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阿根廷一直是美元化的积极倡导者,但阿根廷危机的爆发却迫使阿政府放弃了实行了11年的货币局制度。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货币局制度的内在缺陷是造成阿根廷危机的根源。对比货币局制度,彻底的美元化更有利于一国的经济,最终本文得出结论,阿根廷危机只是美元化不彻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阿根廷经济的当前状况 ,对阿根廷发生货币危机的原因进行探讨 ,进而分析货币局制度对阿根廷经济的不利影响 ,并对同样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的中国香港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阿根廷长达4年之久的经济萧条终于引发了大规模的经济骚乱和总统走马灯式的更迭。从表面上看,阿根廷危机的原由是长达4年的经济萧条。但其根本原因与亚洲金融危机一样,都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必然结果。不同的只是:亚洲各国是钉住汇率制度并开放资本市场,其逻辑的必然结果是货币冲击危机;阿根廷是货币局制度并开放资本市场,其逻辑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动荡。本文从开放经济条件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导致的米德难题出发,分析阿根廷危机和亚洲危机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货币局制度在香港实施20多年来基本上运行平稳。但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和阿根廷经济危机后,对于香港货币局制度出现了较大的争论。本文对近年来理论界对货币局的理论作了一个归纳,对其主要理论从利、弊和改进方案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更深层的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可持续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比较了阿根廷与香港的汇率机制,它们虽然在形式上接近,但是两者有许多根本的不同。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有来自中国内地在各个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这种支持在其他采取货币局制度的国家里几乎看不到。这就是中国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特点。由于货币局的弊端显现,使得越来越多的市场经济国家倾向于“美元化”。本文采取“协整检验”的办法,分析了将来港币“美元化”与“人民币化”的可能性。以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作为判定尺度。虽然检验结果表明香港的一些经济变量与美国的有较强的协整关系,这是由于联系汇率制本身的缘故,但是出于政治、地理和其他要素的考虑,事实上港币美元化是行不通的;香港与中国内地的协整关系虽然较弱,但是将来港币人民币化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史妍  喻訄  崔莎 《时代经贸》2010,(12):172-172
货币局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固定汇率制度,实施货币局制度的国家并非完全依照经典模式运作。本文旨在通过对国际上货币局制度进行实证分析来讨论这种汇率制度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7.
货币局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固定汇率制度,实施货币局制度的国家并非完全依照经典模武运作.本文旨在通过对国际上货币局制度进行实证分析来讨论这种汇率制度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8.
A.传统货币局制度的运作机制 要固定一种货币的汇率,不靠政府干预,就须依赖于市场力量.黄金本位制及货币局制度便属后者.最早的货币局,于1849在毛里求斯设立.其后,有70个左右的地区采用同类制度,而且不少是英国的殖民地(例如1935年至1972年间,香港的固定汇率制度便是一种“货币局”安排)。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纷纷独立,货币局不再属时尚。七十年代开始,浮动汇率制更成为新趋向。  相似文献   

9.
阿根廷:从"荣耀"到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10月,阿根廷总统梅内姆(Carlos Menem)受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上发表演讲,另一位演讲者是比尔·克林顿。这是对梅内姆本人政绩的奖赏,更是阿根廷荣耀的象征。在梅内姆总统任职期间,阿根廷结束了长达16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和20世纪80年代持续的经济衰退,实现了货币稳定和人均GDP持续的不同凡响的增长。这期间,阿根廷在坚持货币局体制的前提下,成功地缓解了1994年12月发生的墨西哥货币危机造成的压力,并于1995年末迅速恢复良好的经济增长。随着许多亚洲新兴经济体在1997—1998年相继陷入金融危机,阿根廷就更显得卓尔不凡了。阿根廷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宠儿,IMF眼中新兴市场国家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货币局制度是指由法律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并要求本国货币的发行必须以一定(通常是百分之百)的该外国货币作为准备金保证的汇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货币发行量的多少由该国持有的储备货币量决定,货币当局失去了货币发行权;货币当局承诺按固定的汇率无条件地进行本币和储备货币的兑换。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因无法按时偿付巨额外债而陷入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债务危机中,经济连年衰退,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率高企,1990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314%。由于恶性通货膨胀,使经济运行混乱,公众对货币缺乏信心,引起货币对外贬值,而…  相似文献   

