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场是江苏大华种业制种玉米繁育基地。经过二十多年玉米制种实践,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制种技术,亩产由原来的150公斤逐步上升到350公斤左右,其中高产品种高产田块亩产突破500公斤。总结多年来制种的成功经验,主要应把握十  相似文献   

2.
搞好西北地区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对世界粮食安全、饲料安全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首先强调了玉米制种生产对于提高我国玉米产量的重要性,指出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玉米种子生产的必要性,最后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已经建立的玉米制种基地现状,提出了如何曼好的发展和建设该制种地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东北三省有着广泛的种植区域,而玉米种子的质量优劣是影响其产量的直接因素.因此,把握好玉米制种的各个环节,培育优质的杂交玉米良种对于玉米的年产量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对玉米制种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说明,以期找到杂交玉米良种繁育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玉米产量.下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孟连县夏季制种土地选择,着重叙述杂交玉米制种各环节技术要求和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4年,全国大部分玉米制种地区气候基本适宜,玉米种子获得中等偏上的收成。2005年迎来了又一个货源充足的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6.
玉米种子 2004年辽宁省杂交玉米的总制种面积为60.8 万亩,其中,省内制种面积35.4万亩,省外制种面积25.4万亩。 总制种量1.7亿公斤,加上前年库存种子量0.3亿公斤,今年全 省共有玉米种子2亿公斤。通过田间检验和种子样品检验,今年 全省玉米种子质量也好于往年,基本达到困家标准。预计2005 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400万亩,需要玉米种子量为0.72亿公 斤,山东、河北、云南、吉林等外省共需求辽宁省玉米种子0.8亿 公斤,储备量0.15亿公斤,预计今年辽宁省玉米种子剩余量为 0.33亿公斤,玉米种子的供应形势仍然是供大于求。 今年辽宁省玉米种子的品种多达140多个。从去年的制种 情况来看,制种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品种共有14个,按制种面 积排列顺序为丹玉39号、东单60号、铁单10号、丹玉24号、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国以农为本,农业种为先。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大市大县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其财政状况和享受国家农业财政扶持政策的情况怎样?近期,我带着这个问题在国家玉米制种基地核心区张掖市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微天下     
会展呼叫张吉林【全国两会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张萍建议,尽快启动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确保国家粮食生产用种质量和数量安全。充足的光照,巨大的昼夜温差,平坦的地势,肥沃的土壤……使河西走廊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我国每年大约需要9亿公斤左右的杂交玉米种子,其中大约70%来自河西走廊。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的武威市,具有发展玉米制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现已成为甘肃省河西走廊玉米种子产业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面对国内外玉米种业市场竞争力的日益加剧,产业出现了萎缩现象。该研究采用入户调查和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发展现状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针对制种玉米存在面临国际化挑战、企业竞争力不强、基地建设缺乏政策支持、新品种研发推广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从自然资源、区域比较、生产技术及潜力、宽松政策、企业带动、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支持循环经济建设和地方政府“三大战略”实施等区位优势和政策机遇分析入手,提出了从加大政策扶持、信贷支持、壮大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等方面着手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据农业部资料,2011/2012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410万亩,产种13.6亿kg,加上库存4亿kg,可供种17.6亿kg。以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5亿亩计算,需种11亿kg,余种6.6亿kg,是一个玉米种子强势供大于求的年份,种子市场将开展一场激烈的竞销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分析我国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基地合作关系不稳、效益下降导致企业兑付困难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等4方面主要问题。从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市场主体带动力不足、政府宏观调控力不足、缺乏养护导致地力不足等4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推进我国玉米制种产业科学发展,从政策叠加、项目支撑、自然优势、市场转型4方面分析了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从加快实施玉米制种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等"四化基地"建设、加快建立种业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种业经营体系等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有效落实对策建议,提出了永久制种田建设的概念、保护国家玉米制种战略资源的理念、开展轮茬作业实施目标价格补贴的措施以及健全我国种业宏观调控体系的途径等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历经20余年摸索研究,云南省突破两系杂交稻制种难题。首次在高原低纬度梯田建立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研究形成应用于种子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的高产高效安全制种技术体系,实现千亩连片制种平均亩产量超300kg,验收最高亩产量423.7kg,创造了大面积两系制种生产全国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9年末统计,全州共有拉祜族1847户8882人,全部居住在金平、绿春两县的8个乡镇58个自然村,拉祜族居住最集中的金平县者米拉祜族乡共有1039户5220人,文盲率为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种子 总体上来看,今年种子供应充足,质 量较好,能够满足生产需要。春季主要是 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和棉花种子,2004年 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为418万亩,生 产种子9.7亿公斤,库存2.8亿公斤, 2005年供种总量将达到12_5亿公斤,预 计2005年需种量9.2亿公斤,余种3.3 亿公斤左右,供大于求。2004年全国杂交 水稻制种面积为144万亩,种子产量近 2.6亿公斤,库存种子0.7亿公斤,2005 年供种总量将达到3.3亿公斤,预计 2005年需种量2.9亿公斤,供略大于需, 基本供求平衡。2004年全国棉花制种面  相似文献   

