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私有制经济在我国被称为非公有制经济,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及混合经济中的私有成份。2004年3月14日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总纲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  相似文献   

2.
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确立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这些规定对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其发展铺设了宽广的法律  相似文献   

3.
《广西会计》2003,(3):40-40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董辅认为 ,“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强调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 ,是“十六大”给非公有经济企业主带来的“定心丸”,将会有效遏止“资本外逃”,“民间财富将普遍增加”。他提出 ,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私营经济 ,没有私营经济的发展 ,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只有公有制经济是不可能建立市场经济的。保护私有财产就要承认合法的劳动收入 ,同时对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也要保护 ,这次“十六大”文件强调保证劳…  相似文献   

4.
论制度环境制约下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法律上对如何更好地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理念体现得不太充分。哈耶克曾将法治的含义描述为“……法治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这种规则使得一个人有可能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一情况中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和根据对此的了解计划它自己的个人事务。”我国《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13条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非公有制经济受到关注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国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认可与保护.2004年7月25日,国务院在青岛召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全国"两会",处处洋溢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春风暖意,总理的报告,代表委员的发言,无不关系着咱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反映了当今我们国家的民情、民心、民意。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是今年"两会"倍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它关系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着城乡人民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修改后的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这必将极大的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这里,选登部分代表委员的有关发言意见摘要。  相似文献   

7.
现在有近80%的中小企业已经转为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在经营上有诸多灵活性,他们通过引进外资、合资、独资等方式,在发展地方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开辟就业领域,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的出现和发展,是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政策结出的硕果。1997年和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两次修改宪法为私营经济创造了一个合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修改后的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  相似文献   

8.
视点     
中国经济改革的里程碑私产入宪《嘹望》周刊文章说,中共中央修宪建议提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里程碑,是中国宪政制度的一大进步。文章认为,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 ,对维护社会稳定,凝聚人心,鼓励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文章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无论穷人还是富人、无论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是保护每一个人的利益、保护每一个人的私有财产权。私有财产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一个社会能否得到持续、长期的发展,重要的是要看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能否…  相似文献   

9.
在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将宪法21条修正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这对各地放手发展非公经济是一个有力的鼓励和推动。我在学习、贯彻《宪法》活动中,结合奉贤非公工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就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奉贤非公经济发展谈些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0.
房屋征收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屋征收的核心问题是公共利益的判断。《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宪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灶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因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可以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1.
刚刚闭幕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一新的表述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字,却字字千钧,非同手常。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与企业》2005,(1):9-11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台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台法财产的所有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使民营企业免去了后顾之忧,从根本上消除了民营经济发展上的法律障碍。这是民营经济发展史上最了不起的成果,是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吕华青 《上海房地》2005,(12):30-33
国家高度重视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补偿问题。2003年1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改进土地征用的补偿方式,增加给失地农民的补偿,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计。抓紧研究政策,修订法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维护广大农民利益、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征用制度。”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其中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确立了公共权利的实施受法律的制约,以及当私有财产因为公共利益的需要遭受损失的时候应得到相应的赔偿。  相似文献   

14.
一、正确适用建筑物(构筑物)征收执行程序是完整实施宪法法律的法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  相似文献   

15.
刘晓雄  刘晓伟 《企业经济》2007,(12):187-189
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确立公、私财产受平等保护的法律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最根本的要求。本文对我国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法律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作了哲学和理性的思考,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诸如制定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保护法,简化诉讼程序,完善对于私有财产的限制制度,设立司法110,严格执法,加大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保护的力度等,完善我国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4年3月8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始审议的宪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使合法私有财产权从一般的民事权利上升到宪法权利,引起热烈反响和全国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应该说是保护公民、组织、国家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大举措。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如何不当被告或当好被告呢?当不当被告,并不取决于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正确,只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其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就有权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诉讼。那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在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做好技术监督工作应确立一个主题,履行两大职能,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确立一个主题,即技术监督部门应始终把为个体私营经济服务作为工作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9.
一、非公有制经济外部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1、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保护尚有欠缺 多年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存在着法律地位不够和私有财产法律保护不力的问题.如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相似文献   

20.
刘汉元 《经济界》2000,(2):86-90
一、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国民营企业从萌芽到今天仅有短短二十一年历史,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出现个体私营经济的萌芽,对私营经济还存在认识上的局限以及法律上的限制。在1975年和1978年制订的两部宪法中,对个体经济是严格限制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后,个体经济的发展才出现转机,到1982年底制订的宪法中确认:“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