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晶  高丽峰 《辽宁经济》2006,(11):36-37
近些年来,中国与韩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不断加强,无论从双边贸易的总量还是所涉及的贸易产品种类以及产业领域来看,都在快速扩大和增长。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韩国商品的最大出口国。韩国企业在这种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在我国产业政策和对外经贸政策的激励和扶持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   总被引:107,自引:0,他引:107  
东亚经济贸易关系的加强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为了分析这一影响 ,必须对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模式进行比较。本文利用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数据测算了1 980年至 1 997年中国与其他主要东亚经济体之间的行业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 :中国的出口与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的进口之间互补性较小 ,而中国的进口与中国台湾、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因此与上述经济体合作关系的加强有可能导致中国贸易顺差的减少。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无论在出口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互补性 ,对日经济关系的加强有利于中日两国更好地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3.
论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震 《亚太经济》2004,(2):23-26
韩国财阀对战后韩国经济增长起了推动作用,但同时财阀的势力迅速膨胀,形成了庞大的垄断性的企业集团,几乎完全控制了韩国的经济。韩国财阀势力的过度膨胀,对韩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何消解韩国财阀主导型的现代化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建立健康的、符合韩国国情的政企关系,是韩国社会必须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张暮辉 《中国报道》2013,(7):102-102
一位新近认识的韩国朋友,在韩国一家中等规模的旅行社工作。旅行社主要经营韩国公民的海外旅游,但这位朋友所在的部门正好相反,是负责海外游客在韩国本地的接待和导游,客户对象主要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按她的话说,与日本游客和东南亚游客比起来,购买力和消费力庞大的中国游客才是主要盈利来源。  相似文献   

5.
泰韩经济关系金艺泰国是韩国的第15大贸易伙伴,乃川院长最近访问了韩国,讨论了和韩国的多边及双边问题,这标志着两国间关系的成熟。泰韩经济关系的发展,反应了世界在冷战和乌拉圭贸易会谈结束之后,经济发展更加国际化的趋势,现在是全球新秩序和亚太贸易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12至14日,东亚经济论坛第13次会议在位于古都西安的西北大学举行,来自日本、韩国、波兰和中国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40余名学者与会。东亚经济论坛成立于1991年,是由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上海市四方为促进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而磋商成立的一种松散但影响重大的区域性学术组织。与会代表主要探讨了如下问题:(一)东亚经济合作与经济一体化。在东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主要由市场力量自发推动,政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这与东亚地区相对于欧洲和北美具有更为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对外关系不…  相似文献   

7.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所伴生的政企关系的特殊状况不仅在韩国经济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于韩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形成特别是其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塑造也产生了深刻的实质性的影响。“韩国模式”表明,企业文化与政企关系虽然并不属于同一范畴领域,但政企关系的状况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2004年对外贸易首次跨越万亿美元大关,实际引进的外资额达606多亿美元,再创新的纪录。中国与主要经贸伙伴韩国的经贸发展更加迅速,令世人注目。2004年中韩贸易额突破900亿美元大关,韩国继续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根据韩国的统计,中韩贸易额已经超过韩国同美国的贸易而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还是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自2002年开始中国己经成为韩国的第一大投资对象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处于东北亚的主要地区,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主要力量。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经济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泛。2004年,中国与东北亚区域内的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4.4%。东北亚五国已成为中国和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特别是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联动关系,同时,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直接制约着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所能达到的程度。因此东北地区应抓住与东北亚合作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韩国《朝鲜日报》12月8日】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截止到1990年代末,中国的出口额还保持在与韩国同样的1000多亿美元。但到2005年突破了7000亿美元,今年更是接近10000亿美元。虽然中国政府出台了各种紧缩政策,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截止到2006年第三季度达到10.7%。跨国企业视中国为最有潜力的市场和最具魅力的投资对象。  相似文献   

11.
韩国开发人力资源的经验及其启示王松德60年代初,韩国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但经过30多年的发展,韩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跻身于新兴工业国家的行列。韩国的经济发展与其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大有关系。一、韩国政府重视开发人力资源60年...  相似文献   

