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应用Augment Dickey-Fuller检验、EG协整检验、Granger-cause检验等计量方法,对1999年1月~2008年12月的中房上海综合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上证地产股指数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且股票市场对房地产市场的带动作用更明显;房市与股市之间存在着滞后效应。最后针对投资和调控给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逸 《中国集体经济》2007,(12):111-114
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那么在现实中,中国股市能否有效的反映中国经济的走势呢?宏观经济是否有效地影响股市的变动?文章期望通过对1996年1月到2006年10月的上证指数与宏观经济各指标(如工业增加值、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关系的实证分析,揭示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变化之间关系,进而来检验资本市场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沪深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从预期和非预期交易量与价格变动之间的相关关系、交易量与市场波动间的动态关系等角度,深入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量价关系。针对原始交易量序列进行了分离,并引入EGARCH模型对交易量与收益率条件波动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交易量和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交易量中引致依存关系的主要部分是信息交易量,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确实包含价格变化相关的重要信息;我国股市中收益率的波动存在杠杠效应,但并不十分明显,这可能与我国股市之前还不允许进行卖空交易、投资者的借售行为,以及政府对股市的干预有关;量价关系在统计意义上显著正相关,但依存度较弱,这意味着投资者不能完全依赖于技术分析,而只能将其作为辅助分析。  相似文献   

4.
杨文虎 《特区经济》2008,228(1):109-110
涨跌幅限制是我国证券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制度之一,目的在于降低股市风险,提高市场效率,但对其有效性却存在分歧。本文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带有涨跌停虚拟变量的GARCH(1,1)模型,对在沪市交易的ST股票在5%涨跌停限制的收益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ST股票5%的涨跌幅限制不能降低市场的风险,甚至还加剧股市波动,阻碍了股价向均衡价格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1991年8月至2010年7月一级市场实际募集资金、上证指数及深成指的月度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方法分析股市波动与股市募资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股市波动是股市募资的原因,其中深成指对股市募资的影响较大;股市募资对股市波动短期有强劲的响应,在长期趋于稳定;股价指数和股市募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0年1月-2019年6月为研究区间,以沪深300指数为样本计算负收益偏态系数和上下波动比率,来衡量股市崩盘风险。以该研究区间内数据完全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为样本,计算基金整体的日仓位数据和主动调仓数据。本文以股市崩盘风险为因变量,以仓位水平和主动调仓比例为自变量,考察了基金仓位水平、主动调仓与股市崩盘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基金仓位水平、主动调仓行为均加剧了股市崩盘风险。最后,本文建议完善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对基金品种进行创新、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各国股票市场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已有大量文献研究国际股票市场上的波动率传导现象。本文研究了次贷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美国股市与西欧(英、法、德)和东亚(中、日、韩)股市之间在二阶矩上的相互影响。将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18日作为危机期,与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的样本进行比较,发现在次贷危机期美国对西欧和东亚股市的波动传导力度比之前加强了。西欧和东亚股市横向比较的结果表明,美国股市波动对西欧股市的影响更加严重。各国的负面消息加剧了其他国家股市的波动。西欧和东亚市场内部也出现了波动相互传导的市场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季度交易数据分析了机构交易与股票价格波动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并非总是具有稳定股市的功能。机构交易对股价波动的影响随着投资者类型、股票市值和流动性水平、市场结构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后股改"时代,市场将面临非流通股股本减持的巨大压力,政策制定部门应将机构与中小股东利益集合起来,针对不同市场情况机构买卖单产生的不同影响,制定公平有效的政策和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应当通过完善机制与制度维护我国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避免因系统风险对社会和经济金融造成不利影响。为此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通过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丰富交易商品种、消除市场分割等手段加大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正确处理放松管制和加强监管的关系,调整监管理念,建立分层监管模式;要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波动性,科学运用政策调控工具;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波动性,科学运用政策调控工具。  相似文献   

