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技术创新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传统技术创新理论主张人类中心学说,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只有技术创新生态化,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科学和技术是人类明的基础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杠杆,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对于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空前迅速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生态环境。现代科技文明使人类在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取得巨大的成就,我们享受到的高度物质文明是以严重的污染为代价的,人类环境问题遇到了空前的挑战。本文在肯定了当今科技发展的基础上,从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入手,指出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必要性,呼吁: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坚持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真正做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大众商务》2007,(12):67
专为亿万中国家庭度身定制的理财工具书。说起理财,首先要从投资说起。理财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一套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的技术和方法。投资是指投资者运用自己拥有的资本,用来购买实物资产或者金融资产,或者取得这些资产的权利。目的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资产增值和一定的收入预期,当代发达的医疗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物质文明带给人类的最大好处,是人类的健康与长寿。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迅速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调整社会经济生活关系的民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拟从科技的发展对传统民法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民事立法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来论述高科技的发展对民法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大众商务》2010,(9):8-17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历史证明,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和众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张志杰  肖思奎 《新智慧》2004,(11B):65-66
一、控制的一般理论在独立审计中的运用。控制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控制论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与现代社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水平密切相关的,是人类社会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家的科技意识,是指民营企业家对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它是随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和企业的作用日益增强而逐步形成并确立起来的。从现代科技进步的历史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来看,民营企业家必须努力强化以下几种科技意识: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是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逐步摆脱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信息资源的开发竞争,知识与人才的竞争,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知识经济的到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姚则兵 《全国商情》2010,(11):83-85
100多年前,马克思曾经指出“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00多年后,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入21世纪,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核能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在近半个世纪所获得的科技总量相当于过去2000年的总和。到201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比20世纪要翻一番,  相似文献   

11.
石燕  朱晨  季红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162-164
在古今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中,我们的艺术正处在一个急剧的继承与创新时期.面对纷乱的、峥嵘的多云艺术场,我们认为艺术的继承应是创新中的继承;艺术的创新不能仅仅是一种盲目的模仿西方,应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中吸收一切营养、拓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寄簃文存》是中国近代著名法学家、清末法制改革的倡导者沈家本的著作,它系统地表述了沈家本的法学思想。而贯通古今、融会中西是贯穿于其中的重要法律变革思想。关注这种思想,将对我们今天在加入WTO后面临的法律变革问题产生深刻的启示,而且将对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问题提供一种思维模式,即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战略联盟与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的二难困境——加盟企业以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投入战略联盟,从中受益的同时,也有可能因盟友的学习而丧失其竞争优势——的分析,以战略联盟形态划分和核心竞争力的分类为基础,构建了二者的匹配框架,并提出其对企业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王扬斌,海归人士,曾在美国硅谷成功创业,长潘云鹤的邀请,2001年底回国发展。近日,成长的历程。受当年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和浙江大学校王扬斌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讲述了他创业成长的历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表见代理是我国现行民法中的一项空白。本文借鉴国外立法体例,探讨了表见代理的概念、立法意义、构成要件及其在我国的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6.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认为不发达国家走向经济发达的机制就是促使现代工业部门发展,随后将利润投资于农业。同时,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大量转移劳动力,经济实现由传统农业为主转向以现代工业为主。从而实现国家现代化。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首先分析中国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状况和农民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然后提出应通过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妥善转移安排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发展乡镇经济、改变农村经济结构等措施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状况,使城乡走上合理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实证研究出发,运用IAT内隐测验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探讨防御性悲观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之间的关系,旨在拓展防御性悲观研究的文化性,加深对防御性悲观的理解,改变对"悲观"等消极思维模式的认识误区。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生的防御性悲观水平显著高于中位数,同时,其内隐自尊效应显著,外显自尊水平亦显著高于中位数。另外,外显自尊水平可以负性预测防御性悲观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的不同状况 ,劳动者的不同能力等是现阶段我国存在贫富悬殊现象的客观原因。缩小贫富差距 ,必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罗尔斯以确立一种"作为公平的正义"为目标,通过使洛克、卢梭和康德所代表的传统社会契约理论上升到一种更高的抽象水平的方式,对功利主义的目的论及个人原则扩大的论证方式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其独有的两个正义原则。但罗尔斯的正当理论对"基本善"的依赖以及在两个正义原则下对最少受惠者的关注,也在无形中对功利进行了考量,由此而徘徊于功利与反功利之间。  相似文献   

20.
美苏关系在过渡时期的特点 :两国领导人的思想观念逐渐趋同 ,两国出现了以前实质上没有过的“合作”局面 ,但由于两国实力的明显不均造成这种合作关系极其脆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美苏两国长期的军备竞赛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他们迫切需要调整两国关系以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