12.
朝韩峰会后,朝鲜对韩政策的特点是:首先把韩国不发表敌视朝鲜和毒化统一气氛的言论,确保其言行最终有利于实现统一作为双方扩大和深化合作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其次,要求韩国保持国家自主性,与朝鲜自主解决统一问题。第三,积极稳妥的发展同韩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但原则是确保其安全,政治稳定和国家尊严。今后双方的合作将主要取决于韩国国内主流的政治态势和朝鲜外部环境的状况。合作的重点将主要集中在政治风险小,见效快,有利于带动其他经济领域发展项目上。  相似文献   

13.
早在1995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就达到1万美元。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韩国经济遇到了许多困难,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发展速度明显放慢。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使经济起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让韩国意识到,要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兴办经济特区是重新激起经济活力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贸易自由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众敏 《世界经济》2007,30(8):46-51
随着区域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中国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各种可能的自由贸易协定方案都在积极的讨论之中,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韩国、日本和南非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六个主要的方向。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以上六国的贸易关系,并根据GTAP模型分析了中国与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从短期看,中国有必要加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三国的贸易关系;从长期看,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点是韩国、印度、南非三国。中国在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时,要重点关注自由贸易协定对纺织服装业、交通工具和其他制造业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5.
余冉冉 《魅力中国》2014,(10):275-275,222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引来世界瞩目,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以及信息技术的推动,世界掀起了一股汉语热的浪潮,而这其中,韩国更是来势凶猛。作为汉字文化圈的组成部分,汉语在韩国的传播由来已久。韩语如同日语、越南语一样,与汉语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历史上汉语在韩国的传播浅析汉语与韩语的联系、通过汉语在韩国传播的动态历程进行语言传播的动力分析、通过汉语在韩国的现状研究为汉语在韩国的发展提出建议。总的来说,在汉语国际教学蓬勃发展的今天,进行汉语传播国别性研究,为今后区域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国际市场营销公司HD Trade Services一项调查显示,94%的美国人说不出中国的任何品牌,中国的经济总璧旱已超过日本和韩国.但后两个国家号称在多个行业都拥有全球知名品牌。跟中国相比,瑞典和芬兰不过是弹丸之地,但瑞典有宜家.芬兰有诺基亚。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为全世界的经济发动机,但为何没有比较知名的品牌?什么能使品牌能够真正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东亚合作的发展与中国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真正掀起当今东亚合作高潮的是中国的巨大经济吸引力及其所推行的睦邻政策,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极大地激发和带动了日本和东盟以及韩国和东盟关系的竞争性提升,从而使得整个东亚的合作进程不断深化与扩展,有助于东亚一体化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9,(31):34-34
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尹增铉29日在政府危机管理对策会议上说,韩国经济今年下半年将实现正增长。 尹增铉说,今年第三季度韩国经济增长率将比第二季度有所下降,但由于去年同期经济运行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因此第三季度同比有望实现正增长。从目前隋况看,随着消费者和企业信心的快速回升,实现全年负1.5%的经济增长目标不成问题,但整体经济形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韩国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历程是一个传奇。由发展中的小国发展成为较发达的经济强国,其在市场经济条件和WTO框架下的法律制度建设功不可没,中国和韩国同在东亚,同是WTO的成员,研究在WTO框架下韩国的保障措施制度应对我们有所借鉴,有所裨益。一、韩国实施保障措施的法律构架韩国现行限制进口产品、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制度主要有:(1)反倾销制度,在韩国运用最为广泛的制度;(2)反补贴制度,这一制度虽在韩国《对外贸易法》上有规定,但实际运用不多;(3)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韩国经济腾飞过程中的政府功能●朴明爱韩国是中国的近邻,学术界有人称中韩两国有“四近”的特点,即地理近、历史近、文化近和感情近。韩国从60年代起到80年代初的经济腾飞,世人称之为“汉江奇迹”。研究和借鉴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