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速览     
夏粮丰收成定局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有望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第五年增产——这意味着今年夏粮总产将实现超过去年2306.8亿斤的好收成。小麦第一生产大省河南的7890万亩小麦总产在610亿斤左右,比去年增加15亿斤以上,单产也将超过去年762斤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夏粮继94、95、96三年连续增产之后,今年夏粮再次喜获丰收,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纪录,总产突破250亿斤大关.全省夏粮单产32576公斤,比上年增加329公斤,增长101%;总产1341亿公斤(2682亿斤),比上年增加195亿公斤,增长1697%,增产幅度为近十五年来夏粮增长最大的一年.近十年来,河北省夏粮生产大踏步跨上三个台阶.1988年夏粮突破150亿斤大关,1995年突破200亿斤大关,今年夏粮又较95年增加276亿公斤,仅用三年时间一举突破250亿斤大关.今年河北省小麦喜获丰收,除政策、科技、气候的原因外,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对夏粮增…  相似文献   

3.
1989年,赣县粮食总产比1986年增加了37459吨,首次突破3亿斤大关。1990年夏粮又获大丰收,比高产的1989年增长0.6%。县农业局长喜孜孜地介绍说:“如今,一亩单季水稻从过去的150公斤,上升到350至500公斤不觉稀罕了,有的高达680公斤。”  相似文献   

4.
1993年,山东全省夏粮、秋粮,全年粮食总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播种面积12421.2万亩。比去年增加543.4万亩,增长4.6%。亩产328.1公斤,比上年增加25.9公斤,增长8.6%。预计总产量815亿斤,比上年增加97亿斤,增长13.5%。全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800亿斤大关,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91年增产近32亿斤。分季节看,夏粮  相似文献   

5.
“赣南粮仓”——宁都县最近传来喜讯,该县粮食生产又获丰收。据县统计局数字:全县去年粮食单产达550公斤,总产最突破5.15亿斤,比上年增产275万斤。去年自然灾害频繁,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为什么宁都县粮食生产却能上新台阶?宁都县农业生产的条件并不好,全县67万亩耕地,大部分是中、低产田,他们取得丰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增加农业投入。宁都县农业基础较差。解放初,灌溉面积13.5万亩,仅占当时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6.5%,粮食总产一直在1亿斤左右徘徊,后国家投资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增至30万亩。粮食总产一跃3亿斤。七十年代,宁都县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开始依靠自身力量,兴修了象“团结水库”这样大型水库,扩大了灌溉面积,到1979年以后,该县粮食总产连续六年超过4个亿。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山东临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夏粮获得丰收,总产达194.8万吨,增长4.1%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51.93亿元,增长16.2%;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45亿元,增长40.14%,财政支出8.31亿元,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9.23亿元,增长16.7%;全市自营出口创汇完成8550万美元,增长58.2%。沂蒙山区底子薄,基础差,又无国家重点项目大投入的带动,靠什么在短短十年内率先摆脱了贫困面貌,取得今天如此优异的成绩呢?靠的就是勤于劳动、勇于奉献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成为临…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是近10年来最快的增速。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1%、13.2%和9.4%。前6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9680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重轻工业分别增长18.5%和15.8%。产销衔接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4%。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294亿元,同比增长25.5%,同比上升了9.7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连续第三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1138亿公斤,增产74亿公斤,同比增长7.0%。  相似文献   

8.
2014年,全区种植业系统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应对不利因素影响,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确保了全年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550.6亿斤,连续3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10位,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前三季度,中部六省实现生产总值36437.3亿元。占全国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1.3%提高到21.9%,六省生产总值增幅比全国高1.4—2.7个百分点。其中,河南生产总值11094.8亿元,继续居中部首位,增长14.2%,与湖北、湖南并列中部第1位;安徽、山西、江西分别增长13.9%、13.6%和12.9%。安徽生产总值占六省的比重为14.3%,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详见附表,下同)。  相似文献   

10.
数字     
《中国经济信息》2005,(6):11-11
55亿元奖励产粮大县;9389亿斤粮食总产业;540亿元土地沙化经济损失额;14.4%商品房上涨率;600亿斤粮食损失额;3.9%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600万辆汽车生产量。  相似文献   

11.
刚刚过去的2006年,对于百色老区来说,是丰收的、喜悦的:GDP增长15.3%以上,达到282亿元。人均GDP闯入1000美元大关;财政总收入冲过40亿元大关,增长22.4%,人均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4%,达到251亿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国小麦收获全面进入高潮,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传出:在中央一号文件激励下,在夏粮产量连续4年下降而引起各方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产生忧虑和关注的今天,9亿农民在今年夏粮生产中再次品尝到丰收的喜悦,他们用粮食增产来真情回报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信息》2004,(4):13-13
当前的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2003年.中国农业的增加值为172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农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的14.8%。由于播种面积减少4.3%和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等原因,粮食总产量为8613亿斤,比上年减少528亿斤,减产的幅度约为5.8%。乡镇企业继续发展。增加值约为36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劳动力离乡外出就业的人数继续增加,总  相似文献   

14.
数字     
上半年GDP增10.4%CPI涨7.9%;上半年夏粮产量达12041万吨;上半年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22.9%;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2342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一、今年粮油供给总量增加,结构矛盾有所改善,食油紧缺状况缓解 今年夏粮生产在北方旱情较重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丰收,产量比上年增加了45亿斤。早稻据有关部门预计也将是增产趋势。秋粮播种面积比上年有所增加,其中玉米增加1000万亩、大豆减少800万亩、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2012,(13):63-67
近年来,榆林市农业生产形势良好。2011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99.4万亩,粮食单产203.1公斤,总产量142.0万吨。蔬菜播种面积33.1万亩,增长1.8%;总产量58.8万吨,增长3.9%。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18.2万吨、4.8万吨和78万吨,分别增长5.4%、14B%和-1.5%。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国民经济企稳向好发展。据省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592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5%.比全国平均增长高4.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8%;第二产业增长11.5%;第三产业增长12.5%。  相似文献   

18.
上半年出台的改革措施顺利过关,经济运行基本正常,宏观调控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使得今年以来采取的各种调控手段都比较有效、得力。从总体形势上看,宏观经济环境正朝着好的方向转变,其中,工业生产稳定、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工业总产值1978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农业生产得到重视,夏粮已获丰收。投资增长速度已得到一定控制。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3%,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粮食供求现状与前景 1.粮食生产能力总体上稳步提高,增产潜力可观 “十一五”起始之年的2006年,尽管当年农业受灾面积4109万公顷(61635万亩),成灾面积2463万公顷(36945万亩),成灾比例高达59.9%,却没有出现延续多年的每3年有1年粮食减产的局面。2008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纪录达到5.285亿吨。2009年,夏粮已获丰收,秋粮也丰收在望,全年粮食总产量将与上年持平或略有增产。这样看来,  相似文献   

20.
申君明 《发展》2014,(6):J0041-J0046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努力克服干旱、冰雹、暴洪、地震等群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求实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9.82亿元,增长14%;大口径财政收入4.33亿元,增长23-3%;固定资产投资81.65亿元,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4亿元,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亿元,增长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7元,增长19.5%;农民人均纯收入4797元,增长22.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