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人的城镇化",顺利解决几亿农民的身份转换,在城市里就业创业安身立命,享受城市文明,是一项十分宏大的民生工程。需要打破现有的制度框架,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保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深入细致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杜淑芳 《北方经济》2016,(12):63-65
土地是城镇化的关键要素之一,推动土地高效配置、节约集约利用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到各个相关者利益格局的均衡,内蒙古土地制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是否能顺利展开推进.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全面增长、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城乡经济发展方式集约化,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我国新型城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贪高求速、重量轻质、轻软件而重硬件、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是推动人口城镇化的关键。文章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大对农村地区扶持力度、改革农民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城乡居民生产要素报酬均等化、采取多种形式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等。  相似文献   

4.
农地流转一直以来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两股一改"是成都市温江区创新的一种新型农地流转改革模式,开创了农民持股进城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通过集体资产股份化、集体土地股份化改革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的方式,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地整改重组,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推进城市化进程,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用"四化"同步将我国现阶段发展中的几个重要任务统一起来、协调起来,体现了一种系统化思维、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的改革发展新思路。"四化"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又与我国现阶段几大战略紧密相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内容,工业化和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2014年3月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标志,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改革和优化。剖析当前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难题,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化变迁是完成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财税政策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意义,政府可以运用财税政策引导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实现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该文在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解释及其财税收入效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存问题及动力机制,提出改革完善分税制财税体制、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及服务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转移支付制度等成为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并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人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条件并对其具有决定性影响。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把握好人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重点是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完善市场机制和强化政府治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促进农民市民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将"推进城镇化"作为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之一,并要求"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亦强调要逐步完善"征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实行合理的有差别的政策等"。土地制度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直接制约着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但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对"人"的重视还不够,必须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湖南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克强同志多次阐述了"城镇化"的重要性.现在,全国上下都在热议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各专家学者都为此建言献策,使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内容不断丰富.据悉,今年3月份,中央政府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十年规划就要出台,随后我国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会排上日程.到时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瓶颈——资金投入,就会显现.针对此,本文提供一条思路,以供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徐豪 《中国报道》2013,(3):30-31
从长期上来看,户籍制度应该转变为一元化的人口登记制度,而不是区别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虽然社会对户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十几年来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却很缓慢。之所以进展缓慢,就在于附加在户口背后的利益众多,劳动、人事、工资、物价、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诸多制度都与户口挂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型城镇化",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辽宁经济》2014,(11):4-11
辽宁城镇化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战略层面的模式应选择:同步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集中型渐进式的扩张模式;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型的推进模式。为了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报告提出八条政策建议:政府城镇化工作考核应重质量,遏制土地规模过度扩张的趋势;适当收缩战线,提高城镇化效率;强化城市总体规划的权威,避免城镇化建设的随意性;全面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实现对县域城镇化的直接支持;合理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效解决城镇化相关的土地问题;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市场对城镇化的主导作用;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村屯改造,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夯实基础;建立以居住证为依据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有序推进公共产品均等化。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地、钱"三大矛盾突出,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资金保障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努力破解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不仅仅是城市自身现有的户籍人口,还包括外来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角,是大量进城的农民,因此相应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政制度,应围绕这一群体进行全面调整。这种调整要进行复杂的制度设计。现在人们谈的土地制度改革,基本上都是要把钱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环境更为严峻复杂,新型城镇化作为"新五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符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化解即期经济下行压力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契合点,对于我区加快现代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有着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目前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存在着水平质量低下、发展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若不加以引导解决,将对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研究新时期下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国内资讯     
《改革与开放》2014,(3):I0001-I0003
正改革元年2014:10多个领域改革任务将陆续启动1.建国65周年中国迎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4年,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被视作上述改革举措能否切实落实的"验证年"。这一年里,"单独两孩"新政将全面启动、收入分配改革细则、新型城镇化规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招考改革总体方案将面世、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真容有望揭开……2.收入分配改革细则将出台养老金并轨可期2013年初,《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在历经1年之后,有望在2014年出台。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为核心,坚持传统性与现代化的紧密统一.规范政府行为是内在要求,生态性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新型城镇化实现的路径主要有既有产业的升级、改造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培育,打破户籍、土地等制度性障碍,控制城镇化节奏和注重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百姓生活的关系出发,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关乎民生的系列问题提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两大对策。一坚定不移地秉承科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即坚持创新理念、坚持协调理念、坚持绿色理念、坚持开放理念、坚持共享理念。二重视百姓生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即新型城镇化须在经济层面解决民生问题;新型城镇化须在社会层面解决民生问题;新型城镇化须在体制制度层面解决民生问题;新型城镇化须在城镇建设层面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核心发展动力. 在过去一年多里,李克强在多个场合不下十次提及"城镇化"的重要性以及建设新型城镇的一些新思路.他指出,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它不仅可扩大投资,而且能促进消费,是扩大我国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除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城镇化还是社会各方面改革和进步的"润滑剂":一是在城镇化这一主题的串联下,我国可以有效推动土地、财政、人口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城乡经济等一系列"二元"问题的改善和进步;二是城镇化能促进更大层面的经济社会转型优化,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力之一,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