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师》2017,(6)
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是管理领域的前沿问题研究,是战略管理研究的一大热点。利基市场是商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基者则是处于利基市场的企业,是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者。文章主要在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对知识分享类利基者进行战略环境分析,并认为直播类知识分享平台是其有利的生态位选择,进而为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借鉴商业生态理论框架,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的生态结构及其形成过程。研究发现,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生态圈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特点各不相同,开拓阶段通过创造关键产品满足用户需求,扩展期通过拓展电子商务相关领域,成熟期通过领导、完善整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提出的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研究路径,进一步丰富了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对于传统企业的升级、转型及其生态系统的构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战略和复杂双重维度,剖析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系统形成逻辑。结果发现:较强的战略控制力有利于强化平台商业模式,催生跨行业多样化平台,继而推进生态内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随后,商业生态系统积蓄丰富的共享数据资源,打开资源交易和创造边界,提升生态主体能力的同时重塑生态系统属性;有着更强复杂应配力的生态主体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生态内外的创新扩散催化商业生态系统竞争,进一步强化复杂应配力。在核心企业战略控制力和生态主体复杂应配力的双重作用下,商业生态系统呈现前生态状态、生态内卷、生态扩散和生态共生4种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美团的发展历程和平台包络路径进行案例研究,梳理平台企业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如何通过平台包络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研究发现,生态系统情境中竞争优势的构建路径与传统企业存在差异,平台包络战略通过“以用户需求为起点,利用横向包络和纵向包络获取互补性资源,最终实现全系统协同”路径获取竞争优势;平台利用相同组件进行包络,促进供给端效率性协同产生,进而实现供给端范围经济;利用重合的用户群体进行包络,激发需求端价值性协同产生,从而实现需求端范围经济,并通过用户数据资源的积极共享与深度使用,实现全系统协同,最终完成竞争优势构建;平台发起包络战略的过程也是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其中横向包络助益平台扩大用户规模,推动平台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通常依附于某个商业生态系统获取生存与发展条件,即作为利基企业存在。研究利基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战略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创业成功率。通过理论演绎和实例分析得出,利基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面临着随整个系统灭亡、被核心企业捕食、与其它利基企业竞争3种风险挑战。借鉴波特的战略定位理论,提出利基企业应选择核心技术具有生命力、顾客价值具有实质性、核心企业倾向骨干战略、机会-风险净值高的商业生态系统,同时应选择具备独特性、可持续性和防御能力的生态位。  相似文献   

6.
建筑企业战略是制定、实施、实现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建筑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是实现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建筑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过程中,要与商业生态系统形成战略呼应,在生态环境系统中找准位置,建立主宰型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缝隙型企业发展方针.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要充分与建筑企业生态系统融合,发挥内外环境的作用,实现建筑企业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建荣 《经济问题》2007,339(11):58-59
传统的竞争战略理论具有三个特点:基于某种产品的价值链分析企业间关系,是一种线性思维;企业与企业是纯粹的竞争关系;竞争主要关注企业内部实力.然而,企业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大大加强;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必须超越传统的竞争战略.采用商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改变思维模式,发现新的问题.基于商业生态系统制定竞争战略可以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具体分析我国商业生态系统中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应制定竞争战略的重点,并指出该竞争战略的竞争优势来源.  相似文献   

8.
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内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成为公司治理、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重点.文章在近年来健壮性研究特别是生态系统健壮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概念和研究意义进行了归纳,研究了健壮性与系统其它特性之间的关系,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开展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评估活动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成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而平台生态系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商业生态系统。平台生态系统竞争的本质在于创新,以创新为基础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成为决定平台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界定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内涵的基础上,从设计方法视角阐述平台生态系统竞争力形成过程,揭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对于平台生态系统竞争的影响,分析两者对平台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是形成平台竞争力的源泉,影响平台网络外部性,其中知识产权是建立技术标准的基础,技术标准是推动知识产权创造的动力,二者之间的互动和演进构成平台生态系统外部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论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商业生态系统来描述企业所处的环境,认为人和企业都应该与其所处的商业生态系统"共同进化".在介绍了商业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商业生态系统来描述企业所处的环境,认为人和企业都应该与其所处的商业生态系统“共同进化”。在介绍了商业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近年出现的最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框架及发展阶段策略等内容进行了综述,从学术创新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所具有的研究意义及其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3.
