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2006-2009年间披露的研发投资数据为样本,探讨了行业属性对企业R&D投入影响的统计分析、不同所有权结构下企业研发投资的差别和金融危机期间企业研发投资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9-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欧拉方程投资模型,采用Kumbhakar and Parmeter(2009)提出的双边随机边界法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融资约束与R&D投资显著负相关,代理成本与R&D投资显著正相关。即融资约束导致R&D投资不足,代理成本导致R&D投资过度。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使上市公司R&D投资的绝对值(相对值)整体上较最优水平低42.41%(43.27%),代理成本使上市公司R&D投资的绝对值(相对值)整体上较最优水平高22.48%(21.73%),二者抵消后最终表现为净低于最优水平的19.93%(21.54%)。这种差异在不同地区、行业、公司性质及年度里略有不同。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尚未陷入R&D投资的"加速化陷阱",仍有必要加大R&D投资。论文最后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徐文思 《财会学习》2018,(18):149-150
商业投资的效率直接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这几年来,在我国投资效率低下现象非常普遍.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是否会影响公司投资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可以实证研究企业内部审计能否抑制企业低效投资,增加企业效益投资.这一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质量与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投资效率,严重影响企业的增值.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多元化的内部审计与投资效率为依据,为企业有效缓解投资治理机制的失衡,为企业拓展新的思路,成为未来企业发展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2007年正式实施企业R&D投入新会计准则,新准则的目的在于:使企业的研发投入项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能够更客观、真实的反映在财务报告中.国内众多学者围绕新准则对企业R&D投入绩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分歧较大:一方面较多的学者认为新准则有了很大改善,能有效改善企业R&D投入绩效,达到准则修订的最初目标;另一方面不少学者则认为,新准则存在很多不足,难以达到准则修订的最初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新R&D会计准则对企业R&D投入绩效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借助税收优惠刺激企业研发,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解决R&D"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然而,税收优惠究竟能否激励企业R&D投资,国内外研究尚存争议。本文在考虑R&D调整成本情况下,对中国R&D税收优惠的激励效应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有助于刺激企业研发,但这一激励效应随着调整成本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当单位资本的调整成本超过临界值0.012时,税收优惠对R&D投资的激励效应不复存在,目前有近93%公司的调整成本低于这一临界值,意味着中国现行R&D税收优惠政策总体而言是存在激励效应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融资渠道是影响企业R&D投资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2007-2009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并披露R&D费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样本,检验这些企业是否存在融资约束问题以及对R&D投资的影响,并研究R&D投资和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融资约束,从而限制了R&D投资;(2)目前中国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在缺少债务融资的支持下,研发资金主要来源于内部现金流和股票融资;(3)R&D投资强度和现金持有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充足的资金具有一定的缓解融资约束的对冲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债权人诉讼为视角,检验了诉讼之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变化情况。实证结果发现,债权人诉讼能够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行为都存在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债权人类型和不同企业性质治理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具体来讲,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债权人和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债务诉讼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在诉讼的治理路径研究中发现,涉诉公司通过变更管理层来发挥债权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研发活动本身就存在风险性等特征,所以阻碍了其进行研发活动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同时对我国2011年-2013年财税补贴政策以及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财税补贴对企业R&D(研究与开发)投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财税补贴政策给企业R&D提供了资助,直接降低了企业R&D的投资成本,对R&D活动有着激励的作用;同时,财税补贴对企业资金的筹集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R&D投入的不断增长,R&D支出会计选择的经济后果变得重要。我国新会计准则由R&D费用化政策转为可选择的有条件资本化政策,面对会计政策的变迁,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R&D资本化选择的动机与影响因素成为首要问题。选取2007~2010年高新技术行业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大规模企业、国有控股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管理层倾向于选择资本化R&D政策,"四大"审计并未抑制R&D资本化,而债务融资约束不能解释R&D资本化选择动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选择资本化R&D会计政策既有提高和平滑利润的盈余管理动机,亦有向市场传递研发信号的动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普遍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现象,即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机构投资者参与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减少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或投资水平不足;(2)相对于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参与对民营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影响更显著,即民营企业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程度越低;(3)相对于中央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参与对地方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影响更显著,即地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程度越低。通过进一步地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参与带来企业内部第一类、第二类代理成本的降低和融资约束的缓解,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是企业投资效率得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吴丹 《投资研究》2023,(1):138-160
