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市场竞争与CIS许多经济学家预言:21世纪之时,世界经济的重心将会移向亚太地区,而中国将会成为这个重心的中心,最具有活力与潜力,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国许多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若大的中国没有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形象和名牌形象,但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有能力向人类贡献出自己的世界级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从市场层面上看,中国企业各显神通,以便在极大丰富的商品海洋中向顾客展示自己的商品:“我是名牌”“我是一流”“中国公认名牌”“中国彩电第一名牌”“消费者购买首选品牌”等等。可令人遗憾的是,谁都不能真…  相似文献   

2.
跨入新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为时不远,国内卷烟企业面临真正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分工,品牌作为企业产品的标志,是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和有力武器,是企业走向国际大市场的“通行证”。 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卷烟名牌的优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优势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好的名牌可持续几十年如国内的“中华”、“红塔山”等以及国外的“555”、“骆驼”、“万宝路”等:有的名牌仅仅持续了十几年。有的甚至是二三年就转瞬即逝。回顾世界名牌的发展历程。一些世界名牌之所以能够稳居名牌的宝座是因为这些名牌随着…  相似文献   

3.
当今,消费者购物追求的不仅是物质利益,更加注重精神上的满足,只有名牌才能给予其这种满足。所以,把名牌称为“上帝”(消费者)心中的“上帝”一点也不过份。名牌犹如无坚不摧的开路先锋,是企业开辟、占领和不断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它又象是威力无穷的魔法石,是企业获取巨额利润,世速成长的保证。可以说,创立名牌是企业竞争取胜之道。但名牌的塑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事情,靠大把烧钱做广告也不能缔造持久的名牌。企业若想塑造并长久保住名牌就必须练好以下四项内功:  相似文献   

4.
注意提高“公认”主体的素质杨洪榜,刘汉军群众公认是我们党选拔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原则。提高“公认”主体素质.是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必要条件。人民群众是公认各级干部政绩优劣、品行好坏的主体。从目前现状看,“公认”主体普遍存在着思想认识水平低,参政议政的能动...  相似文献   

5.
名牌强国: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重大课题从名牌兴业看国企改革的市场取向□熊考核一、以名牌为龙头组建企业集团,实现经济的规模联动现代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名牌”经济,名牌对市场占有的必然趋向又是名牌与规模的相互联动。对当前中国经济而言,名牌与规模联...  相似文献   

6.
在浙江省宁波市有这样一家企业,它为劳斯莱斯、宝马、奔驰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名牌汽车配套,年销汽车零配件5000万套,10余年来却从未发生一起产品质量的客户投诉。在近年来“中国制造”屡起风波的时候,这家公司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却屡创新高,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7.
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竞争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耀武 《经济师》2000,(11):129-130
随着生产力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供求关系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企业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名牌在左右市场、名牌在分割市场、名牌在引导市场。一个企业生产不出名牌产品 ,就失去在市场上呈雄的权力 ,只能归入市场“补缺”者的行列。所以 ,品牌观念、名牌观念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必须树立的观念。作为一个企业来说 ,只有实施名牌战略 ,才能提高竞争实力。笔者虽一直从事交通工作多年 ,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产品竞争环境和当今产品商家多种营销策略和竞争之术 ,不妨谈一下自己的见解供商家企业参考 ,从而来实现企业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8.
刘辉 《经济师》1998,(11):50-50
名牌,也就是著名的品牌。即是一种有名字的商品在市场中有非常大的知名度。被市场公认的名牌商品一般具有高品质性、高特色性、高知名度、高信誉度和高市场占有率等特征。名牌还是企业综合力量的反映,是通过市场检验出来的。因此,谁拥有名牌,谁就拥有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技术经济》1996,15(10)
1995年10月20日,中国“驰名商标保护组织”通过了《合肥宣言》,把“名牌”置于振兴民族工业的高度,提出了要有一整套有利于名牌成长的新型管理制度,要把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争取社会各界全方位协助,全社会来共同创造中国自己的名牌等一系列主张。其实,创名牌,实施名牌战略,不仅仅只是事加“驰名商标保护组织”那些企业的呼声,它也越来越体现和反映了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没有自己的名牌产品,就没有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或者不得不为人作嫁,受人家盘剥,每每谈到这些,特别是经济界和企业界的人士无…  相似文献   