郭建峰  王莫愁  刘启雷 《技术经济》2022,41(10):138-148
数字技术应用融合叠加商业模式创新催生商业生态新业态,实现跃迁升级。本文结合扎根理论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阐释数字赋能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跃迁升级的机理,探究多重组态路径。从生态视角揭示了数字资源通过与传统要素资源融合释放数据价值,并驱动形成价值循环体系、实现价值共创、塑造商业群落,最终实现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跃迁升级。基于fsQCA的多组态分析发现,数字赋能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跃迁升级历经两个阶段分别为价值共创和商业群落生成。其中,价值共创实现有两条组态路径,即产品创新与要素融合相组合,技术融合同低产品创新、低数据资产相组合,且产品创新构成了价值共创的核心条件。商业群落生成的组态路径表现出以下特征:价值共创和价值链接协同下分别和网络组织、数据赋能相组合,网络组织和数据赋能互为替代,即在一方缺失时,分别与价值共创或价值链接组合实现商业群落构建。研究结论为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持续优化,实现数字商业生态资源的充分共享及最优利用,提供了关键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网络核心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价值平台上,承担价值创造和价值共享使命。基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共享两个维度构建网络核心企业价值评价体系,通过价值创造指数和共享指数衡量网络核心企业的价值。以信息技术商业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华为和中兴为例,按照新指标体系,通过对华为和中兴的对比分析,印证了华为和中兴作为网络核心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共享的显著性。此评价框架,为其它商业生态系统网络核心企业价值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往国际化理论致力于探究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动因并将企业国际化看成是一种主动行为。然而,忽视制度背景的国际化理论显然对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现象解释乏力。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共生性依赖与国际化的关系模型,并运用第九次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小型民营企业对商业生态系统的依赖程度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国际化战略以降低这种依赖程度;当所在区域市场化程度较高时,企业有机会选择其他适应性战略来降低对外界的依赖程度,其国际化迫切性反而减弱;随着企业创新技术能力水平的提升,企业更有能力降低对商业生态系统的依赖程度,也更有动力进行国际化。文章呈现了更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针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有力的竞争性分析框架—"被迫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周辉  刘红缨 《现代财经》2007,27(11):79-82
目前,学术界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和应包含的要素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界定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商业模式设计的步骤和程序,以价值链分析方法为主线,拓展和延伸出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环境下更为适用的分析方法和商业模式设计建构的框架和路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营销理论的变革,商业生态系统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营销理论基于静态、单个企业内部能力,强调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匹配,已无法适应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商业生态系统所代表的动态、不确定和复杂的环境,要求企业基于"商业生态系统"思考问题,共生营销理论提供了一个生态学的视角,营销的范围将突破企业内部的边界、行业的边界、企业价值链或联合企业的界限,而着眼于与企业有共同命运的利益共同体。企业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企业是决定加入某个或某几个商业生态系统,还是创建一个新的商业生态系统,并将自己视为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考虑自身营销行为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匹配,然后以生态位分离的思想选择自己应承担的角色,基于系统成员共享的思想下制定产品价值开发与定价策略,最终实现与系统内其他成员的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18.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推动平台企业主导的生态系统快速发展。平台企业与互补者协同创新对平台生态系统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平台企业与互补者的竞合关系演化及治理路径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建立两主体(平台企业-互补者)和基于政府参与的三主体(平台企业-互补者-政府)竞合关系演化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分析不同主体参与下的竞合演化,结果发现:平台企业发展阶段、主体间创新影响系数、创新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竞合关系演化方向;政府监管与创新激励对促进平台企业与互补者协同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据此,构建基于创新竞合关系演化的治理路径,并提出相关策略建议。研究结论对平台企业与互补者协同创新策略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态系统构建与管理是企业保持持续行业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现有研究对生态系统概念定义与特征阐释存在巨大争议:部分学者强调战略管理情境下的商业生态系统与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相互独立;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两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并在研究中交替使用两个概念。基于关键文献评论方法,这一争议得到了调和。从静态角度看,商业生态系统区别于创新生态系统,前者强调系统成员价值共创过程,后者强调系统成员价值共取过程。但两者具有概念互补性:无论商业生态系统还是创新生态系统都可统一于系统生命周期和价值过程中。因此,从动态过程视角分析,战略管理情境下的生态系统着力于价值主张、价值共创、价值共享、价值分配以及价值共取;生态系统的价值过程在系统初创期、扩张期、成熟期以及衰落/复苏期具有不同的演化特征。未来相关研究可从历史演变角度,结合多学科视角,深化对生态系统概念演变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提出预示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在此背景下,平台生态圈成为一种重要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其功能可概括为不同用户群体创造和交换价值的界面。为了进一步揭示平台生态圈构建机制和行为过程,厘清其与企业组织变革的关系,从生态学视角,采用理论推演与案例分析方法,对平台企业界定、平台生态圈构建机制以及如何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平台生态系统等问题展开研究,最后以海尔集团平台生态圈的构建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生态圈构建必须经历双边市场定位、网络效应激发、盈利模式选择、平台生态规则制定等关键环节,在该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平台生态圈规则,从认知模式、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3个方面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该新型商业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