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文彩 《活力》2005,(7):236-237
从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青少年的责任感和教育目标出发,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把体育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做到心育与体育并重、健身与健心共举。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的体育教学中,在使广大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学生肯定也希望得到相应的乐趣体验和精神陶冶,可见"快乐体育教学"无论是在本科院校或者职业学校中都是能够得到发展的,无论是哪一种教育模式,培养终身的体育能力和健身习惯都是我们可以践行的快乐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3.
从“全民健身计划”谈体育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是中国体育事业一跨世纪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宏伟工程,它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和国民体质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体育教育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在初步分析理解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上,探讨体育在健身计划实施中的任务,以及体育教学应如何适应计划实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教育体系。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简述审美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如何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穿插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5.
熊卫国 《活力》2011,(7):90-90
随着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功能和作用,对培养新型人才和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在速度滑冰等体育教学中,发挥体育美学的指导作用。本文提出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美学教育、突出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6.
张卫东 《价值工程》2010,29(31):219-220
瑜伽源自印度,因其拥有健身健心的独特健身理论,深得国内外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近年来非常流行。我国部分普通高校顺应时代潮流和学生需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瑜伽课程。本文主要介绍了瑜伽,并对目前国内外瑜伽教学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瑜伽作为时下流行的健身项目备受高校学生的青睐。在高校中瑜伽社团方兴未艾,清华、复旦、同济等高校瑜伽社相继成立,广受学生喜爱。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法,通过学生对瑜伽的态度和动机的分析,调查我校学生对瑜伽课程开设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8.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体育知识,修身养性,传播体育和运动文化,树立和提高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现代高职教育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高职体育教育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尊重体育教学规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会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红 《民营科技》2014,(12):297-297
调研了部分高校在公体课中开设的瑜伽选项,分析了健身喻伽的锻炼效果,根据实际探索了健身喻伽在高校开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卢虎 《价值工程》2011,30(16):228-228
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的高度发达与体育健身的相对匮乏已形成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锻炼的不连续性造成的。高校体育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学校体育阶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依然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目标。本文探讨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建立终生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课堂观察法,从健身俱乐部中瑜伽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各健身俱乐部里瑜伽课程的教学,以及在亲身练习的基础,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对练习者进行细致观察,同时对中国著名阿斯汤伽瑜伽导师王向东老师等专家的访问学习,客观认识瑜伽,合理使用瑜伽手段.分析总结瑜伽健身的客观价值,寻求健身瑜伽未来的走向.使广大群众受益其中.  相似文献   

13.
童丽珍 《民营科技》2009,(8):37-37,143
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是全民健身的重点,它直接影响全民健身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全民健身对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具有促进作用。从全民健身的角度分析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学校在体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马元 《价值工程》2011,30(31):170-170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使学生拥有健全的身体和精神成了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体育教育中构建美育目标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案。本文主要是对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构建的意义、功能和依据以及怎样构建美育目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及经营模式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和消费的增长,社会中涌现出了一批专营全民健身服务业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许多健身娱乐性体育项目,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王东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6):183-183
当前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大,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尤为突出。在新课改也有明确的要求,在体育健康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对促进教学,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翁亚萍 《价值工程》2010,29(31):225-226
我国部分普通高校顺应时代潮流和学生需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瑜伽课程。陕西省是我国的教育大省,拥有各类高等院校四十余所,那么瑜伽课在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开展情况如何?本文对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开展瑜伽课程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终身体育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全民体育健身的基本要求。我国高校瑜伽运动的发展对于推进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促进高校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作用,瑜伽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在高校学生中有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同时,瑜伽运动作为一项有着悠久而辉煌历史的体育运动,其发展历程伴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从文化的视角审视高校瑜伽运动在终身体育中能够而且应该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志宏 《活力》2009,(10):75-76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肩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但目前大多数高职体育教学的功能及效果却未充分发挥出来,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发展,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高职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由单—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高职体育教学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健康体育的理念传播给学生。  相似文献   

20.
对健身排舞引入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晓英 《价值工程》2011,30(5):260-260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要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健身排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效,恰恰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提高体育运动能力、促进个性心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