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经典,在其中的"创世说"中,上帝创造男女两性的目的不同,对两性罪错的惩罚与处置也不同,这些不同表现着人类两性的不平等,本质上是当时社会男性统治地位的反映.两性不平等的观念被涂上了天然的、神圣的色彩,从而对后世社会、包括当代社会的男女地位之差别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表明西方文化中两性平等的长久缺失.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圣经》课程在新一轮的课程设置改革中逐渐进入各高校英语专业课堂。华中农业大学英语专业教研室就在《圣经》选读课堂中有效地融入了西方绘画作品,利用西方绘画作品提高了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3.
声乐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表现形式。自声乐艺术产生开始几十个世纪以来,虽然在中方和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但是,不论是中国传统声乐艺术还是西方声乐艺术,都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论文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为出发点,观点鲜明地阐释了中西声乐艺术内涵的差异,介绍了中西方声乐的艺术特色,从而为更准确地欣赏声乐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现行“西方经济学”课程存在许多问题,应该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西方并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一股社会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本文试图在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理论倾向和理论特点的基础上,简要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6.
绘画艺术受宗教思想、神话传说及民间风俗习惯的影响,常带有某些象征意义。而这些象征意义又因其信仰和社会风俗的不同,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这些象征物主要由抽象符号、动物、植物、人工制品、大地和天空、人体和服饰等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象征系统。这种象征意义世代相传,画家用它来表现人生,传达对自然与超自然的理解。为了更生动的表现主题,画家常利用含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物来表现绘画创作的主题,这种象征物迎合了人类情感和精神的需要,其力量是理性的语言永远都无法比拟的。本文以西方画家丢勒、克里姆特、毕加索、达利作品为例,详细描述了画家作品中象征物及暗示手法对主题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爱伦.坡和艾米莉.狄金森在他们的作品中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死亡主题进行了独特的诠释。爱伦.坡以梦幻式的浪漫情怀将死亡的恐怖、凄冷、孤独和痛苦融为一体。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虽然也大量涉及死亡主题,但她的表现方式却显得更为理性,在她的诗作中没有阴冷恐怖的感受,只有平静和理性的沉思。  相似文献   

8.
《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出现了轻视基础理论、忽视理论联系实际、考试方法简单等问题,需要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加强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根据不同专业精选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分组讨论法和写作练习法使学生更扎实、更全面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西方现代派文艺所表现的一种与主流社会相违的"冲突意识",并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揭露,而是西方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面对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物质文明和强大精神压力时做出的反应,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在危机时代必然出现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从文艺的社会效果来看,它恰起到了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内部的安全阀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西方各国的历史化等的不同,表现在接待客人、请客吃饭、接受他人礼物等方面的习俗有显差别,“礼仪之邦”的中国人素来好客,西方人也讲究礼仪,但他们对中国人待客的热忱和各种谦虚客套感到不可思议;相反,中国人对西方在待人接物方面的一些习欲和做法觉得难于理解。探讨并掌握中西方的习俗差异,在涉外效中,可避免误解,增进友谊、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上科学与文学之间一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传统观点认为两者相距甚远,不可能存在什么联系。事实上,科学家和文学家在从事创造活动时有着共通的心理基础,科学与文学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美与真。  相似文献   

12.
以20世纪末以来西方的体验经济理论为指导,探讨以文学作品为资源的文学旅游的发展.对国内文学旅游、体验经济和旅游结合发展的研究做了简要的综述.认为体验经济和文学旅游都具有体验性、审美性、广泛性、表演性,二者存在结合的可能性.体验经济与文学旅游的结合方式有4种:将体验引入文学旅游产品开发;文学旅游产品中体现人文关怀;重视文学旅游纪念品开发;文学旅游体验性营销.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人类满足精神需要的一种生存方式。在非文学类专业中开设文学艺术类课程,能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开阔视野,提升人格,培养人文素质,提高生存质量。讲授文学艺术类课程,教师要力求寻求与学生交流的切合点,传道、授业、解惑,在文学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传承方面,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  相似文献   

14.
原型批评理论与美国文学作品的互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著名理论评论家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学批评方法之一。原型批评的目标之一就是不仅发现作品的叙述和意象表层之下的原型结构,而且揭示出连接一部作品与另一部作品的原型模式,最终使我们的文学经验成为一体。本文试图从多元文化语境的视角切入,通过文本分析原型批评理论在具体文学作品(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探讨文学原素的互融性,消除“中心”与“边缘”之间的绝对对立关系,试提出文学本身无所谓的“边缘”和“中心”,在当今多元发展的时代,各民族文学理应“平等共存”,最终走向“互融”。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理论进入了体系建构的阶段,这是20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通过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国比较文学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才能有真正的中国学派。文章批驳了英国学者巴斯奈特等人的“比较文学危机论”,认为必须要从新视域来看待比较文学学科,中国比较文学20年来学科理论的发展为世界比较文学提供了参照体系。  相似文献   

16.
"商业文学"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不利于"商业文学"研究的规范和发展。要构建"商业文学"研究体系,概念的梳理和规范势在必行。本文在"商业文学"概念的界定上作了一些尝试,以期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五四”乡土文学深刻展示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着力表现了广大农民的悲剧命运。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剖析了农民的病态灵魂。此外, “五四”乡土作家还真实地描写了存在于下层劳动人民身上的美好情感,从而使乡土文学给人带来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8.
丁玲延安时期的文学创作,始终艰难地徘徊在革命情意结和“五四”情意结、革命者和女性知识者之间。作家试图寻找出一条既不背离自我艺术个性又顺乎时代要求的创作之路,其间有寸喜的收获,也有苦涩的教训,其创作道路和作品文本所呈现出的矛盾性、复杂性与多样性,集中体现了在20世纪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革命知识者的追求、困惑和历史宿命以及他们在被纳入新的文化、政治秩序时与新体制之间的碰撞、抵牾并最终融入的复杂过程,这对于我们反思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深入认识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思潮的变革与转型,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世纪特别是9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女性文学"这一概念内涵理解及界说的大致梳理,重点对90年代该概念内涵的界说所存在的悖论提出质疑,从而提出界定一部(或一篇)文学作品是否属于"女性文学",主要应以作品内涵而不是以作者性别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至三十年代末受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思潮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日本唯美主义虽未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引起轩然大波,但其新奇性、偏于感觉、官能、情调的写作方式,为当时创造社的众多作家所接受。总的来说,有颓废感伤,变态的性享乐,以丑为美的恶魔主义倾向以及"肉体主义"和"肉感主义"的女性观等,在中国形成了一股小小的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热"。虽然日本唯美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暗浸的,而非鲜明直接的,但仍不能忽视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