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波 《改革与战略》2005,(8):152-153
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创作皆为史著纪传体的模式,历史面貌是依据众多英雄人物参与历史事变得以直接展示;而现代历史小说则特别强调人在历史运动中的能动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意志、能力与力量,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作用、价值,把重点摆在“写人”这一点上,写人的个性,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的七情六欲,使历史小说真正成为一门写人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赵伯益 《魅力中国》2013,(26):123-123
王小波通过他的作品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反思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现实荒谬的摹写和反讽,对乌托邦神话的怀疑和反抗,对个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追求与呼吁。  相似文献   

3.
论王小波创作的有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波使想象力和趣味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价值闯入了中国人的文学视野,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将中国文学史上的“性’’提升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以此来颠覆世界上各种权力机器对个人的压迫和奴役。通过戏仿,用新的陈述系统重构历史,探究人的性灵、思维和感觉的深层结构,实现了智慧、性爱和有趣三大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王小波的作品中充满真实与虚幻、传统与反传统、时代的异化与变迁三组二元对立关系的分解,体现了他的反主流文化思想,具有后现代性元素。  相似文献   

5.
林茂森 《黑河学刊》2010,(4):33-34,43
分析王小波理性主义写作立场的个体原因和他的非现实主义文学师承等原因,深入探讨后现代因素变异对王小波小说的影响。王小波现实意识的理性化与以审美方式关怀现实,奠定了他理性主义的写作立场,确立了他强烈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6.
张寒冰 《魅力中国》2011,(8):380-380
王小波大多数著作均以第一人称叙事,在他许多小说中出现过各式各样的名为“王二”的叙述者和主人公,这些小说既独立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并且在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对于读者的暗示:作者叫王二,王二就是作者。  相似文献   

7.
黄曼珊 《老区建设》2011,(16):13-16
王小波是一位追求特立独行的作家,在其小说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文体的自觉性。他利用时间叙事策略对叙事时间进行特殊的处理,古今交错,多向度展开,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线条式叙事模式,高频率叙述,推翻情节因果律,全力去穷尽小说故事发生的无数可能性,以特别的时间叙事策略给予读者灵魂的震撼,错乱的叙事逻辑背后承载着王小波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8.
性道德是以社会性别文化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既有法律的也有约定俗成的,其是一种社会规范的同时,也是人们为自己制定的性行为准则,它包括人类的性意识、性活动以及性关系。以弗洛伊德的性道德理论为基点,结合王小波《柔情似水》中的人物原型来透析王小波对特殊人群的性道德反思,进而折射出王小波对同性恋者的人道主义关怀,解析他们在性道德之下的身份认同与身份颠覆所彰显的现实意义,进而深层次地了解王小波的性道德观。  相似文献   

9.
和而不同:鲁迅与左联的合作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与左联的合作状态可以概述为“和而不同”。其总体倾向为“和”,以共同目标为基础,反对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和血腥统治;具体表征为“不同”,鲁迅不盲从,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与左联决策层存在着分歧与斗争。这种状态取决于当时的现实条件,是鲁迅在面对深刻的阶级矛盾和左联的历史缺陷、处于两难境界时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仰望鲁迅     
李莉 《中国集体经济》2007,(20):159-160
文章分析了鲁迅先生对中华民族劣根性的大胆揭露,阐述了鲁迅以文艺作品作为武器的文艺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新文学批评是建立在他的文化批评与社会批评的基础之上的,充满着一种严谨而深刻的理念,并由此而建构起一套富于自我特色的批评话语体系,主要表现为讲求常识、视野广阔与关怀现实等多个方面。鲁迅的新文学批评文本也是开放的,包括了多层面解读的含混性与复杂性,对以后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龙瑶  刘国庆 《黑河学刊》2010,(10):52-54
鲁迅先生早期的五篇文言论文,首篇《摩罗诗力说》可以看作是一篇讨伐旧文化的檄文,随后四篇论文更是充满了求新、求变的思想,表现在小说中即是对现代性的诉求。无论是对旧文化的讨伐,新文化的呼唤,贯穿鲁迅小说创作的主线始终是"立人"思想。这种"立人"的启蒙思想使得鲁迅的小说在那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成为一面永不倒的旗帜,鼓舞那些在黑暗中为中国寻找出路的革命青年,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3.
孔令玲  赵甫 《魅力中国》2010,(16):71-71
毫无疑问,鲁迅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地位,不管是文学还是思想都是泰山压顶一般。更加没有疑问的是,周扬对中国所谓“现实主义”文学走向的影响尤其来得波澜壮阔来得“挪经动骨”,本文就周扬与鲁迅对“现实主义”给予一些浅解。  相似文献   

14.
柳红星 《魅力中国》2009,(22):152-153
鲁迅精神是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产物,特殊的社会因素赋予了鲁迅精神跨时代的特性,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致使当代中国文学都无法绕开这个精神话题。本文拟从当代文学的这种接续现象出发,分别概括分析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在接续、超越鲁迅精神这两个方面的状况,寻找当代作家在创作方向与选择上跟鲁迅的关联;阐明当代作家作品在表现的主题和精神指向上与鲁迅精神的契合;期望能够对鲁迅精神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联上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张炜 《走向世界》2011,(34):92-92
鲁迅当年其实把今天的许多奥秘都说尽了。鲁迅的伟大就在这里。他的书三四十年前印得跟“宝书”一样多,结果引起了后来的反弹,有人反而不想再读了,其实这与鲁迅先生无关。不读鲁迅的书可是个了不得的遗憾,因为鲁迅谈到的好多文坛问题、文化问题、精神问题,是从人性的幽暗切入的,大多都能言中今日,人性中的许多问题过去和今天都差不多,表现出来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鲁迅的伟大。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巨大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内容与作者的生活背景紧密相连,具备艺术真实,小说语言具有新鲜、含蓄、简洁和凝炼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以往大都是从传统、封建的角度去分析十七年文学,然而十七年的客观历史无疑是一种现代性的过程.十七年文学中革命历史小说对"时间"的叙述,大致有重复、断裂、瞬时等几个类型,这些时间类型反映出文本历史叙事与讲述历史的时代之间看似简单而复杂的关系它是对中国革命历史"反现代性的现代性过程"的隐秘揭示.  相似文献   

18.
19.
鲁迅心申的"家"是一副责任,一个交代,一种崇高层面的道德.身处传统与现代交替的过渡时期,对于家庭中的基本组成元素--父母,夫妇,孩子,鲁迅又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环球财经》2009,(5):45-45
饱暖了的白人要搔痒的娱乐,但非洲食人蛮俗和野兽影片已经看厌,黄脸低鼻的中国人就被搬上银幕来了。于是有所谓“辱华影片”事件,我们的爱国者往往勃发了义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