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对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构造和环境组成等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并作出相应的发展调整,是生态文明对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根本在于构建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共生共荣的新生活,关键在于对农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新农村建色中生态文明严重滞后,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要充分认识推进新农村建设注重生态文明的必要性,正确地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原因,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靓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是重要阵地。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搞好农业、农村的生态规划与设计。积极发展节能、节水、降耗农业、实现农业产品的高产、优质、高效。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把新农村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四川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屏障建设的前沿阵地,对于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快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只有通过制度的保障、约束和监督作用,才能建立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文章提出从加强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建设和加快生态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入手,以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环境资源管理制度、法律保障制度、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制度为抓手,逐步健全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王涛 《经济师》2008,(7):60-60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不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生态承载能力下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严重背离了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基于生态模式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法治为主体依托的发展模式,是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新农村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从广东已推进的生态文明实践来看,生态文明贵在制度创新,重在制度建设,其使命是挑战制度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及构建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在生态文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硬件建设上成效斐然,但依然面临诸如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因素的困扰。  相似文献   

7.
认真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客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建设特色民居、加强生态保护、发展旅游产业、培育新型农民为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的原则,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事关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大局。在推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溶入生态文明是十二五规划的文中之意。提出了河南省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文明产业体系和生态文明生活环境,并针对河南省情提出了六条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并突出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凡是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规定和准则,都可以称之为生态文明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能够充分体现自然生态环境的稀缺价值,有效克服传统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避免“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自然科技的发展,人类不断创造物质财富,而随之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自然灾害的频发,使人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注重理解自然,认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影响下积极探索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山论”,以构建美好中国,发展创新科技,健全生态文明体制保障,推动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型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比较理想的模式,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从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文章从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首先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纬度,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其次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纬度,即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再次从技术纬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强调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促进自然生态修复;最后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文化纬度,即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文章认为,只有从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文章提出两型社区内涵,并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进一步提出两型社区建设体系、理论逻辑框架以及两型社区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策略.提出两型社区的物理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环境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人文环境是两型社区建设的最终归宿,其最终目标是培育社区居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困境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新农村建设被提上日程,新农村之"新"不仅在于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上,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新的法律与制度,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治环境中,以此来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从中国农村的法治现状入手,横跨中国农村法治的根植土壤,到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治理文明,畅想农村法治建设的发展出路,期望有一个真正崭新的农村在中华大地上崛起.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具有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要实现西藏的长治久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严肃环境法治保障,使其神圣不可侵犯。从环境法治角度洞察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其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法治保障的途径和方法,为建设平安、和谐、美丽西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环境经济》2009,(10):8-9
9月17日,“第五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同时设立了四个专题分论坛,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维护、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提出,要不断出台绿色经济新政策,鼓励推行绿色经济发展,并以城市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将其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美丽中国"是中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客观衡量和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要求,构建了包括环境美丽、生态修复、资源节约、降污减排和制度建设等五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6,(1)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的重视,而农村环境保护的好坏直接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当今时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极其尖锐,不仅涉及到农民的身体健康,还阻碍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当今我国的必然选择。对新农村生态文明问题的探析,对解决当今农村经济社会资源问题,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休闲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新农村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文化支撑、科技保障和环境依托。发展休闲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之一,对新农村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要着力深化农村改革,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颁发,这给我们进一步全面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极大鼓舞。在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