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依据2001-2012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DEA模型对先进制造业效率进行测算,并实证检验了科技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作用,提出进一步推动科技服务业市场化改革、优化科技服务资源配置和深层对接科技服务业供给与需求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集了1998~2010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每年的货运周转量与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建立双对数模型,并以广东省为例,对城市化、工业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货运输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并用spss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对模型求解结果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何雍泽 《嘉兴学院学报》2001,13(6):21-24,51
该文拟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需求、供给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分析需求,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据此对如何改善当前经济状况,引导经济走上良性增长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2005~2012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生产者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体和6类细分行业生产者服务业FDI均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FDI。同时,由于行业间"技术门槛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言,生产者服务业FDI更有利于提升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组织变革与专业分工细化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壮大,对制造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看做一个整体,通过构建纳入适应性预期的动态两部门模型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效应,并以2004~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明显推动了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加100%可带来制造业产出提高219.5%;按地区分组的回归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效应低于东部地区;在不同细分行业中,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对制造业具有相对较强的正效应,但任一细分行业单独的外溢效应均明显低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老年人的行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于养老生活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也提高到了新的层次。我国养老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蓝海市场,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养老制造业的供给侧能力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养老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养老制造业供给侧乏力的原因,提出提高养老制造业供给侧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组织变革与专业分工细化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壮大,对制造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看做一个整体,通过构建纳入适应性预期的动态两部门模型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效应,并以2004-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明显推动了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加100%可带来制造业产出提高219.5%;按地区分组的回归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效应低于东部地区;在不同细分行业中,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对制造业具有相对较强的正效应,但任一细分行业单独的外溢效应均明显低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4年1季度至2012年2季度的GDP和CPI数据,应用基于长期约束的SVAR模型估算我国产出缺口,并进行了模型合理性和模型稳定性评价。实证研究表明,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同影响,需求冲击表现为周期性扰动;利用不同时期样本数据估算的我国产出缺口非常相近,SVAR模型稳定性较好;基于SVAR模型估算的我国产出缺口周期转折点与基准经济周期转折点基本保持一致,产出缺口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周期走势。总体看,SVAR模型能够较好地估算我国产出缺口。  相似文献   

9.
从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总量、子行业资金需求现状以及资金供给总量、资金供给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基于GARCH类模型预测了2013-2017年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的资金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分析了资金的缺口,得出加强财政资金对农业投资的引领作用、加强农业投资资金的整合、推进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增强农业企业自主融资能力,从根本上和实际上解决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投资的资金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乘数理论及投资乘数模型对交通运输投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分析,设置了边际交通消费倾向,并推导出交通最终消费需求模型;运用交通消费倾向,证明了交通运输发展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和缩小地区差距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5-2007年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省域装备制造业在空间上相互依赖,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不仅受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同时也受相邻省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技术创新和外贸出口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该文主要检验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水平与公司规模之间的关系。企业规模由六个指标构成:公司总资产、员工总人数、国际化指数、多样化指数、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排名。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与资产和收入规模显著正相关,而与员工人数弱负相关,国际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对高管薪酬产生积极的影响,排名越前的公司高管薪酬水平越可能高于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基于2008~2012年间的安徽省工业相关统计数据,对安徽省工业进行实证分析,并用区位商、劳动生产率上升率、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等指标对备选产业作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四个产业可选作为安徽省工业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应用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中,该方法在深入探讨两者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可以考察产业的内生增长情况。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自身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大于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这在制造业部门表现尤为明显,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其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同样不容忽视;第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高于生产性服务业,这与生产性服务业强有力地支持了制造业发展不无关系,相反,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不太明显;第三,从生产性服务业分部门来看,内生增长效应方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趋于上升,但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仍有待改善。关联效应方面,应注重增强金融业对制造业的溢出能力;第四,制造业分部门中,内生效应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橡胶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以及绝大多数技术密集型产业。除纺织业、橡胶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外,其他行业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拉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平抑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近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土地、信贷、税收、产业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宏观调控政策对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投资额、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的影响,发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具有一定时滞性和周期性,且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政府应当主要采用土地政策和信贷政策适度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然垄断行业实行薄利多销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薄利多销的经济学涵义指出了实行薄利多销的理论依据:商品需求是富有弹性的;该商品必须具有潜在的消费者;商品的生产成本必须是不变的或至少不能上升。因此自然垄断行业同样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手段来增加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7.
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可使决策者提前警觉风险的存在。文章以2010年为研究时点,选择IT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财务数据为目标变量。在小样本的情况下,首先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指标分类,然后以"噪声比"为依据,构建支持向量机的特征集。实证分析发现,对于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有形资产负债率,营业利润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前,有着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了"生产率之谜"来自金融化假说的一个解释。实证结果显示:(1)金融资产配置与TFP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金融资产配置在"TFP增速下降"之谜中扮演了促进因子的角色;(2)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大于储蓄效应,表明企业套利动机强于储蓄动机,意味着长期来看TFP增长动力趋于弱化;(3)对TFP作用大小随企业所有权性质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储蓄"效应更加显著,而国有制造业企业则更多的是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越小、杠杆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集中、企业规模越大和托宾Q值越低的企业更加偏好金融资产配置,其通过"挤出"效应而对TFP的负向作用也越大。因此,警惕企业金融活动的过度化,并采用差别化的"疏""堵"结合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制造业企业能"安心做好主业"。  相似文献   

19.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了"生产率之谜"来自金融化假说的一个解释。实证结果显示:(1)金融资产配置与TFP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金融资产配置在"TFP增速下降"之谜中扮演了促进因子的角色;(2)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大于储蓄效应,表明企业套利动机强于储蓄动机,意味着长期来看TFP增长动力趋于弱化;(3)对TFP作用大小随企业所有权性质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储蓄"效应更加显著,而国有制造业企业则更多的是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越小、杠杆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集中、企业规模越大和托宾Q值越低的企业更加偏好金融资产配置,其通过"挤出"效应而对TFP的负向作用也越大。因此,警惕企业金融活动的过度化,并采用差别化的"疏""堵"结合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制造业企业能"安心做好主业"。  相似文献   

20.
以2000-200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为变量,建立财务失败预警分析的Probit模型.经过对20个财务指标的逐步筛选,实证结果发现,总资产净利率、资产负债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对上市公司财务失败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模型的总体预测准确率为86.7%.此外,对变量的边际影响及误判成本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