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阐析了企业在公益、救济性捐赠中如何从捐赠内容、方式、对象及捐赠企业自身性质、企业规模、捐赠凭据和减免程序等方面开展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2.
企业公益、救济性捐赠的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海  周炤 《财会月刊》2006,(10):37-38
本文阐析了企业在公益、救济性捐赠中如何从捐赠内容、方式、对象及捐赠企业自身性质、企业规模、捐赠凭据和减免程序等方面开展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捐赠资产业务有两种,一是对外捐赠资产;二是接受捐赠资产。在此,笔者结合财政部财会[2003]29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3]45号文件精神,谈谈按照新文件规定的捐赠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及进行纳税调整?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按会计制度相关准则的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同时,企业按税法确定的接受捐赠资产的入账价值在扣除应交纳的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即对接受捐赠的资产,不确认收入,不计入企业接受捐赠当期的利润总额;按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  相似文献   

5.
6.
为了鼓励公益、救济性捐赠,国家规定捐赠者可以将一部分捐赠收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抵免一部分税款,尤其是个人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时,通过捐赠可以降低其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减轻税负。对于捐赠者个人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政第、调整捐赠限额.使税负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下面,笔者通过几个具体案例为捐赠个税筹划提供几个思路。  相似文献   

7.
《财会通讯》2007,(3):112-112
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现对公益救济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明确如下:一、依据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0号)和《基金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0号)的规定,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非营利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凡符合有关规  相似文献   

8.
新的企业所得税条例第6条第2款第4项规定:“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相似文献   

9.
由于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会计对某项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的规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同一项业务的会计处理结果与税务处理结果不同,因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依照税法的规定对会计利润总额(即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进行纳税调整,加上或减去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得到应纳税所得额,据以计算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纳税调整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拟对实物资产捐赠业务的纳税调整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会计人员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吕瑶 《活力》2005,(11):73-73
根据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问题解答(三)》(财会[2003]29号),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有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同时完善了其相关处理。  相似文献   

11.
12.
在日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企业接受资产捐赠的情况,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税法的规定与会计制度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企业(指中国境内除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下同)既要遵守税法,又要遵守会计制度,二者的目的不同,对收益、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全国各地众多的企业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救灾物资和救灾款捐出去了,企业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在新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下,捐赠业务中从对外捐赠和接受捐赠两种角度分析捐赠业务的日常会计处理,包括纳税调整及所得税的核算。  相似文献   

14.
政府通过制定税收法律、法规来鼓励引导各类企业和高收入阶层主动进行公益救济性捐赠.是缩减当前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和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现行税收法规对纳税人在税前扣除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有一些不必要的限制.影响了企业和公民个人捐赠的积极性。本文通过比较中美税制对慈善捐赠扣除的规定.认为我们应该突破传统思维禁锢,破除政府全能观念而更加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建议改进我国现行所得税制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5.
企业接受捐赠人捐赠资产,实际上是对企业的一种援助行为,但捐赠人在援助的同时并不一定谋求对企业资产提出要求的权利,也不会由于其捐赠资产行为对企业承担责任。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捐赠行为区别对待,它们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别,本仅就内资企业(简称企业,下同)有关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17.
《财会月刊》2007,(4):78-79
一、依据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0号)和《基金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0号)的规定,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非营利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凡符合有关规定条件,并经财政税务部门确认后,纳税人通过其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可按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时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18.
吴杰  胡红梅 《会计之友》2007,(5S):19-20
新会计准则基本没有涉及企业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会计处理,但在指南中将捐赠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改变了以往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的做法。笔者认为,企业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税务处理不变,但会计处理应按新准则进行.以体现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全面收益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一、资产折旧、摊销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差异 (一)固定资产的差异. 1.折旧年限.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董事会或经理会等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而设立的机构,其财务活动实行的是单位预算管理,由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其中事业单位运行的资源主要是其各种收入,由于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以及近年来社会各界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加,使得有些单位的捐赠收入日益增多,然而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方法对此规定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