行、政策性主动减税和各种刚性支出增长等多重压力下,各地都为组织完成财税收入任务大动脑筋。有些地方甚至靠预收、虚收、空转等手段完成税收任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并且未来一个时期将进入位于7%左右较以往略低的水平。这是由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决定的,即由于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劳动力等要素条件的约束,是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财政部门要主动适应这一"新常态",正确判断形势,通过改革和科学的政策干预,引导经济运行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新常态"下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经济决定财政,经济"新常态"自  相似文献   

4.
2015年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按照改革时间表的要求,在这一年,关键的财政改革方案或出台,或酝酿,承上启下,改革的进度也势必加快。一、经济环境、国家治理与财政改革(一)经济环境与财政改革2015年,我国财政改革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进行的,财政改革必须注意这一背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财政收入形势严峻与财政支出压力刚性并存。2015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且政策力度将增强。财政改革方案的选择应  相似文献   

5.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要求。这一要求也为随后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定下了基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一年财政工作思路如何调整?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抓住工作重点?我们一起走进2014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新的成绩:财政工作和财政监督工作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常态"大逻辑,怎样认清大势?经济如何提质增效?改革将有哪些新动向?对于这些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答案,也将开启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大幕。可以预见的是,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将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机构更加优化,发展前景更加可期。新常态下"不变"与"变"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为"新常态",但"新常态"并不等同于经济下行,而是一种"转型"。  相似文献   

7.
《山西财税》2015,(2):2
2月4日,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及"两会"精神,总结2014年的财政工作,分析新常态下的财政形势,部署2015年的财政工作。会前,李小鹏省长、高建民常务副省长听取了财政工作汇报并作出了重要指示。高建民常务副省长出席全省财政工作座谈会并就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2015年金融市场波动、地缘政治等因素将进一步加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在政策储备和灵活性上,都必须做好充分准备2011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呈持续下行态势。2014年前3季度,GDP累计增长7.4%,全年预计增长也在7.4%左右,创1991年来的新低。中央定调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很大的下行风险,在认识"新常态"的种种新特征的同时,需要警惕经济的下行风险。  相似文献   

9.
《中国财政》2016,(4):22-24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财政局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常态下财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开辟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提升现代财政管理能力,努力放大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效应。随着财政实力、保障能力和理财水平不断提升,一支"忠诚、勤勉、清廉"的财政干部队伍也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锻造而成。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财政监督是财政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净化经济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经济新常态对财政监督的新要求作为切入点,阐述经济新常态下做好财政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举措,以此促进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胡巍 《税务研究》2016,(3):108-112
近年来,经济新常态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经济新常态必然决定税收工作也呈现新常态。如何认识、适应、引领税收新常态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税收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从经济新常态、财政新视角、税收新目标三个层次来探讨对我国税收新常态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我国逐渐进入经济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财政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对扶贫问题的绩效研究一直是国家财政研究的重点,经常出现的财政资金不公开透明,账实不符,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情况,影响了扶贫资金项目的使用效果,也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首先阐述了平衡计分卡的相关概念,了解其优点,其次,阐述在平衡记分卡对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的应用,最后阐述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水平的建议措施,以求通过这些措施建议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评价有一定的改进,从而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最终促进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在此情形下,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而地方财政支出不断扩大,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任务艰巨,地区间财政发展不平衡,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财政可持续性面临诸多挑战,成为财政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发挥财政的职能与作用李光珍财政是各国政府用以干预市场经济、影响社会经济活动、调节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矛盾的最基本手段。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外国经验,正确认识和运用财政的职能作用,对...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地方财政能力将会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结构和动力变化的挑战。本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地方财政能力评价模型,运用2000-2014年15年的数据从财政汲取能力和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两个维度评价了陕西省的财政能力。研究发现,2012年经济步入新常态后,陕西省地方财政公共物品供给能力有所加强,但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弱化了财政汲取能力,整体的财政能力受到抑制。应当从财税体制改革、优化供给结构、以支促收等方面努力增强陕西省的财政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理财》2015,(1):13
2014年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公报有三处提到新常态:"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表明新常态已上升到了国家经济层面。"新常态"概念提出者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指出,"新常态"更重要的是结构转变,增长动力、发展目标的转变,以及相应的体制转型。"单纯看GDP或以速度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以质取胜’应当成为‘新  相似文献   

17.
论财政属性     
正确认识财政属性,是揭示财政本质的逻辑前提,财政既属于经济基础,又属于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共同载体,同时也是“经济与政治”的共同载体。在研究财政属性过程中,还必须结合财政分配活动的范围和方式,研究财政的自身属性。  相似文献   

18.
地方财政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在步入"十二五"时期的新形势下,地方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外在需求和内在条件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分析,提出要加快地方财政职能转型,全面推进发展型财政建设,切实把支持经济发展作为地方财政的第一要务,完善思路,找准方向,创新方式,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地方经济加速崛起。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29日至30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如何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财政形势以及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财政工作进行了分析和阐释。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把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与我国经济新特征相结合作出的重  相似文献   

20.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税收制度作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和承载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方面的基本关系。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税收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