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劳动价值论:反思与争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晏智杰 《经济评论》2004,(3):3-5,14
劳动价值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项伟大成果 ,在革命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动员和教育作用 ;但是在经济建设时期 ,该理论的历史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 :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相脱节 ,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即市场价格的决定和变动缺乏解说力 ,甚至还会导致对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路线的抵触和否定。应当重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经济学价值学说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沿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此,中国经济理论界的学者们从现实经济现象出发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新的思考和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3.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实践的演进,对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分析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澄明理论的本来含义,辨析相关理论的联系和区别,赋予理论新的内涵和生命,对理论发展和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实践的演进,对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分析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澄明理论的本来含义,辨析相关理论的联系和区别,赋予理论新的内涵和生命,对理论发展和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者和完成者的斯密与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其论述对近代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在内容、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方法与立场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和不足。我们应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劳动价值论,进而探索和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学术界对劳动价值论应如何应用和发展的讨论很多,而把劳动价值论具体应用到实践的较少,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并把相关原理应用到实践,指导企业提高竞争力.对发展壮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经济学方法是马克思创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必要前提。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两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认为:围绕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经济学方法的争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我国部分学者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表明他们并不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方法,而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关键就在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经济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在生产领域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同时也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合理性遭到了质疑.创新型劳动如何创造价值、如何解释智能革命引发的财富系统膨胀与价值系统萎缩失衡的矛盾是当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考验;广义活劳动价值论、物化劳动价值论、多元价值论等都是当代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曲解.在人工智能时代,...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社会经济理论都需要有现实性才能确立其地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来自对所处时代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及演绎,在半个多世纪里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不可避免地转变成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劳动价值论”自诞生以来即颇多争议。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用旧的“劳动价值论”来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复杂的生产、交换、分配关系也就变得越来越困难。时代在前进,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与100多年前马克思所处的环境巳有了巨大的变化,显然有必要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一次新的研究和再认识。 一、问题的提出 大家知道,劳动可以分为“物质生产劳动”和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视角,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需要从历史与现实的纬度,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及其与当代现实的关系;需要从理论本身的原创含义和现实价值出发,准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本身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两个层面,通过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造性和革命性使我们认识到经济学家在理论创作过程中是不可能超越价值判断的。  相似文献   

13.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马克思《资本论》发表 1 3 0多年来 ,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导致劳动领域的扩展和劳动形态的变化 ,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化研究的新问题 ,诸如商品生产中的活劳动是不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物化劳动是不是参与价值创造 ,第三产业尤其是流通、服务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如何看待科技劳动、管理劳动 ,生产要素为什么要参与收入分配等等。本文试图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辨证法 ,结合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当前实践 ,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对农民工工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包含一般的、平均的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变化界限、工资变动等方面内容的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乡镇企业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工资的形成机理,初步估量了2004年中国农民工在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试图探究农民工工资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农民工工资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袁欣 《经济经纬》2006,1(6):7-10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对于商品的国民价值向国际价值转移的内在机制及相关理论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笔者认为,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并且只有进入国际市场的那一部分商品才具备国际价值量的属性。遵循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基本原理,国际价格也是围绕国际价值波动的。在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上,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可以获取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的双重利益。  相似文献   

16.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区别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主要观点、理论目的和适用性等分析和对比,从而得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得出效用价值论比劳动价值论更有适用性,同时两者在许多方面又有相通性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试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西方效用价值论之相通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在三个方面是相通的:一是二者都认为使用价值是决定价值的因素;二是马克思对供求规律的阐述与边际效用价值论对商品价值变化的阐述具有形式上的共通性;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序数效用论都肯定人们对消费品的判定具有"序数"意识.实际上,效用价值论并不是主观价值论而是客观价值论.至于消费者对商品价值判定上的不统一,乃是由事物评判标准的二重性所使然,体现了消费者与商品的互动关系,不能认为就是非科学的;其实,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国家定价",才是商品价值的扭曲表现.应当从"劳动"和"效用"两重角度把握价值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8.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然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因具体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与马克思当初的设想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在新形势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与此同时,要从中国当前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9.
奚兆永 《当代财经》2001,(10):10-15
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前提并不只是原始的物物交换,它涵盖极其近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也不是无偿原,而是支付代价的;创造价值的劳动必须化为简单,这本身就意味着也包括复杂劳动在内。劳动价值论的逻辑也并不如晏智杰教授所说是“三步分析逻辑”,所谓“三步分析逻辑”充其量只是马克思对价值实体的分析,而整个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要丰富得多,而有关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又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这个社会有机体所作的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逻辑是一个由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过程,决不是什么、三步分析逻辑”所能概括的。劳动价值论就是劳动价值论,并无狭义广义之分,把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称为所谓“狭义劳动价值论”,只承认其学说史的意义,否定其现实的意义,有贬低和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之嫌。  相似文献   

20.
何玉长 《财经研究》2002,28(4):44-49,72
本文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三个问题。首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劳动经历了物质劳动、服务劳动和知识劳动三种形态;其次,与劳动价值形态演进相适应的是劳动价值论也在逐步深化,并对各种劳动形态创造价值进行了解释;第三,本文对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和依据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指出了其失误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