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甜 《企业家天地》2009,(11):195-196
伦理学界普遍认为,翻译作为一项涉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活动,就必然应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于是便有了翻译伦理的探索。本文尝试以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伦理模式透视当代西方各学派的翻译理论,分析、阐释各学派的翻译主张中蕴涵的翻译伦理思想:语言学派和科学派侧重于语言层面上的字、词、句一一对应的再现伦理;文艺学派突出再现原作的风格、修辞、神韵等艺术现实的再现伦理思想;翻译研究学派则看重翻译过程中各利害关系之间的交际、服务伦理思想;功能学派、交际学派、解构派的翻译活动中,分别诠释着对原作者、译文读者、出版商、赞助者等多方负责的服务伦理、交际伦理及基于“存异”规范的伦理等多元的伦理思想,最后,各学派的译者都以承诺的伦理来协调各种伦理思想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的译作《浮生六记》,向西方人展现了清末中国一对夫妇恬淡而有情趣的生活。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借助不同的翻译策略,使原作的风采得以圆满再现。本文通过对此译作的细细解读,结合林语堂美学翻译思想,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体现其所主张的翻译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中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至关重要,本文以大量的翻译案例,探讨了英语作品翻译的“口吻”保持与再现。  相似文献   

4.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认为翻译即翻译意义和再现源语的功能。旅游资料的翻译既要忠实于景点特色,又要传达其文化内涵。本文运用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理论,针对旅游资料的信息功能为前提、祈使功能为过程、美感功能为目的特殊文体特色,探讨了英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阐释学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研究,它阐明了翻译的过程,其中信任、侵犯、融合和补偿四重翻译运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章在阐释学的基础上,围绕译者的主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对两个译本中的多重翻译策略选择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暮光之城》两个中译本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并再现译本中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表现,从多维的角度举例论证了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爱德华·萨伊德认为,理论从一个文化到另一个文化的旅行过程是充满变化的旅程,它意味着与出发地迥乎不同的再现与制度化,这与翻译过程文本经历的变化非常相似,文本的旅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也因此值得用旅行理论进行考察,从而开启翻译的文化研究的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7.
Andrew Chesterman提出的翻译伦理模型从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以及职业承诺伦理,5个方面对翻译伦理提出要求。加强翻译伦理建议应从翻译课程设置、全国翻译等级考试和翻译机构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把语言前景化这一概念应用到翻译上,译者必须区分两种不同的语言前景化:一是原作者无意图,而是由于翻译造成的语言前景化;一是原作者有意图的语言前景化。在翻译过程中,对于第一种前景化,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对于第二种前景化,我们应该尽力再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双重身份在言语行为三个层次上的不同反应和的走向指出:在语篇翻译的过程中,言外行为作为语篇解构和建构的中间环节对译者的翻译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应极力保留生成原语语篇的言外之意的言内行为结构从而在目的语语篇中重现其言外之意,再现原语作者的意图并获得原语语篇相近的言后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在笔译课堂中的语篇翻译练习环节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过程模式,通过划分和设计译前分析、转换重组、译后审校和定稿总结等四个活动步骤,模拟和再现接近真实的笔译过程;并让学习者在此情境之中以对话方式与同伴和教师进行协作,进而实现意义建构,获取教学目标所设定的翻译技能和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广告的呼唤功能,广告语翻译既要实现其语用功能等效,又要再现其美学特征。广告语用翻译应遵循美学原则,力求达到译文的语用功能等效和审美等效,以再现原文的形式美和内涵美。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准确理解原文并用另一种语言将其完整再现的过程,翻译的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构成了正确翻译的基础。在翻译中,译者不仅要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还必须密切关注语境,根据原文语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反复推敲,理解原作者的隐含意图,了解原作的创作意义,确定相应的正确表达形式,从而使译文准确达意传神。  相似文献   

13.
语篇是人们利用语言系统进行交际的意义单位。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实质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代替另一种语言与其意义对等的语篇材料的过程。只有以语篇为单位进行翻译,才能忠实地再现原文思想与风格。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创造性思维对江南私家园林楹联匾额翻译进行探讨,分析了在翻译实践中可采取的具体方法,揭示了翻译是一种创造性语言再现,是译者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翻译过程受一系列复杂、动态、多层面因素影响制约,是在文化的两级进行取舍求得最佳平衡的过程。论文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这一角度入手,剖析了对翻译活动造成限制以及相互制约的主客体因素。译者无疑有其权利的边界,翻译策略的选择受到多元化因素的制约:原作和作者的地位、译者自身风格、读者预期及其文化背景,而译者则面临多重选择:忠实与背叛、对等与创造、归化与异化。  相似文献   

16.
试论英语文学中美学的模糊性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对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的模糊理论进行审美分析,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美学要素,深化、拓宽翻译理论的研究以及提高文学的欣赏能力和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项涉及语言、文化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再创造”活动。同时,由于翻译涉及原作者和译文读者,因此对译者来说,翻译又是一种复杂的双向思维活动。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文含义、保证译文的通顺流畅和修辞效果.译者不应只是被动的“隐形人”,而应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转换视点,不断创造佳作。文章主要阐述了翻译中视点转换常用的方式和在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尤金·奈达博士(Dr.EugeneA.Nida)的动态等值论(Dynamic Equivalence)被许多学者推崇为评判译文质量优劣的标准以及翻译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奈达强调语言信息在交际转换过程中的动态对等,而不是简单的、静止的形式上的对等。它主张最自然、最妥帖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神韵。动态等值理论在商务函电翻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主位结构理论多被广泛运用于句法结构、文本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却很少与翻译研究相结合,而专门对有标记主位结构的翻译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尝试从诗学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有标记主位结构的诗学价值以及如何在文学翻译中再现该结构自身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诗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翻译涉及将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翻译时很难兼顾。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理论,对诗歌翻译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