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耕地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特征,耕地保护类似于公共物品管理。在公共物品管理视角下,对耕地保护的基本目的、成本-收益和供给-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对我国耕地保护的主要目标、基本策略和政策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论:耕地保护在性质上属于公共物品管理的范畴;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以目的分析、成本-收益分析、供给-需求分析为基础和依据;我国耕地保护应在目标和策略方面实现转变,系统地构建包括指标控制、利用管制、税费、公共投资、调查监测等政策在内的耕地(农地)保护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地方治理理论是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由于地方政府距离居民最近,最能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由此形成了公共物品供给的地方主义传统.德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地方治理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形成了联邦主义、民主分权、基层化、财政平衡和法律监督等五大原则.以此为指导,德国农村公共物品呈现出地方主导、法律约束、财政支持、多元监督和市场化供给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态环境危机及其治理——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正在由风险演变为危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职能"缺位"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应发挥基层各行动主体的积极性,以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4.
傅晓 《农业经济》2008,(4):9-11
本文首先简述公共物品理论的概况与农村公共物品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广东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分析表明,虽然公共物品供给的各项指标普遍高于全国水平,但是供给还是严重不足,而且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文中进而提出寻找突破口,建立中央、省、县乡、村、私人企业五位一体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等四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目前,我国城乡公共物品存在着供给和使用上的诸多差异,如何平衡这种差异,使公共物品在城市和农村同时得到较好的分配,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边维慧 《农业经济》2007,(11):50-53
公共物品供给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筹资与配置。筹资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的源头问题。农村公共物品筹资主要是财政渠道筹资为主,市场渠道、其他渠道为辅的形式。目前,农村公共物品筹资中存在着地方财政承担过多筹资与支出,预算外筹资规模和速度增长过快加重了农民负担,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划分不清,地方政府职能失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通过深化分税制改革,规范乡镇财政职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国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经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策四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论。现有研究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实践提供了参考。在研究方法上,未来可以继续扩大调查样本量和覆盖面。在研究内容上,未来应加强乡村治理创新实践、农村公共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农村特殊群体公共服务供给、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政府购买公共物品规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直接影响公共物品的总量和配置状态.单一化的垂直供给模式不能有效缓解当前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问题.而多中心的供给模式将有效缓解农村公共物品数量短缺问题,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主体对公共物品的特殊需求.因此,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上有必要引入多元供给主体,形成水平协调的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对公共物品的研究论文不断增多,对准公共物品市场提供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在对公共物品的理解上,尚有相当程度的概念误用与混淆。这显然不利于进一步对准公共物品的深入研究。而且,对公共物品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公共决策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区管理转型:核心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对于优化生态,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必须进行转型方能实现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管理转型亟待破解发展定位、补偿机制、财政投入、法律法规建设等问题。只有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自然保护区才能真正迈入发展的快车道,国家赋予自然保护区的战略意图也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认为生态旅游是中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最佳策略 ,简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涵义及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了其开发生态旅游的旅游资源条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一般原则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全球公共品的基础上,提出并界定了林业全球公共品的概念。分析了林业全球公共品的特点、林业全球公共品的供给条件,提出了我国对林业全球公共品的供给原则。指出林业全球公共品是在林业生产活动中,为协调、分担国际分工利益而产生的国际组织以及相应的条约、协定、准则。虽然也存在“免费搭车”问题,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各个国家有动力加入改善生态环境的集体行动。我国应本着维护主权、有所作为、利益责任均衡的原则,积极参与林业全球公共品的提供。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农牧民经济状况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着生活水平低、生产资金短缺、产业结构单一等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对保护区周边农牧民抽样问卷调查,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进行新兴农牧业发展等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对广东省梅县阴那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和开发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在解决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上必须坚持生态经济的原则,把保护放在首要地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发生态旅游,实现生态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协调发展,实现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化解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当地社区群众传统生存方式的矛盾,雷山县通过组织农民成立民间组织——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促进会,并通过1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帮助社区群众转变观念、发展生产、组织农产品进入市场、促进群众增收、推动当地群众自觉参与资源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在保护区资源保护和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学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首先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而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综述了国外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经验,认为中国未来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方向是:(1)开展保护区和社区的共同管理;(2)完善保护区管理政策;(3)公平分享所得利益;(4)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介绍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社区发展工作的现状,分析其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就保护区推动社区发展工作提出发展可替代生计,缓解来自社区的威胁;加强各种群体的合作,提高其参与性;加强沟通,融洽社区关系;加强社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广东江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江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红树林及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文章对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性、生物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及生态公益性、生态旅游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对红树林湿地资源研究、加强退化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恢复、开展湿地旅游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