10.
一、名牌及其重要作用1、名牌的内涵。所谓名牌,是指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具有杰出的表现,得到相关顾客公认的、能产生巨大效应的企业产品品牌,商标和商号。名牌涵盖对象包括名牌产品、名牌商标、名牌商号。商标包括产品商标和服务商标,商号就是指企业的名称。对工业企业来说,按照创立名牌的规律,当创出名牌产品后,要逐步把重点放到创名牌商标上;商标出名后再把重点放在创名牌商号上来。名牌产品有其寿命周期,而名牌商标和名牌商号,其寿命则久远的多。另外,名牌的杰出表现,主要指名牌的“四高”,即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占…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名牌的必由之路,日本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创新。如以修理收音机、留声机起家的索尼公司,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其优质影视产品誉满全球,靠的就是在开发新技术时的创新。在国际电子行业很有影响的美国英特尔公司,从1991年到1995年,为推出创新产品投资100多亿美元,其结果是一直保持着该公司在芯片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在国内洗衣粉市场,媒体反复强调“中国公认名牌”的并未被大众接受,而“奥妙”“碧浪”“汰渍”“宝莹”并未自称名牌,却“四花”齐放,各领风骚。其要诀就在于创新:“奥妙”强调高效,“碧浪”突出去污力,“汰渍”渲染去污渍,“宝莹”宣传扩衣和冷水中溶解。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创新,想在洗衣粉王国中从别人手抢到一份市场、占有一席之  相似文献   

12.
曾东琳 《江南论坛》2004,(12):49-50
选拔干部坚持“群众公认”,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是落实基层干部群众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咨询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新近颁布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中也有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拥有较多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已经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青岛已有130种市级以上名牌产品,73种“山东名牌产品”,23种“中国名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是国内拥有“中国名牌企业”、“中国名牌产品”最多的城市。青岛的海尔集团、青岛港务局、海信集团、青啤集团4家企业荣获“全国质  相似文献   

14.
走出民营名牌企业的“怪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有些企业一旦成为名牌企业之后,就很快面临资金、管理、决策等危机,被市场经济所淘汰。本文分析了民营名牌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由此为民营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走出“怪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前,“名牌热”正席卷中国大地,消费者青睐名牌产品,企业争创名牌地位,政府制定名牌战略规划,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创名牌”是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拥有自己企业的名牌产品.作为名牌产品,具体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的统一,消费者对此产品有很高的满意度;二是产品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并持之以恒.三是要有很高的市场销售率,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且“芝麻开花节节高”;四是有良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企业走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轨道,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媒介、我们的各级领导都在不断地疾呼:市场经济呼唤品牌战略,要引入CIS观念,要求我们的企业一定要强化创名牌的意识,采取多种有效手段,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创出名牌来。于是,一个“名牌热“,一个“CIS热“正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打开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创名牌“。“设计CIS体系“等字眼汹涌而来。围绕着创名牌,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都在加紧做着各种工作:中国商标保护组的成立、驰…  相似文献   

17.
开篇:光明明在名牌,明在精神中国的企业和产品能有几个控制、培育、操纵国际市场的?莱州市光明铅笔芯厂就能!光明牌铅笔芯与国际三大名牌:日本的三菱、美国的维纳斯、德国的斯德楼齐名而列为世界名牌。山东省莱州市光明铅笔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增说:“办铅笔芯,办...  相似文献   

18.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名牌产品具有特殊的优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为创立名牌、保持名牌而进行几十年、上百年的不懈努力。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为改善自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也正努力创立自己的名牌。国外一些企业在创名牌、保名牌的奋斗中都有其过人之处,其中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些做法就值得称道,值得我们中国企业向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价和低价运营名牌产品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家谋 《经济论坛》2000,(23):2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名牌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炒作现象,即“高价促销”和“低价竞销”。分析两次“炒名牌”的市场基础和条件,总结发展名牌的经验,能启迪我们在名牌发展中少走弯路。促进我国优势名牌产品的发展。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曾出现一股名牌消费热潮:买家电要名牌,买服装要名牌,甚至于买牙膏、买酱油也要名牌,于是名牌产品的身价倍增,“高价格=名牌产品”似乎成为一种共识。这种“高价名牌”形成的市场基础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滞后效应。80年代末,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逐…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内政府的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国际联姻”成为新潮。然而.“国际联姻”虽然好处多多,但也隐藏着陷阱和风险。从我国近年企业“国际联姻”实际状况观察分析.许多“联姻”企业技术“引”而不进、“联姻”明亏暗盈、民族品牌逐步消失、外国名牌冲击民族名牌等负面影响愈益显现.诸多现象不能不引起民营企业在“国际联姻”过程中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