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二、俄罗斯航天公司兼并重组情况目前,俄罗斯最大的3家航天公司是赫鲁尼切夫国家研究与生产航天中心、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和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赫鲁尼切夫中心是俄罗斯目前最大的航天公司。1993年6月,叶利钦总统下令将赫鲁尼切夫机械制造厂与礼炮设计局合并,成立了赫鲁尼切夫国家研究与生产航天中心,解决了两家机构对于质子号火箭的所属权的争执。1995年6月,赫鲁尼切夫中心和能源火箭航天公司一起与美国洛马公司联合成立了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ILS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3个发射公司之一。近两年,俄…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列乌托夫市机械科学生产联合企业在研制轻型运载火箭、小型航天器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列乌托夫市机械科学生产联合企业是从事运载火箭、载人和自动空间轨道站、军用和民用卫星等各种航天器研制的企业。这家联合企业的经理2000年5月11日向媒体介绍说,该企业在退役的RS18洲际弹道导弹的基础上新研制出了轻型运载火箭斯特列拉。这种火箭将用于从普列谢茨克和斯沃博德内两个航天发射场把重500公斤的小型卫星送入轨道。该企业还研制出配有雷达定位仪的小型航天器,可全天候为使用者收集各种信息,其拍摄的地面立体照片可看清大小约1米的地面…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2月28日,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总裁宣布,S7私营航空集团正式成为海射公司的新主人,目前S7集团已经支付了部分费用,其余费用将在2017年6月前支付。该集团在9月底与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签订了购买海射的  相似文献   

4.
<正>俄罗斯将在俄联邦航天局(Roscosmos)和联合火箭与航天公司(URSC)的基础上组建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新公司将沿用俄联邦航天局所用的Roscosmos这一名称。俄总统普京对该改革方案表示支持,总理梅德韦杰夫将这一改革同2007年通过组建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来整合核工业相提并论。这项改革旨在整合  相似文献   

5.
正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发言人2016年1月21日称,俄罗斯计划逐步停止使用乌克兰制造的火箭部件,2014年俄乌两国关系恶化给航天合作造成了许多困难,俄罗斯不得不依靠NASA从中调停购买乌方火箭控制系统。该发言人称,俄方对乌制火箭部件的依赖极其有限,对于逐步停止使用感到非常乐观。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波音公司与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就双方合资成立的海射公司的一件长期法律纠纷进行谈判。该诉讼发生在2013年,波音起诉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和乌克兰火箭制造商南方制造局没有偿还其为第三方债权人支付的费用。2016年5月12日,美国一家地方法院已经就此案发表了一份判决书,宣布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应向波音支付3.2亿美元的赔偿金(包括诉讼费用)。  相似文献   

7.
日、美、欧三家公司商谈联合提供卫星发射服务为了降低发射风险和保持竞争力,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阿里安航天公司和波音公司,这3家互有竞争的公司正在就提供备份发射服务的具体细节进行协商。按照计划,向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阿里安航天公司、波音公司任意一家定购火箭发射服务的用户,为了防止损失可以选择另外2家公司的火箭作为备份,如果用户首选的火箭出现技术或其他问题,用户可以改用另外2家公司的备份火箭发射卫星。目前谈判涉及的火箭有H2-A火箭、“阿里安”5火箭和波音海上发射公司制造的“天顶”3SL(Zenit3SL)火箭。世界上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克鲁尼契夫国家科研生产中心主任近日透露,俄罗斯将在2010年开始试飞新一代航天运载火箭——“安加拉”火箭。试飞将从2010年开始,2011年初将发射一枚轻型“安加拉”火箭,同年底将发射一枚重型“安加拉”-5火箭。  相似文献   

9.
《航天工业管理》2005,(4):41-41
法国总理拉法兰2005年3月21日签署4项文件,涉及俄罗斯联盟号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的计划。欧洲投资银行、阿里安航天公司以及欧洲航天局也签署了这份文件,为欧洲使用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奠定财政和司法基础。首次发射预计2007年进行。欧洲投资银行已经为该计划贷款,包括以法国政府担保品相抵的1.21亿欧元。根据阿里安航天公司预计,在库鲁建造“联盟号”火箭发射平台的费用将达到3.34亿欧元。  相似文献   

10.
《航天工业管理》2005,(5):40-40
俄罗斯列舍特涅夫应用力学科学生产联合体总裁科兹洛夫2005年4月22日向媒体透露,该联合体将与全球五大卫星制造商之一——法国阿尔卡特航天公司成立联合公司,以共同研制现代化卫星。双方将在6月法国航展时签署有关的合作合同。成立联合公司后,列舍特涅夫联合体计划制造12~16颗卫星。  相似文献   

