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国家审计署金审工程的逐步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作为必须掌握的审计技术已成为审计人员的共识。掌握和推广利用AO系统深化财政审计工作,同样是审计人员需要面临的课题。财政“同级审”工作已进行了十余年,由于AO系统转换模板配置的滞后性。财政预算会计数据结构的复杂性,一直以来利用AO系统审计财政数据成为制约财政审计的瓶颈。今年以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在如何充分利用AO系统挖掘财政审计技术潜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财政、地税部门应用计算机较早,财务电算化程度较高,其财政财务管理手段较为先进,财务业务数据较为完整,所以具备了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环境。同时由于这些部门的财务数据量庞大,也比其他部门更适于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来开展审计工作。齐齐哈尔市审计局在近几年的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和下级政府财政决算审计中积极尝试应用专业软件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来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为科学系统地分析财政收支、税收征管等情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这些经验,笔者对如何开展财税部门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进行了几点总结。  相似文献   

3.
对地方税务部门的审计(以下简称地税审计)是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同级审”)和财政决算审计(“上审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分地税审计有利于提高预算执行审计和财政决算审计的质量。当前,财政体制和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地税系统已经建立和正在完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  相似文献   

4.
《审计文汇》2006,(1):4-5
这次财政审计会议规模比较大,各级审计机关都很重视。会议上既要部署全省地税审计工作,还要进行财政和预算执行审计业务培训,税收征管业务计算机审计培训,会议内容比较丰富,对做好明年财政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审计署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大力推广先进审计技术方法,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新的审计方式。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强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审计实施和审计管理中的普及应用.通过管理系统、网络平台等软硬件建设目标的实现,初步形成以计算机为审计作业主要手段的审计方式,初步建成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  相似文献   

6.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和财政机关执行财政预算的活动所进行的审计监督。自《审计法》规定对本级预算执行进行审计以来,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各级审计机关不仅加深了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也在审计内容、方法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审计人员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财政审计工作也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财政审计也逐步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变:由收支审计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在支出审计方面,由主要审计本级财政支出向本级财政与补助地方支出审计并重转变。财政审计的内容已由传统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财政收支活动及预算外资金审计扩展到部门决算审签、政府采购审计、财政风险审计、环保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审计等专业审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监督法》的实施,为财政审计提出新要求,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在新形势下深化财政审计,强化财政审计监督,推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上水平、上层次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婷 《现代审计》2010,(1):30-31
一、正视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财政审计因其层次高、影响大、备受社会关注.被誉为国家审计机关的“看家本领”.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基层审计环境的特殊性.“上审下”与“同级审”之间沟通不到位.基层审计力量不足等原因,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很难真正深入开展下去,并且有流于形式、走过场的危险。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刘亚军 《陕西审计》1995,(4):15-15,5
我国建立审计机构以来,开创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预算审计路子,较好地发挥了审计参与宏鸡调控的作用。但基本上是上审下,审计同级财政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禁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令人兴奋的是,199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审计法为审计同级财政,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9.
虎林市审计局今年围绕市委、市政府“财源建设年”这一主题开展同级财政审计工作。最近,全局召开了干部大会,部署2006年同级财政审计工作。将全局干部分成六个审计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方面的审计内容,并形成专题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10.
《湖北审计》2013,(10):38-39
多年以来,在审计署外资司的正确指导下,湖北省审计厅认真落实全国外资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把外资当内资审、外资当财政专项资金审”的外资审计理念,以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财政审计是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审计机关一项长期性工作。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开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上审下财政决算审计工作已经走过了第五个春秋。无论是同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还是上审下财政决算,审计的力度在逐步加大,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也日趋成熟和向前发展,为维护财经秩序、揭露财政领域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各级人大和政府加强预算管理和预算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预算改革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算改革后的财政审计如何科学的定位,财政审计如何在预…  相似文献   

12.
《审计月刊》2010,(5):34-35
近年来,我厅认真贯彻“把外资当内资审、外资当财政专项资金审”的外资审计理念,以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目标.以日贷湖北造林项目为载体.以绩效审计为突破.努力创新外资审计思路.构建了“三审合一、多项目打通、对比分析、分阶段评价”的外资审计新模式.使我省外资审计工作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得到了审计署外资司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审计署五年规划指出.今后市审工作要做到审计与审计调查并重。一方面缘于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总体向规范化发展,审计工作的目标、重点和审计的方式也应随之转变。另一方面.现在审计工作经常遇到些带有体制性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4.
去年底,朱总理在听取审计署工作汇报时指出:审计工作要进一步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你们一定要记住毛主席讲过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句话也适用于我们当前的审计工作,要集中力量办大案要案,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部门的审计。朱总理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在新世纪如何做好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那么财政审计如何深刻理解和认真落实朱总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如何把握好切入点,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对此笔者谈些浅见供同行们参差。 一、财政审计要把促进和维护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财…  相似文献   

15.
通用审计软件是指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环境下,为了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并能在较大范围内实施审计业务而开发的程序,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帮助审计人员独自处理被审单位的“活数据”,使审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在设计通用审计软件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审计环境的建立通用审计软件面向不同的审计单位,也就必须为各单位建立相应的审计环境,这不仅是对被审单位进行第一次电算化审计的需要,也为以后各个年度的审计工作打好基础。通用审计软件所要建立的审计环境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被审单位的审…  相似文献   

16.
高岩峰 《甘肃审计》2003,(12):40-40
用通审软件(人寿)版进行计算机审计,首先,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业务数据的提取转换,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从寿险公司采集的电子数据是不能直接从《通审软件》中调用的,必须按其数据结构,转换入《通审软件》中,才能被审计软件识别,才能打开其电子账本。  相似文献   

17.
《审计与理财》2013,(7):4-6
财政金融审计在审计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审计机关成立以来,财政审计工作不断发展深化,从"上审下"到"同级审"与"上审下"相结合,从"查错纠弊"到以管理和效益审计为重点,再到"财政审计大格局"理念的提出,财政审计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走过了三十年辉煌历程。在即将迎来审计机关成立三十周年之际,记者走  相似文献   

18.
关军庆 《陕西审计》2004,(B10):15-16
《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实现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这为效益审计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效益审计是当前国际审计的主流,是中国审计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势在必行。但起步阶段效益审计工作应稳妥推进,抓好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伍自尧厅长在全省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培训班上指出“计算机审计将是一场审计革命”。政法处在审计实践中,树立计算机审计系统的观念、树立计算机审计联系的观念、树立计算机历史的观念。大力尝试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绩效审计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对同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下级政府的财政决算进行审计监督,既是加强国家预算收支管理的需要,也是政府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提出:财政审计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是审计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财政审计在国家审计工作中的突出地位,也要求我们审计工作者对财政审计业务做好充分的理论研究,丰富和完善财政审计实践,为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