10.
历次股市崩盘,都伴随着流动性枯竭,研究流动性对股市崩盘风险的影响,对国家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负偏度系数和收益上下波动率来度量股市崩盘风险,通过对上证综指日度、周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流动性可以降低股票市场的崩盘风险。为此,本文建议建立股市流动性监测预警机制、合理控制市场杠杆率以及加强对游资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弋 《特区经济》2007,(12):90-92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已对全球股市形成冲击,美国房地产降温将拖累美国经济,并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此次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及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以警示。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major risk factors in pricing industrial stocks, this study estimates different models based on six explanatory factors: the overall stock market, size, book-to-market equity ratio, the term structure, default risk, and the unsecuritized real estate marke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real estate fact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xplaining excess returns on industrial stocks, along with other risk factors. The coefficient of the stock market factor declines when the real estate market factor is included in the model. Therefore, the large coefficient in the single-factor (stock market) model probably results from covariation between the overall stock market factor and the real estate factor. Results for subperiod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real estate factor are quite stable and second only to the overall stock market factor.  相似文献   

13.
李艳 《特区经济》2012,(9):84-86
近年来,在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我国商品房市场开始出现成交量大幅下滑,房价逐步松动下滑的现象。但在此期间,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不仅强于大盘走势,而且其波动幅度也高于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为此,本文选择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指数为因变量,选择上证综指、发电量增长率、CPI、人民币贷款利率、房地产价格指数五个因素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统计建模,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波动除具有一般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系统性、集聚性等特点外,还具有与人民币贷款利率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负相关的特点。受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中国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实体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流动性过剩是什么,流动性产生的根源有来自国际的因素,也有国内的因素。流动性过剩严重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推动CPI指数上扬,造成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影响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大问题——住房供应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供应模式是在海外房地产市场实践过程中,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各国对住房模式都给予广泛的关注,相比之下,我国对该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借鉴各国解决住房供应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分析和确定我国住房供应模式,制定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政策,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整体。  相似文献   

16.
去年底以来,我国出现了国外短期资本出逃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连续"跌停"。一方面,作为国外资本的主要投资场所,房地产市场和上证市场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了国外短期资本的投资热情;另一方面,国外短期资本的流动也影响着房地产市场和上证市场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从外汇储备、房地产市场以及上证市场三个角度,结合相关的实证分析方法,来深刻揭示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过程用到的方法包括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析等。最后得出三者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联动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马树根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67-70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房价过高、供给结构不合理、金融隐患、土地购置过度、市场不规范等问题.现代服务政府应采取的产业政策,以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股市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全面认识中国股市的国际地位对于揭示国际股市一体化联动中的传导机制,防范和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冲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文章应用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金砖国家和七国集团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的联动关系及其联动网络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国在国际股市联动中的地位对传导关系的控制方式,定量分析出事件冲击下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1)国际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联动网络呈现出稳定的非线性联动关系网络结构,受其影响各国股市收益之间存在互惠性,而波动之间则存在传染性;(2)在收益率联动网络中,中国股市的作用和地位已与英国相当,远高于其他金砖国家,正逐渐由"从属地位"转向"中心地位";(3)在波动率联动网络中,中国股市是造成国际股市风险交叉影响的重要"桥梁"。综上而言,当前中国股市表现出"高风险低收益"的市场特征;(4)中国对国际股市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地缘特征",将网络中心国家股市的利好传递给地缘临近国家股市;(5)波动率联动网络中初始冲击强度较大的国家,往往是对中国股市持续大规模产生冲击的国家;(6)相比较国际股市调整波动冲击的时间而言,中国股市调整时间较短,这表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致力于股市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郑兰祥  潘昊 《特区经济》2010,(7):266-268
居民收入与资产价格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是理论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当前特殊情况下,房地产和股票分别是两大具有代表性的实体资产与虚拟资产。本文基于较大期限跨度的数据,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居民收入和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居民收入提高不会导致实体资产价格上升,但会对虚拟资产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现阶段国内要稳步发展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引导投资者合理投资,在提高居民收入时要注意促使居民扩大消费而不是追加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