11.
王浩 《中国经济评论》2007,7(10):29-31,36
上世纪,阿根廷贸易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错配导致了其宏观经济的不稳定。长期以来,阿根廷深受庇隆主义封闭政策的影响,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使其优者变劣,劣者不优。不仅使产业结构失衡,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同时,长期实行僵硬的固定汇率制度但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长期的高消费、低储蓄与进口替代导致了低的资本积累率,政治家权利欲望只能以巨额的财政赤字与高筑外债来维持,当政权无以为继时又靠通货膨胀来掠夺财富,从而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的循环。另外,阿根廷在贸易自由化之前允许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显然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阿根廷经济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却选择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而直接诱因则缺乏弹性的金融政策特别是汇率政策和过份依赖债务的财政政策,由此导致国内经济结合不合理的失业率居高难下。在经济危机初起时,阿政府应对失当,使一般的支付危机迅速扩大为整个社会的危机,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某些经济剖与阿根廷有相似之处。反思阿根廷危机,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警示。  相似文献   

13.
金洪飞 《当代财经》2002,(1):39-42,74
阿根廷的经济形势引起了人们对阿根廷是否会发生货币危机的关注。通过介绍70年代以来阿根廷历史上的货币危机以及分析阿根廷目前的经济状况可知,阿根廷经济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大量的公共债务和经济衰退,而造成这两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就是阿根廷目前的货币制度。大量的公共债务和经济衰退使阿根廷发生货币危机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市场失去信心,货币危机就会随时爆发。  相似文献   

14.
杨斌 《经济经纬》2003,(6):46-49
拉丁美洲最先卷入了全球化进程,阿根廷是西方媒体称赞的全球化楷模,但近来阿根廷却爆发了严重经济危机,导致拉美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15.
高扬 《经济论坛》2002,(15):43-44
一、阿根廷深陷危机1998年至今,阿根廷经济陷入停滞和衰退,即使在“新经济”的黄金时期,阿根廷经济也是毫无起色。四年多来,阿根廷的失业率在15%以上。2001年6月,阿根廷出现了剧烈的金融动荡,进入12月以后,阿根廷局势急剧恶化,政局动荡,经济衰退,社会混乱,抗议活动和街头暴力活动不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换了3位总统,其中的1位总统甚至公开宣布,阿根廷无力偿付1320多亿美元的外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暂停偿还债务的国家。阿根廷的国家风险指数也从2001年初的800点飙升到…  相似文献   

16.
阿根廷通货膨胀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阿根廷通货膨胀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多个方面。首先是政策失策。阿根廷政府长期以来实施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了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其次是结构性问题。阿根廷经济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包括生产结构僵化、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等,这些问题使得其经济增长受到限制,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加剧。此外,政府的财政赤字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有限的财政收入不足以弥补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同时,工会政治影响力过高和民粹主义盛行也是阿根廷应对通货膨胀的痛点。为解决阿根廷通货膨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政府应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避免通胀压力过大。其次是进行结构性改革,政府应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强产业升级,提高生产力,通过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来改善经济基本面。另外,政府还应加大财政管控力度,控制财政赤字,并采取措施提高财政收入,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支撑。政治影响力过高的工会也需对其采取措施加以限制。综上所述,阿根廷通货膨胀问题具有复杂性和严重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面考虑经济、政策、结构等多方因素,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由于政府债务无法按时偿还,阿根廷和巴西成为全球先后宣布破产的国家。在回顾两国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基础上,从经济增长速度、行业影响程度,国际收支规模,货币贬值情况和失业率水平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冠疫情对两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结合两国政府针对疫情所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分析得出新冠疫情后两国政府大规模财政支出增加是导致政府债务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多年来阿根廷和巴西的经济结构不完整与社会福利支出过多是导致本次两国政府债务危机的深层原因,也是根源所在。上述分析给我国的债务管理启示: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全球应对负外部冲击策略的协同性和构建金融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阿根廷拉丁经济研究所8月29日公布报告称,阿根廷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和巴西经济的强劲增长加快了阿根廷经济复苏步伐。报告分析说,目前巴西和中国已经是阿根廷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和巴西今明两年都有望保持较高经  相似文献   

19.
自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以来,其原油财税制度严重缺乏稳定性,成为新项目开发和现有项目执行需要考虑的重要风险因素。阿根廷原油财税制度有两个特点:一是政府不断在"抑制外销、压低实现价格、发展国内经济"和"与国际接轨、提高实现价格、鼓励原油开发"之间追求平衡;二是政府通过财税制度调节石油公司的原油内外销,而不是直接规定具体的内销义务。  相似文献   

20.
大道 《经济世界》2001,(11):25-26
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疲软 美国资本支出的低迷终于引发了经济衰退。这一令人不快的重大事件不是发生在美国,而是在新加坡,新加坡电子产品出口的下跌已导致该国产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滑。 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新加坡也许不是最后一个命中注定如此的国家或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的失业率在5月份创下了历史高点。德国的经济增长十分缓慢。而阿根廷的金融困境成为墨西哥最新面临的问题,墨西哥对美出口额的滑坡导致该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呈现萎缩。 虽然对全球经济来说,美国一直很重要,但由于近年来美国国内经济增长迅猛。同时,一系列危机使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