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集约化农业的道路,即加强集约经营;力争粮食稳产,坚持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肇东市生态示范区,以调整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的生态经济发展较慢,问题比较突出,应该着力解决。首先强化的生态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壮大生态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其次要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再次,加快推进资源城市转型,实现经济多元发展。同时要加大农村基层生态建设力度,开展生态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4月12~14日,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带队赴吉林、黑龙江两省调研粮食流通重点工作。调研组先后到吉林省吉林市、榆树市和黑龙江省肇东市、安达市等地,深入粮食储备库点、粮食加工企业、贸易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仓储设施建设、安全储粮、粮食加工转化、优质粮油品牌建设等情况。期间,张务锋分别与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副书记  相似文献   

4.
宋振全 《现代商业》2013,(35):65-66
河北省近几年虽然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当前的环境问题仍旧非常突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依然严峻。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其中制度保障至关重要。制定和完善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强化和加强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监管制度;出台和报备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张超武到肇东市质监局检查指导工作近日,黑龙江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超武一行到肇东市质监局检查指导工作。张超武肯定了肇东市质监局近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并对肇东市质监局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全局职工体现出的人气、政气和名  相似文献   

6.
<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需要充分了解掌握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以及在整治工作开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范瑶 《北方经贸》2013,(10):63-64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求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才是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道。环境保护要实现历史性的转变最重要的就是依靠法制,为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手段刑罚化的趋势,本文秉承生态文明现代化的立场主要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环境刑事责任;环境刑事责任的归责制度;环境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的概念、特征和实质问题方面以及国际环境刑法立法模式的比较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肇东市农业发展目标在由农业大市转为农业强市的新阶段后,仍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低、队伍建设滞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低等问题。肇东市政府及农村组织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健全与农业推广相关的法规及制度,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等,继续加大高产创建、高产示范带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全面完成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进一步加强病虫测报和防治工作,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以此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和应用程度。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理解环境审计内涵、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环境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和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国家治理免疫系统论",重点从反映相关风险,保持生态平衡;威慑被审对象,弱化违规动机;预警生态风险,促使提前应对;完善治理机制,抵御违法乱纪等方面剖析了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理。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资源环境审计作为维护包括资源环境生态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其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庞大工程的新要求,积极发挥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对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存续和长远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列举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明晰资源环境产权;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文明技术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考核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开展定量评价,可以准确衡量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发展水平,发现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重点;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环境和生态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环境审计也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共同任务.但是我国环境审计起步较晚,涉及的专业知识又较广. 目前还缺乏审计规范,方法和审计实务等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因此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以下是近几年我们开展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审计实践的初步总结并提出一些环境审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综合.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政府治理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指出,政府转变治理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环境责任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劲推动力。本文从生态文明视角对企业环境责任的主要内容做了深入研究,剖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内涵与本质,重点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环境责任之间的关系,并从企业、政府、社会、法律等多个方面提出加强企业环境责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温志鹏 《中国市场》2013,(41):88-89,98
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目前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和鼓励的事情,而如果国家审计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那么将会大大调动各部门、各企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央视主持人:2015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我们来扫描几家媒体在这期间的封面报道,首先来看本期《财经界》的两会特别报道--“生态中国”。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在全国57个地区开展了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那么这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都打算怎么做呢?来看一看短片: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森林资源补偿,逐步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完成从生态省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历史性跨越;宁夏以建设“两屏两带”为重点加快实施五大生态工程,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宁夏;浙江省湖州市大力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让“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赞誉更加名副其实。正是因为这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各不相同,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不一样,主体功能定位也有所差异,所以他们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宝贵做法不但可以复制,也值得推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主任周宏春表示,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选择的是生态环境相对好的地方。一方面,从空间布局、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这些方面来推进试点;另外一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每个试点地区提出两至三个制度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区生态旅游已成为沅江市发展的一大热点,依托南洞庭湖湿地和赤山岛,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沅江市生态旅游产业具有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发展潜力优势;但也存在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开发水平落后等劣势;在拥有政策和市场机遇的同时,同样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等威胁。提出坚持生态优先,提高民众生态环保意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筑牢生态旅游基础,打造特色品牌,拓宽营销思路,提升生态旅游产业科技含量,着眼于大湖经济区,开展一体化发展模式等提升沅江市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肇东市位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黄金地带。几年来,这个充满着现代生活气息的新兴工业城市以其特有的经济活力和魄力,成为全省县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典型代表。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绿化建设提挡升级,全社会环保意识显著增强。作为负责全市城区园林绿化工作的肇东市园林绿化管理处,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结  相似文献   

19.
马蔚然 《现代商业》2014,(2):264-264
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展以来,我国的城市人口发展,尤其是小城镇由于农民工的进入,人口剧增,成为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注重城镇发展过程,对环境生态支持不力,对园林绿化小城镇建设保护功能重视不够,小城镇在内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目的相差甚远,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把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与小康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也是治国理政的五大重要举措之一.生态文明法治思想从起源到发展,不断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体系不断完善、保护生态文明的司法保障措施不断创新、环境监管执法工作不断加强,在法律层面上给予了生态文明最有力的保障,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法治保障环境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