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对文山三七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品牌的内涵决定了区域品牌的形成机制,决定着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主导产业、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密切联系,区域品牌形成中各行为主体共同发挥作用。本文以文山三七地域品牌建设为例,确立了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区域品牌的分析框架,以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品牌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绮萍 《价值工程》2012,31(20):12-15
本文以惠州市为例,从人才资源与经济(产业)结构关系、人才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人才流动与经济整体发展关系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实证研究了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综合分析惠州人才资源和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惠州人才资源开发对策和人才机制,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企业经济》2013,(8):151-154
区域品牌的要素包括区域特征、品牌内涵和视觉标识等,区域品牌代表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整体形象。加强区域品牌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宁波区域品牌建设与发展具有产业优势强大、龙头企业主体作用明显等特征。但是,宁波市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如品牌的共同核心要素不显著、与其他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加强宁波市区域品牌建设必须从品牌培育环节、推广环节和保护环节着手。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搭建数字经济发展测评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测量体系,通过对长江经济带2010-2019年相关指标数据的搜集,测算了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对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的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针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助力经济增长给出了管理层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品牌竞争时代的到来,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该区域所拥有的区域公用品牌。目前针对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还非常少,且大都从微观视角出发。因此本文另辟蹊径,以紫阳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为例,通过研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引进了基于GDP净增速的区域品牌评估方法,并对指标和数据选取方法作了相应的改进,从宏观视角出发,逆向推算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以期为实务界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采用1985~2009年数据,选取代表港口发展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对湛江港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在长期内,湛江港与湛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湛江港对湛江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湛江市经济增长对湛江港港口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最后,文章对促进湛江港与地区经济良好互动发展经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冲击日益加剧,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显得愈发重要。基于2007—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区市(除西藏外)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本地区的经济韧性的提升,同时也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作用。进一步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且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但其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区域品牌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更直接,是众多企业通力合作拼搏的结果,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是一种很珍贵的无形资产。由于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区域品牌的策略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李建丽 《企业经济》2007,(6):146-148
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不能不重视珠江三角洲,其中“顺德现象”和“顺德家电”又是珠三角经济发展最为辉煌的篇章。通过“顺德家电”产业发展研究,探讨区域品牌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对我国区域品牌的深入与优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是我国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经济增长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各地区之间由于区域分工导致的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发展效益的矛盾不断加剧。要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必须研究和把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要求的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差异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备受学术界、政府和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失控是威胁社会和谐及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深入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对加快三大经济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运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和经济区位商来比较分析三大经济区的经济差异,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法预测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其次,从历史经济联系、区位条件等方面来比较分析形成三大经济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选择了协调发展这个论题,来探讨推进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从而缩小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央直辖市的设立,开辟了重庆发展的新天地。区域物流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验证重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作者以统计分析为基础,建立数量模型来分析重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最后证实重庆区域物流可以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和对物流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增加,也可以加快区域物流产值的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设定了协整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总体上,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间的差距较大,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排序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因此,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消除地区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小康社会标准并且正在向发达国家的水平线靠近,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导致国家对于不同的地区要制定不同的执行方案。地方政府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论文根据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分析了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华老字号品牌是我国商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目前有些老字号的生存和发展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品牌形象中庸、品牌定位模糊、价值分化严重、区域特点过于明显、管理模式相对保守等。本文通过分析老字号品牌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品牌发展的前景和对策,以供这些企业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利用中国各省1991~2007年物流发展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将31个省(市、自治区)按经济密集度不同分成三大类地区,并对其物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物流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协整关系,发达的一类地区两个变量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后两类地区两个变量仅存在单向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产业集群升级的区域品牌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纵观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建设历程,区域品牌的形成路径主要有"品牌俱乐部型"、"市场自发演化型"、"政府政策主导型"三种,每种路径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但是要发展好区域品牌给予其持续的发展动力,更好地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即对内要建立良好的产业集群内部合作竞争机制,对外要完善区域品牌发展的创新、服务、技术和政府支持等环境。  相似文献   

18.
栾明 《企业经济》2014,(3):115-118
吉林省作为新中国美术片的发祥地,曾经取得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文化产业战略性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吉林省的动漫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无论是规模、产量还是产值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与我国动漫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吉林省动漫产业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应积极寻找适合吉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在动漫题材上结合地域特色和时代需求;继续弘扬传统绘画精髓,树立良好的地区品牌形象;产业运作上向成功案例学习,遵循动漫产业发展特点。本研究旨在为吉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ocuments and assesses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metropolitan technology centres in the USA during the business downturn of the early 2000s. We find that many of the USA's leading high-technology centres have performed at or near the national average, but that some of the nation's most prominent technology centres have fared poorly during the downturn, including Silicon Valley. The main factors that accentuated economic decline in technology centres during the recent recession include: a poorly diversified overall economic base; limited diversity within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relatively high (all industry) wages; and high levels of venture capital funding during the end of the ‘boom’ period of the late 1990s. We find that counter to some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based industry clustering and networking, the rule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not changed dramatically with the so-called ‘new economy’. High-technology regions, just as ‘traditional’ industry regions over the past century, are vulnerable to pronounced economic cycles of growth and decline. The cycles can be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if regional economies are not well diversified and labour costs are not moderated during economic downturns. We also find that venture capital can exaggerate rather than moderate regional economic cycles, such as economic growth years in the USA from the late 1990s to the recession of 2001. The model suggests that free-flowing venture capital dollars may result in an over reliance on these funds, at the expense of a sound business model with sustainable growth and reasonable cash flow. Also, business networks associated with venture capital fund flow might be detrimental at critical economic turning points, often resulting in a rush of dollars in a limited business sector, rather than a diversified set of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