财务报告问询函作为重要的一线监管措施,从多个渠道影响着公司财务决策。本文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降低。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函通过发挥治理效应降低公司的现金持有,同时通过加剧融资约束提高现金持有,且治理效应渠道效果强于融资约束渠道。治理效应具体表现为收函企业投资不足现象得到改善,研发投入以及现金股利支付增加。异质性分析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函对现金持有的影响在高收函频率、低公司治理水平情形下更明显。财务报告问询函降低现金持有水平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企业价值。文章将现金持有动机理论的应用范围拓展到了一线监管领域,揭示了财务报告问询函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机制,为监管转型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决策问题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对企业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的现象,机构投资者参与减少了企业的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对公司价值的损害。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这种治理作用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可以带来企业内部两类代理成本的降低和融资约束的缓解,促进公司投资效率的提高,是减轻企业非效率投资对公司价值造成损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肖虹  曲晓辉 《会计研究》2012,(2):42-49,96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行为互动视角,对公司R&D投资行为的误定价迎合性进行研究检验。总体而言,本文研究结果支持了R&D投资迎合行为假说,发现在中国制度环境下R&D投资迎合行为的实施主体为民营终极控制上市公司。误定价影响R&D投资的传导路径与股权融资渠道密切相关,与股票市场外部治理压力下的理性迎合渠道不显著相关,不存在公司管理者为最大化股权薪酬利益而迎合投资者短视的R&D投资行为。此外,R&D投资迎合行为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联性也主要是通过股权融资渠道而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政治联系对中国上市公司的R&D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揭示了政治联系这一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对中国上市公司R&D投资行为的影响。手工搜集了2004-2009年R&D与关键高管政治联系的经验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政治联系是否对R&D具有"挤出"效应。结果表明,政治联系的公司投资于R&D的概率显著更小、R&D投资强度显著更低,即政治联系对R&D投资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与非高科技企业,政治联系对国有上市公司与高科技上市公司的R&D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跨国公司FDI中的高技术R&D投资的区位选择决策与东道国的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以分属跨国海外R&D投资不同阶段的美国和日本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虽然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和新的挑战,但东道国的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依然是影响海外R&D投资的关键因素,东道国的科技因素是吸引海外R&D投资的另一重要指标.但比较而言,美国企业对东道国的R&D能力、科技潜力指标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要表现出更大的关注程度,而日本企业则更加关注东道国的科技能力和科技人员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边界的日益模糊,PPP 融资模式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使其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融资模式,更被视为公共管理乃至经济管理的一般范式.本文在分析企业 R&D 投资缺乏原因的基础上,从 PPP 融资模式角度出发来分析企业 R&D 投资研发的行为取向,最后结合我国实际状况提出针对 R&D 投资的 PPP 操作模式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R&D支出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开发(R&D)支出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R&D的投入水平和技术实力,并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利于投资者判断公司的价值。对我国新无形资产准则实施以来的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研发支出及其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股票价格对资本化研发支出和费用化研发支出存在选择性吸收,研发支出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价格有显著的影响,提高研发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R&D投入反映企业的技术实力与发展潜力,我国一部分上市公司在没有强制性披露的要求下对R&D费用予以了披露,其披露行为及其动因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可能影响R&D费用信息披露的因素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资产规模、公司的成长性和企业是否属于高科技行业等会影响企业R&D费用信息的自愿披露.  相似文献   

19.
日本走上成功之路的因素不胜枚举,本文仅从日本企业研发活动的角度说明其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推助作用。本文首先引入一个计量模型,从数理角度说明企业R&D活动对日本GDP增长的解释程度,进而研究了日本以企业为主体、产学官密切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日本企业R&D活动在不同时期、不同规模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泡沫经济作为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使得企业研发方向随着经济走势不断转变;大型企业倾向于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化研究独立承担,中小企业以个性化研发为主,成为支撑大企业零部件开发的重要补充力量;最后,文章阐述了日本企业R&D机构向高科技领域倾斜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化趋势,结尾提出了日本企业研发活动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7-2010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区分国有和民营两种不同控制人的性质,研究了债务期限结构对于企业R&D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样本和民营企业而言,债务期限结构与R&D投资之间呈正U型的非线性关系,因此为使我国企业的研发强度增强,应进一步加强长期负债在整个负债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