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内蒙古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 (一)自然地理条件 内蒙古地处北部边疆,现有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49个民族,边境线长4221公里,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横跨中国西北、华北、东北三个经济区,是中东部地区的资源腹地,直接融人中东部区域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2.
陈霞 《北方经济》2010,(8):55-58
当前,民族地区的民营企业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呈现持续向好发展态势。然而,其发展程度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深究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发展环境应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对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现状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培植龙头企业、尊重人才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民族地区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热不起来的贵州民族旅游 20年前,贵州省黔东南州先后开发了八个民族风情旅游村寨,接待了成千上万国内外游客。20年过去了,这八个旅游景点不仅没有做大,反而出现老化,甚至倒闭的现象。最典型的是当初参观者如云的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如今改建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家具市场。 民族旅游缘何在20年的发展中,不仅没有做大,反而出现了衰退的危机,是民  相似文献   

4.
徐永平 《北方经济》2017,(12):44-47
城镇文化是城镇建设发展的灵魂,也是城镇特色品格的重要标志,建设民族文化特色城镇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养文化自觉、科学自觉,关注城镇文化的现代发展趋势,从现代城镇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功能价值,正视城镇化过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充分开发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着力特色文化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5.
蔡启芬  陆然 《魅力中国》2014,(9):246-248
旅游发展离不开导游人员的参与,导游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的纽带,旅游者通过导游来了解旅游地,导游通过自己的服务引导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审美。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核心部分,根据文化构成的形式和特征因子,民族文化主要分为“外显型”文化和“内隐型”文化。其中“外显型”文化主要包括: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族语言以及民族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化艺术等,这也正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用的重点部分。本文基于导游的视角来研究贵州省西线旅游中民族文化展示的现状,分析展示的不足,提出通过导游人员、民族地区居民和新型农家乐几个方面来构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深层展示途径。  相似文献   

6.
日前,全国民族文化旅游十大品牌正式揭晓,百色通灵大峡谷等榜上有名。据悉,本次活动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推介活动。获得“全国民族文化旅游十大品牌”的景区为:黄山风景区、云南丽江古城、湖南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山西五台山旅游区、湖北神衣架天燕原始生态旅游区、广西百色通灵大峡谷、内蒙古正蓝旗风景区(元上都遗址)、北京温都水城、内蒙古查干苏鲁德旅游区。  相似文献   

7.
说到云南的优势,“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等等赞誉,早已耳熟能详。但实际上,云南真正可宝贵的,真正具有持续发展力的资源之一,就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了,这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最大资源。在39.4万平方公里的红土高原上,26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其中有十几个民族,是云南特有的。各民族独特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艺术、语言文字,这些都是最令人神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有效途径.它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了人民收入水平,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在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杨雁 《魅力中国》2011,(11):237-23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旅游越来越热。本文主要介绍了民族文化及民族传统节日在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要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依托保护民族文化。在开发民族旅游资源过程中,应该保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以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使各民族形成各自的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0.
论民族文化旅游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文章运用民族文化学的有关理论,主要论述民族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作用。文章认为通过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可以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发展民族旅游是振兴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举措。旅游是一项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活动,这种交流具有双向传播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西部民族旅游地区文化的变迁。本文基于旅游文化整合与冲突的视角,探讨我国民族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创意旅游是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业态和新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而云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发展的创意理念却不够成熟。因此,本文从旅游资源转化、旅游价值创造、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群化以及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云南及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增添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寻找文化和旅游的结合点,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是发展黑河的民族文化旅游的切入点,具体应着力抓好突出优势,打造精品;抓住重点,强化特色;整合资源,规范秩序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云莉  赵剑峰 《北方经济》2011,(24):13-14
当前,在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不仅直接关系到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我区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协调运行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力开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于构建和谐内蒙古、促进内蒙古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民族地区包括西藏、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份。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在党和国家大力支持下,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大大缩小了与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但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原因,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一)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差距明显目前民族地区经济总量不高,面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对内蒙古、新疆、贵州和青海的调查,分析了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现阶段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7.
韩玉  伍进 《理论观察》2012,(5):113-114
通过综合民族旅游业的新特点、体验类产品的设计要素和民族旅游产品的发展要素,从民族旅游产品开发者的角度分析,总结出一套循环的体验型民族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从设计、建设、执行、反馈等方面对民族旅游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掌握,建立完善的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8.
民族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要保持民族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9.
赵欣  刘艳 《北方经济》2021,(8):60-63
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民族优势、研发优势和产业基础.本文在界定蒙医药旅游概念的基础上,将如何有效利用传统蒙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保健理论,以及寻求蒙医药和旅游业两个行业之间的共通点作为重要议题,对内蒙古蒙医药旅游资源开发优势进行分析,构建蒙医药旅游资源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内蒙古蒙医药旅游发展策略,从而使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蒙医药资源在新时代作为文化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少数民族成份44个,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0个: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满、撒拉和哈萨克等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为3个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蔚为大观的自然景观,更有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还有许许多多的有着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族民俗风情。这些旅游资源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一甘肃地处中西陆路交通要道,特别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经过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