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税收     
《国际商务财会》2008,(9):11-11
<正>消费税调整"抑大扬小"今年9月1日起,国内汽车行业将执行新的汽车消费税政策:一是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二是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1.0  相似文献   

2.
看图说法     
《光彩》2008,(9):5-5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降  相似文献   

3.
中国     
重点汽车消费税政策9月1日起调整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具体包括:一是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  相似文献   

4.
从今年4月1日起.我国对现行汽车消费税进行了调整。调整后,排量在25升以上的小汽车.消费税率由5~8%调整为12~20%。新消费税实施首月大排量汽车进口不降反升:4月当月天津口岸进口小汽车7185辆.增长1倍。其中.7成以上为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小汽车.进口5338辆,增长841%.比3月多进口245辆。  相似文献   

5.
2013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于2014年4月1日起将消费税率由5%上调至8%,以刺激景气复苏和改善财政。实际上在此次上调消费税之前,过去20多年来,日本已实施了两次消费税增税措施,第一次是1989年开始征收3%消费税;第二次是1997年消费税率由3%上调至5%。前两次消费税上调都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1997年的增税政策更被认为是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的导火索之一。此次消费税率上调对刚刚显露好转迹象的日本经济是一剂毒药还是救命稻草,未来日本经济走向如何都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1、税收的种类 (1)增值税。从事商业经营的个体户通常按照其销售额4%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从事工业生产的,征收税率为6%. (2)消费税。从事薯类白酒、鞭炮生产的个体户应当按其销售额纳15%的消费税。 (3)营业税。从事服务业的个体户应当按照其营业收入缴纳5%的营业税。  相似文献   

7.
高洁 《市场周刊》2008,(9):62-67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大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提高,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降低。此次调整,旨在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  相似文献   

8.
李程 《商场现代化》2010,(17):157-158
从开征乘用车消费税的初衷、消费税调控功能的有限性、设置差别税率的依据来看,现行乘用车消费税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当调整乘用车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和差别税率分档依据,将控制乘用车油耗和排放的任务主要交由车辆保有和使用阶段的税种承担,并对混合动力车与新能源车减免消费税。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国内备受争议的消费税提高方案终于尘埃落定,2013年10月1日,安倍政府宣布将如期实施第一阶段消费税提高方案,从明年4月份开始将消费税税率由目前的5%提高至8%。这也是1989年引入3%的消费税、以及1997年桥本政府将消费税税率由3%提高到5%之后,日本政府再次提高消费税税率。在目前安倍经济学正逐步落实的关键阶段,这一为逐步消除财政赤字的不得已选择,必将给日本的经济复苏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相关动向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0.
《对外经贸财会》2011,(3):21-21
全国人大常委会2月23日审议的丰船税法苹案二审稿吸纳民意,对原草案规定作出大幅调整,降低排气量在2.0升及以下乘用车的税额。  相似文献   

11.
●财税 [2 0 0 1 ] 84号  经国务院批准 ,调整酒类产品消费税政策。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粮食白酒、薯类白酒消费税税率。粮食白酒、薯类白酒消费税税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比例税率调整为定额税率的比例税率。(一 )定额税率 :粮食白酒、薯类白酒每斤 (50 0克 ) 0 5元。(二 )比例税率 :1 粮食白酒 (含果木或谷物为原料的蒸馏酒 ,下同 ) 2 5%。下列酒类产品比照粮食白酒适用 2 5%比例税率 :———粮食和薯类、糠麸等多种原料混合生产的白酒———以粮食白酒为酒基的配置酒、泡制酒———以白酒或酒精为酒…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学术)》2013,(34):89-89
我们将2013年和2014年中国经济预期调整为:上调2013年GDP增长预期增加0.1%至7.6%,上调2014年GDP增长预期增加0.2%至7.4%(自7.2%),预计2013年四季度GDP同比增幅为7.5%。  相似文献   

13.
张薇薇 《市场周刊》2005,(20):34-34
据财政部透露的信息,调整的内容最有可能是:汽车税率从目前的3%、5%、8%三档调整至1%、3%、5%、8%、10%五档。变化最大的是,排量在10L以下的税率从3%降至1%;30L以上的税率从8%上升至10%。而汽车工业协会的专家则表示,此次调整,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即可能把排量在10L及其以下汽车的消费税税率(3%)全部取消,排量在10L至2-2L之间的税率维持5%不变,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解决原有税制存在的突出矛盾,今年中国的工商税收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结构性改革。这次税制改革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就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方式,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籍人员来说,这次税制改革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一)取消工商统一税,从1994年1月1日起内外资企业统一实行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其中,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7%,少数货物适用13%的优惠税率。消费税应税消费品共11种,包括烟、酒、汽油、柴油、小汽车、摩托车、化妆品等,税率分定额和定率两种,定率征收的最低3%,最高45%。营业税共有9个税目,绝大多数税率为3%或5%。(二)修订了个人所得税法。修订的内容主要是:统一内外籍人员所适用的法律,规范税制,增加应纳税项目,提高费用扣除额,在45%的最高边际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税率档次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9个,提高了每档税率所适用的应纳税所得额。(三)恢复和开征了一些新的税种。主要有印花税、资源税和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税率分定额和定率两种,采用定额计征的一般每件5元,采用定额每吨0.3元(煤炭),最高定额每吨60元(盐)。土地增值税税率30%-60%。通过这次税制改革,目前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籍人员的税种共有11个,具体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  相似文献   

15.
要闻     
《中国汽车市场》2011,(36):28-28
中国将对美大排量汽车双反 进口车或大涨价 12月16日.商务部发布公告表示,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L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实施期限2年,自2011年12月15日起到2013年12月14日止。在对各公司征收的反补贴税中.税率由6.2%至12.9%:  相似文献   

16.
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减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财税[2009]154号)。《通知》明确,对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通知》所称乘用车,是指在设计和技术  相似文献   

17.
事件风云榜     
《中国海关》2015,(2):9
1、燃油税上调393 590尽管国际成品油价格一路下调,但中国消费者并未充分享受到油价变动带来的红利。1月13日,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13元和0.20元,汽油消费税上调至1 52元/升,柴油消赞税提高至I 2元/升,这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第12次下凋,同时也是财政部和国税总局第三次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人大常委会2月23日审议的车船税法草案二审稿吸纳民意,对原草案规定作出大幅调整,降低排气量在2.0升及以下乘用车的税额。乘用车是指核定载客9人或9人以下的小型客车。而目前2.0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总数的87%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关》2006,(11):20
《中国海关》:目前因为消费税的调整,汽车走私又泛浊潮.汽车走私在对外开放20多年的时间里,为何屡禁不止? 刘晓辉:首先是因为进口汽车的综合税率仍然较高.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从2006年7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降低部分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税率.但从今年4月1日起,国家对进口汽车实行新的消费税政策,即汽车排气量越大,消费税率越高,最高达到20%.总体而言,进口汽车的综合进口税率依然较高.  相似文献   

20.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出的《关于调整部分成品油消费税政策的通知》,从2008年1月1日起,国家对石脑油等四类成品油消费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即恢复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按每升0.2元征收消费税,燃料油按每升0.1元征收消费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