15.
六、调整花期,确保相遇。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掌握两亲本的生长动态,判断是否能够花期相遇.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预测花期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叶片检查法。具体做法是:在一般情况下,父本的未出叶比母本的未出叶多1~2片时,被视为两亲花期可能相遇。在确知制种亲本在当地主茎上的叶片数的前提下,在制种地里选择生长有代表性的父、母本各3~5个点,每点选典型株10株,定期检查父、母本的叶片数,来判断两亲本是否生长协调,出叶数目是否相互对应.如不对应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花期调整。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德江县堰塘乡的杉树坝、高家湾、关口三个村,近几年来连年的春耕秋种在全县不拿一等奖就拿二等奖,农民确实增了收、致了富。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根据这三个村有连片良田近3000亩,良田上游有朱家沟小(一)型水库,水源充足;四周是青山,隔离好;距县城6公里,交通方便,适宜发展制种这一优势,1998年秋,该乡决定调整种植结构,与县种子公司一道先在杉树坝村搞200亩油菜制种试点,争取在2001年建成3000亩的油菜制种基地。通过努力,简讯观察与思考到2000年秋种时已建成了2500亩“杂选一号”…  相似文献   

17.
蔡家军 《农家之友》2009,(16):32-33
在重庆地区的杂交水稻制种中,有些年份会遇到低温、阴雨、寡日照的灾害天气,给异花授粉方式的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带来损失非常严重的损失。本文总结了在杂交水稻制种中所遇到低温等不利气候,如何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灾害天气给制种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8月16日,我国第一个超级杂交早稻新组合“三超早六号”制种观摩会在芷江侗族自治县召开。来自海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的12家大型种子企业负责人及该县制种基地农户代表共计70余人进行了现场观摩与会议交流。当日上午,与会人员深入到罗旧基地现场参观,对三超早6号制种的现场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明年扩大制种面积。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第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会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召开了2013-2014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供需形势分析会,并公布2013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供需数据: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供大于求,库存压力大。2013年全国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较去年分别下降53万亩和29万亩,两杂种子制种面积连续几年增加后,今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一位来自北京 的年轻人,带着对种子事业的执著追求, 闯入了祁连山麓河西走廊这片古老的土 地。凭着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率先领 导广大农民广泛开展种子生产活动,创立 了河西走廊制种这一黄金产业,成为开发 西部玉米制种基地第一人,他就是中国种 子集团公司玉米事业部总经理陈中瑞。 胸怀鸿鹄志 陈中瑞是一个事业心非常强的人。 1984年,他从华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 业毕业分配到中围种子集团公司,就立 下了"要做大事"的志向。1995年底,他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