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宝坤 《时代经贸》2011,(2):246-247
刑事和解作为我国一项新兴的刑事案件纠纷解决机制,是对现行刑事司法制度的有益补充,而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是对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一种探索和尝试。本文通过分析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制度的相关问题,探讨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制度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以期促进刑事和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广泛应用,并且得到肯定写进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但是法律规定的三个条文无法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缺乏有效监督的制度在实践中容易被滥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应该对刑事和解的全部程序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地区的刑事案件有其自身的特点,适用刑事和解是必要和可行的.基层检察院开始探索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刑事和解的适用过程中,还存在相关法律缺失、考评制度制约、传统观念影响等问题,建议出台相关法律制度,改革检察机关考评机制,加大司法宣传,改变传统观念,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刑事和解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纪智媛 《经济师》2010,(4):83-84
刑事和解可以更好地平衡被害人和被告人双方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刑事和解制度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削弱刑罚的报应预防功能,会破坏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甚至会导致司法权力的滥用。因此,要立足本国国情,合理构建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5.
张蓓 《经济研究导刊》2010,(31):265-266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的法律思潮,正在一步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刑事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同热点。"恢复正义理论"、"平衡理论"、"叙说理论"是西方关于刑事和解最主要的理论,同时在美国、德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刑事和解制度。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宽严相济"政策和指导思想的提出,对于刑事和解的关注愈来愈多,在继承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进行理论的探讨,一些地方也开始尝试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给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为中国刑事司法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法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今天,关于刑事和解是否该移植问题,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众说纷纭。本文结合社会现状从刑事和解制度本身出发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拟从刑法学的角度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探析,首先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等方面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刑事和解与刑法学的内在关系,最后结合中国法治实践初步探析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王蕾 《时代经贸》2008,6(5):229-230
1刑事和解的起源 近年来,刑事司法体系中生成了一种新型的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虽然目前对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的界定还众说纷纭,但从本质上看,其核心在于,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对话、协商来解决刑事案件。它实行的办法是“在一项具体犯罪中有利害关系的所有各方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视域下,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刑事和解制度应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在实践中因为这项制度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制,而使其适用过程中产生了适用阶段标准不一、调解部门不明确、和解方式单一、赔偿标准缺乏、法律监督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法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今天,关于刑事和解是否该移植问题,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众说纷纭.本文结合社会现状从刑事和解制度本身出发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轻微刑事案件可以适用刑事和解我国理论界和司法界就此基本达成共识,重罪案件和死刑案件可否适用刑事和解理论界争议颇为激烈。文章主张死刑案件不能和解,死刑被和解将违背我国死刑适用的宗旨,破坏死刑适用的标准;死刑案件和解严重背离了罪行法定原则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不符合刑事和解的应有价值;容易滋生新的司法腐败;其本质是国家推卸本应承担的对被害人的救助责任;死刑案件刑事和解也并非控制死刑适用的良策。  相似文献   

12.
许红霞 《经济师》2007,3(3):114-115
借用民事领域解纷的调解法来和平解决刑事领域里的轻微案件,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问题,虽然刑事和解的渠道并未畅通,却存在广泛的发展空间。刑事领域这一花絮的绽放,必然推进司法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丁娟 《经济论坛》2009,(4):138-140
打击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心,但仅仅重视对犯罪行为的惩处极易产生对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漠视。鉴于知识产权犯罪中被害人的特殊性及其对获得实际赔偿的渴求,通过建立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等可以真正有效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4.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自2006年提出并迅速贯彻于司法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和司法皆有密切关系:科学合理的刑罚的结构和轻刑主义的刑罚体系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运行的基础;司法实务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应从注重体系化的视角,结合刑事和解、社区矫正和修复性司法等措施或制度,使得各部门间的互动呈良性协调发展。同时,在其运行中应重视相关适用性应该具体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薇 《经济研究导刊》2009,(27):230-231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替代性的纠纷解决模式,适应人权保障和公权力限制的历史潮流,刑事和解机制的构建也契合当前纠纷解决的实践要求,因此,在中国构建刑事和解机制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对未成年人采用轻缓的政策是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一部分,对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理应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全面正确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适时采用非监禁化、刑事和解制度等举措,更好的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妥善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刑事和解作为解决刑事纠纷的机制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辩护制度是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辩护制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衡量一个国家刑事诉讼立法水平和刑事司法中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中国长期的刑事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对律师参与刑事辩护持有的“限制”态度,中国律师辩护一直处于阅卷难、会见难、调查取证难、提出辩护意见难的“四难”困境。2012年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在立法上对刑事辩护制度进行了重构,为破解律师辩护难题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听证制度源于英美,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司法听证制度虽然已经被中国引入,但到目前为止却尚未全面建立。结合中国现有司法程序的明显不足和司法实践中的弊端,具体分析刑事司法听证制度在中国实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明确其与刑事诉讼程序的关系,从而建立中国刑事司法听证制度。在此基础之上,针对中国具体国情对刑事司法听证制度进行合理构建,以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低是刑事司法实践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既有证人自身原因,也有制度规定的缺失,更有司法实践的不足。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关系到司法公正、审判公信、人权公义。基于此,新刑事诉讼法在修改和完善过程中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创立和完善。纵观新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目前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可分为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核心制度、保障制度和程序制度。在这些制度中,确立证人强制出庭制度和限定应当出庭证人范围是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题中之义,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