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包装工业》2007,(5):15-18
目前,不干胶标签印刷的模式基本上有以下三种:1.以柔性版印刷为主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地区是利用柔性版印刷不干胶标签的典型。其设备为机组式柔印机,卷筒纸给纸、卷筒纸收纸,印刷以水基墨为主,采用圆压圆联机模切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标签印刷业,虽然不像欧美和日本等国那样所占市场份额很大,但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和趋势还是令人不能小瞧这块“蛋糕”。此外,随着人们对便捷和效率的追求,零售业和物流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然对标签的需求随之增加,这种行业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畅销产品提供使用说明的首级标签,而且涉及到整个物流和供应链中用于识别托盘、运输斗等智能标签。  相似文献   

3.
廉鲁 《中国包装工业》2006,148(10):27-2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间,我国标签市场发展很快,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小标签,大市场”的格局已经成为我国包装行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艾利 《中国包装工业》2006,148(10):48-48
在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品牌传递的信息和包装的美感同样重要。如PET瓶或玻璃瓶上追求“无标签感觉”,或希望标签和彩色的HDPE瓶体融为一体;瓶体的类型和标签的功能也必须加以关注,是具有一定硬度的瓶体还是可以任意挤压的软管,或是硬度居于其间;其它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对于色彩图案的表现力、对于不同印刷方法的适应性和贴标性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标签市场,低、中、高档次标签并存。目前,在标签印刷领域,单张纸印刷规模下降,卷筒纸印刷数量上升。高档次的原材料用量越来越大,薄膜标签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商品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不干胶标签应用市场。可以说,中国的不干胶印刷商机无限,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决策的核心内容。进入模式选择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绩效。传统的经济学选择模型都是从"经济效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构筑"成本一收益"分析框架,这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有一定指导意义;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多数企业还处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它们进入海外市场的动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必须考虑特定战略动因的实现。针对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文构造了一个分层次树型选择模型和动态的多目标进入模式决策模型.以期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此篇系业界专家综述我国标签市场的文字,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分析有据,可资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于策 《中国包装工业》2006,148(10):43-43
标签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不干胶会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革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很好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包装工业》2003,(7):14-14
据报道,近年来全球化妆品消费增势迅猛,年递增率达10%以上,年消费额达500亿美元。美国是世界上妆化品消费的主要市场,对进口依赖很强。美国对化妆品管理已有50多年的历史,对化妆品标签上的说明要求严格。在美国市场上,无论是本国产化妆品或是进口化妆品,均须符合《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商品包装和标签法》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法规。对化妆品标签,美国要求必须标明以下各项内容。一、产品名称。包括对名称、产品性质、用途以及内容物准确净重的描述。如果产品的安全性未经充分检测,则标签上必须注明:本产品的安全性未经确定。二、生…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外资进入我国成品油市场,打破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由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家巨头垄断的情况,形成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油品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格局。面对由此而形成的挑战,我国石油企业应从自身出发,改变经营机制,同时国家要加强法制监管,才能顺利渡过“双放开”这个中国成品油市场化必须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Many companies have gained great benefit from a speed-to-market program. Others have tried but failed to achieve measurable, sustained value. Still others have not even tried, being concerned about adverse consequences.
This article helps newcomers decide how to approach time to market. It first addresses some common fears about development acceleration, such as increased project expense and lapses in quality. An effective program overcomes these concerns, but it must do much more. It must stem from a statement, clear to all developers, explaining how faster development is tied directly to improved competitiveness and thus to higher profits for the company. A general corporate goal of a 50% across-the-board cut in cycle time will not do, nor will an underlying hope that faster development will improve developer productivity.
To help establish a clear link from speed-to-market to profitability, I suggest calculating how much a week of delay impacts profit, and I show how to align a development acceleration program with corporate programs to improve quality or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