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企业都加入了国际市场的抢夺。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如何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任何国际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品牌国际营销的道路中,原产地效应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影响着品牌的国际化进程。本文从原产地效应的形成机制出发,探索原产地效应对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国际营销策略,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7,(1)
大量研究及事实证明,品牌披上"洋马甲"确实能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在中国,许多品牌以假洋品牌问世,引导消费者做出有利于品牌的评价与选择。但中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偏少,尤其是在中国的驰名商标中。本研究通过收集资料并对中国驰名商标进行调查发现:我国驰名商标中也存在"假"洋品牌现象。文章从企业和消费者两个视角总结了假洋品牌现象存在的原因,并以原产地效应作为理论支撑做了进一步解释。研究所得结论对于指导我国驰名商标如何规避中国作为原产地在国际市场上的不利影响,提高和丰富企业在市场上的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金灿 《现代商业》2011,(2):91-92
本文针对中国消费群体的特殊性,借鉴西方知名奢侈品品牌的营销经验,提出了奢侈品在中国的整合营销策略,并指出奢侈品应该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品牌推广四个方面进行营销整合。随着我国奢侈品消费时代的来临,奢侈品品牌应针对目标顾客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实施有效的营销活动,营销活动的成功策划和实施将是奢侈品中国之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原产地效应对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利用品牌原产地撬动品牌无形资产的重要工具和途径。本文将原产地效应理论与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相结合,首先对原产地效应理论和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然后在综合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原产地效益的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正成为世界上重要而且快速增长的新奢侈品消费市场。新奢侈品消费已经显示出消费群体以中产阶层为主、消费形式网络化、情感体验型消费、消费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张等特征。基于新奢侈品利用新的消费者心理,将高质量商品消费大众化,将消费的物品提升为一种新的体验和享乐的趋势,中国应根据自身独特环境来选择适合的营销策略,采取突出品牌个性,加快整合多种传播渠道,实施差异化品牌传播与体验式营销,发展品牌战略联盟等措施。优化产品营销规划,正确引导消费者进行理性选择,推动消费升级。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中国奢侈品市场飞速发展,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但是,在中国奢侈品市场中活跃着的奢侈品牌几乎全部为国外品牌,发展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成为目前奢侈品市场的主要任务。国外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已有20余年,多数国际知名品牌这些年活跃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发展历程也极具代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4R理论及其应用,并对中国奢侈品市场近2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归纳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征,并用4R营销理论分析了中国奢侈品市场中的常见营销策略,并以此为基础为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春雪  张舒泽 《中国市场》2011,(6):86-86,1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已经跨入了奢侈品的消费行列,但是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却极其缓慢。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概况,接着总结出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本土奢侈品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奢侈品市场在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许多奢侈品品牌都开始注重中国市场,如何做好奢侈品营销管理工作也成为许多奢侈品企业研究的重要议题。奢侈品的消费与消费者的情感元素息息相关,合理利用情感元素,对奢侈品的营销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本文介绍了奢侈品及其营销管理,分析情感元素在奢侈品营销管理中的作用,并探讨如何在奢侈品营销管理中合理应用情感元素。  相似文献   

9.
王贺 《中国电子商务》2013,(23):192-192
奢侈品是世界上最高级的消费品,对每个人来说,奢侈品是成就与财富的一种褒奖商品。中国已成为奢侈品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并且已经名列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而与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的高速发展相比,中国本土奢侈品的发展还显得竞争力不足。因此,了解世界奢侈品市场,制定适合中国本土企业的营销策略显得十分急迫。本篇希望通过分析奢侈品的消费人群及中国奢侈品行业的发展现状来得出本土品牌营销寰略。  相似文献   

10.
王乐  高天航 《现代商业》2012,(16):95-96
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推进,中国企业也迎来了品牌国际化的一次新的浪潮。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原产地形象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源泉和国际市场营销的一种重要资源,原产地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因此也日益受到国家和企业的关注。文章主要对中国产品的原产地形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一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推进,中国企业也迎来了品牌国际化的一次新浪潮。在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原产地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也受到企业的日益关注。在介绍原产地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原产地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进而根据“产品与国家行业形象的契合与错位”四分图分行业提出了中国品牌如何选择市场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推进,中国企业也迎来了品牌国际化的一次新浪潮。在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原产地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也受到企业的日益关注。在介绍原产地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原产地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进而根据"产品与国家行业形象的契合与错位"四分图分行业提出了中国品牌如何选择市场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雷蕾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3):72-73
后现代消费的兴起,使得象征性需求逐渐被企业界意识并认可。从原产地效应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武汉高校学子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考察不同品牌实力下原产地效应与消费者象征性需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品牌原产地效应的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提出与检验了品牌原产地困惑对于中国消费者喜爱与购买本土品牌和境外品牌的影响作用。结论如下:第一,在中国现有环境下,消费者越是误认为一个本土品牌是境外品牌,就倾向于越喜欢这个品牌;越是误认为一个境外品牌是本土品牌,就倾向于越不喜欢这个品牌。第二,本土品牌知名度对于本土品牌原产地困惑和消费者喜好本土品牌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不过,境外品牌知名度的调节作用则不明显。第三,品牌原产地困惑对于中国消费者购买本土品牌有负向影响,对中国消费者购买境外品牌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消费市场充满活力。随着中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态发生变化,奢侈品消费随之增加。新经济环境下的消费观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大学生群体,消费者年轻化趋势明显,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奢侈品消费主力军之一。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国内外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奢侈品行业虽受到冲击,但仍旧在国内受到追捧,尤其是国外知名奢侈品牌。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现状数据为切入点,从品牌方、购买者等多角度分析国外奢侈品营销现状,并提炼出当代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观。同时,本文会通过数据分析、图表等形式分析海淀区大学生对国内外奢侈品消费认知,为提高大学生对中国奢侈品品牌认知度的提出合理解决建议,并从国外奢侈品的发展道路侧影折射我国奢侈品行业的前景发展,为国内行业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中国消费者不断提高对奢侈品品牌的认知度,奢侈品消费人群年轻化、贵族化。中国奢侈品市场存在消费心态不成熟、奢侈品消费以产品为主,消费不断升级等问题,需要对我国奢侈品消费进行理性思考,抵制奢侈品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7.
绿色农产品原产地效应与品牌策略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产品原产地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绿色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其产品质量特征与特定生产加工区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密切相关,原产地效应更加突出。本文在分析绿色农产品原产地效应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农产品原产地品牌构建的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赵婧 《消费导刊》2014,(9):172-172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国内外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展开了新一轮的战略营销。网络整合营销作为成本较低,传播效率最高的营销方式,已经被奢侈品用于拓展中国市场。本文对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网络整合营销状况进行了研究,根据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网络整合营销方案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程博 《商业科技》2014,(31):47-47
近年来,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中国消费者不断提高对奢侈品品牌的认知度,奢侈品消费人群年轻化、贵族化。中国奢侈品市场存在消费心态不成熟、奢侈品消费以产品为主、消费不断升级等问题,需要对我国奢侈品消费进行理性思考,抵制奢侈品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0.
夏欣欣 《中国市场》2011,(23):144-145,159
我国已进入奢侈品的消费大国,然而在中国如此巨大的奢侈品市场上,充斥着众多的洋品牌,从中却难以寻觅本土奢侈品品牌的身影。本文首先分析了奢侈品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营销方式,比较了国内外奢侈品品牌,指出了我国奢侈品品牌的弱点,并在此基础了得出了打造我国奢侈品品牌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