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光  雷国平 《活力》2013,(12):52-52,54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绥滨农场为研究区,以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为出发点,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对研究区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
何敏 《上海土地》2004,(6):27-29
我国的土地整理从一开始就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但在实际工作之中,受学科发展水平的限制,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以经济效益为主,而忽视了生态效益评价。我国土地整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仍主要是增加耕地或其他农用土地面积,尚未进入以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阶段。所以,  相似文献   

3.
杨玲 《科技与企业》2014,(1):219-219
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土地整理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整理工程可以在保证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提升粮食的总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这不仅能够带动经济行业发展,同时也是满足国民经济需求,所以必须重视对于土地整理工程方面的工作,而测量工作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浅谈如何进行土地整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采取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布局进行调整改造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要求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并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片面强调增加耕地面积,对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重视不够,忽视了对生态多样性、土地景观功能的保护开发,致使土地整理后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危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土地整理和开发的过程中,对整理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土地整理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原则和程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阐述,构建了一个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期望以此引导土地整理向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阶段土地改革工作中,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则需要利用土地整理为重要途径,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土地效益的增加,同时还要对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所以当前土地整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文中对土地整理和潜力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整理模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对土地整理潜力的充分认识,合理、有效的安排土地整理工作。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主要是耕地整理,因此研究耕地整理潜力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耕地整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耕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耕地整理的基本含义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总体规划的要求,运用工程建设措施,通过对田、水、路、林实行综合整治开发,对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闲置的耕地实施结构调整、深度开发利用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水利、道路网、田间林带、耕作田块的合理配置,以及通过土壤障碍因素的消除,从而达到改善耕地生产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作物稳产高产的耕地建设过程。耕地整理目的是为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居住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内容,在土地整理中涉及到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等多项工作.针对此类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正确认识,同时意识到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应用的重要作用.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具体情况,将测绘技术应用在土地整理规划、土地整理设计以及土地整理施工等环节中,全方位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减少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之下,耕地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愈发突出.因此,为了保护耕地,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工作成为了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土地整理方面的研究,目前大多数侧重于对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绩效评价、社会影响评价及成功度评价方面,缺乏对土地整理作为系统的功能及其对农村建设作用效果的全面分析.在本文中,从研究背景说起,探讨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土地整理系统模式及各构成要素,最后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政》2001,(1):24-26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涉及工程与技术、经济与法律、行政与管理的系统工程,它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个立足点,是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切实措施之一。实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确立合理的开发经营模式是实现开发整理目标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根本手段,是推动土地开发整理规范化操作,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之路,本根据多年来吉林省中部地区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践和对本地区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实际调查,认为解决当前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出现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要对土地开发整理实施全程的项目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整理出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兼顾被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实现开发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开发工作的落实,能够提升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情况出现.具体土地整理开发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土地测绘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在工作期间要合理选择比例尺、关键点,并将土地测绘技术应用在工作前期以及工作后期,促使各项工作能够高质量完成.  相似文献   

11.
曾科 《价值工程》2014,33(33):188-189
本文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归纳了主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前的新增耕地来源,分析了实施后的测算原理、方法等,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治与开发等一系列前期开发工作,是执行土地年度供应计划,有计划地将储备的土地重新投入市场的前提,是土地储备交易部门的重要工作,更是进一步提高土地价值和出让收益、实现"净地"招拍挂出让土地、减少不必要矛盾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土地前期开发整理的程序和原则,并做好前期开发整理的资金筹措。  相似文献   

13.
杨莉  汤怡  王彦东 《价值工程》2013,(17):201-203
针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工程量复核工作的特殊性,结合利用3S(RS,GPS,GIS)技术特点,提出将3S技术集成应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工程量复核工作之中的新方法。以云南省为例,对3S技术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工程量复核中各环节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展示。  相似文献   

14.
招投标作为土地整治交易的重要制度,将引致交易费用,按照制度经济学理论,可以从信息对称性、委托-代理关系、博弈、外部性四个维度对土地整治招投标进行交易费用分析。在土地整治招投标中,存在围标串标失控、投标人失信、代理机构失德、政府部门失位等问题。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应当设计信息显示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对土地整治招投标的影响;建立信用长效约束机制,对土地整治招投标参与者实行优胜劣汰;树立公共利益目标约束,增强集体选择力量;强化政府制度建设职能,促进土地整治招投标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李兆钧  伊森昌 《价值工程》2012,31(25):100-10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通过对项目区的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和种植条件来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文章以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为例,对青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应对措施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云南山区农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云南省典型的山区县—寻甸县为例,对云南山区农用地整理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综合考虑寻甸县农用地的自然因素及评价区域的区位、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用多因子叠加分析的方法建立农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构建农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村委会为评价单元,得出各个村委会的农用地整理适宜性等级。  相似文献   

17.
赵伟伟 《价值工程》2013,(34):188-189
当代社会,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土地的供求矛盾也日益加深。土地测绘技术为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的土地管理基础业务提供了测绘技术的支持,为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的作用便日益凸显,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对于土地的开发管理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士忠  张明  徐小娇  刘曦 《价值工程》2010,29(28):245-246
土地是十分宝贵和稀缺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土地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集体土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整理三个土地政策的分析,揭示土地政策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现实与前景——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发展权虽未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设置,但事实上作为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工具,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扩张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同时,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土地发展权流转机制具有渐进性特征,正深刻影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本文在总结我国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基础上,对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前景进行了一个框架性的拓展分析。研究发现,因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异质性,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将存在迥异的发生机制。国有土地发展权可围绕"建设用地节余指标"这一具象载体进行跨区域流转,农村土地发展权则可围绕特定的"发展权标准单位"这一虚拟载体进行跨区域流转。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改革方案、机制设计、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演变,经过了从农民私有权向集体所有权发展两个阶段。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演变与发展,客观反映了我国国家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认识集体土地所有权演变历史,对完善农村土地权利体系,推进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