11.
俄改装洲际弹道导弹  据俄通社 塔斯社消息 ,俄罗斯将对约1 0 0枚洲际弹道导弹进行改装 ,用来发射外国通信卫星。第一枚改装火箭将在 1 0个月后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洲际弹道导弹改装计划由俄赫鲁尼切夫生产中心与德国戴姆勒 克莱斯勒宇航公司合作拟定。根据俄最近批准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规定 ,这些导弹应被销毁 ,销毁费用约为1 7亿美元。采取改装成运载火箭的方法可以节省销毁费用。目前 ,赫鲁尼切夫已收到2 0次发射的订单。美国建造下一代军事通信卫星   2 0 0 0年 5月 30日 ,洛马空间系统公司、休斯空间与通信公…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9月27日,俄罗斯最大的私营航空控股公司S7集团与俄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签署协议,同意从能源公司买下海射公司的主要资产,包括2艘舰船,交易价值约为1.5亿美元。由于海射公司特定的国际联营性质,该协议需要得到美俄等国的批准,双方预计取得批准手续还需要6个月的时间,可能会在交易最终批准后18个月海射公司才能恢复运营。S7集团将这次交易视为其进入航天领域的最佳机会,认为收买海射公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2月10日,俄罗斯私营航天公司Dauria宣布将关闭公司在欧洲和美国的分部。鉴于目前世界政治经济局面不稳定对俄公司吸引资金产生的不利影响,公司决定在近期逐渐缩减在欧洲和美国的业务规模直至完全停止,眼下公司将把业务重点放在俄罗斯国内公司及国内研制的航天产品的出口上。Dauria成立于2011年,是由拥有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德国"快眼"(Rapid Eye)资源卫星及俄罗斯航天计划背景的企业主和专家发起  相似文献   

14.
正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于2016年1月15日宣布,将接替"联盟"号系列飞船的新一代载人运输飞船(CTS)将被命名为"联邦"号。2015年8月启动的新飞船命名工作共收到5817个方案,经过初选及公众投票后挑选出3个最终候选方案供评委会最终评判,即"联邦"、"加加林"和"矢量",评委会主席由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经理科马洛夫担任。"联邦"号系列下各艘飞船将分别用俄罗斯85个联邦主体的名  相似文献   

15.
政策与规划     
《航天工业管理》2016,(4):42-43
正俄罗斯经济危机阻碍航天计划2016年3月17日,俄罗斯政府正式审议通过《2016~2025年联邦航天计划》草案,未来10年俄罗斯将为航天活动划拨1.4万亿卢布(约合205亿美元),2022年后或再补充划拨1150亿卢布。持续的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俄罗斯航天计划的实施,与2年前提出的3.4万亿卢布的10年航天发展经费申请相比,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  相似文献   

16.
《航天工业管理》2011,(10):41-42
据俄新社(RIA Novosti)网站2011年10月7日报道,俄罗斯航天局局长Popovkin表示,俄罗斯政府已决定放弃研发新Rus—M运载火箭的计划。Rus—M火箭设计为两级火箭,由俄罗斯能源航天公司负责研发,旨在替代使用多年的“联盟”火箭,计划从2015年开始在目前正在建设的东方港(Vostochny)航天中心执行发射任务。目前,俄罗斯已为Rus—M火箭投资了8亿卢布(约2480美元)。  相似文献   

17.
NASA着手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研制   2 0 0 1年 5月 1 7日 ,NASA与 2 2家航天公司签定了一项合同 ,开发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合同金额为 48亿美元 ,研制时间为5年。这是航天发射计划的第一步 ,该计划旨在组成两级可重复使用飞船舰队 ,在 1 2~ 1 5年内取代现有的航天飞机。与现有航天飞机相比 ,新的载人飞船运行经费将降低1 0倍 ,而安全性增加百倍。波音公司赢得了 1 36亿美元的最大订单 ,研究火箭的构架、推进和飞船系统。Kistler航天公司获得1 35亿美元的合同额 ,进行飞行验证和材料实验 ,比如热防护材料。普惠公司将开发…  相似文献   

18.
政策与计划     
《航天工业管理》2013,(10):40-42
俄罗斯正在考虑停止向美国出口RD-180火箭发动机 俄罗斯安全委员会正在考虑停止向美国出口RD-180火箭发动机。一旦这一计划成为现实,将给美国多个航天项目产生不利影响,其中联合发射联盟的AtlasV运载火箭第一级发动机正是使用了RD-180发动机。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7月6日,美国私营商业航天公司Space X公司执行了今年第10次"猎鹰"9火箭发射任务,成功将重达6.76吨的Intelsat 35e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该公司在12天内的第3次成功发射,且前2次发射均成功完成火箭一子级回收。作为全球商业航天兴起的代表,Space X公司在技术能力、任务可靠性和单位有效载荷价格等方面均具备了很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航天工业管理》2010,(6):43-43
海射公司2010年5月12日宣布,俄罗斯能源火箭与航天公司同意投入1.4亿美元使海射脱离破产法院监管重返发射服务。海射称,能源海外有限公司同意提供2亿美元的运营资金以使海射恢复从海上移动平台发射重型通信卫星的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