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锦州、葫芦岛两市位于辽宁省西部的辽西走廊,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城市群的结合带,是关内外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锦州、葫芦岛两港位于渤海辽东湾西岸,是辽西和蒙东地区便捷的出海口,均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在辽宁沿海港口定位中分别是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  相似文献   

2.
一、锦州港和辽西蒙东经济体发展现状 锦州港是中国渤海西北部400公里海岸线唯一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北方区域性枢纽港口,也是沈阳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区重要交汇点,有得天独厚区位优势,距离周边阜新、朝阳、盘锦和葫芦岛四市仅“一小时”车程,两大经济体也在“两小时”车程内。锦州港1986年10月开工建设,1990年10月正式通航,12月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开放商港。  相似文献   

3.
锦州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港口城市。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北方港口中,锦州港在全国第一个实施了民营化改造和股份制经营,并且获得了持续发展,不断壮大,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今面对新的形势,锦州港又在抓紧研究如何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显示了城市政府、港口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勇于开拓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辽宁:朝阳市     
朝阳位于辽宁省西部,南与河北省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人口340万,辖北票、凌源两市,朝阳、建平、喀左三县,双塔、龙城两区. 朝阳区位条件优越.朝阳处于辽冀蒙交界地带,可谓"一域连三省(区)",东眺辽宁中部城市群,西望京津唐城市群,南临渤海湾,北接内蒙古,是东北地区西线入关的交通要道、内蒙古东部乃至蒙古国的出海通道.朝阳距北京480公里、距沈阳280公里、距大连480公里、距锦州港120公里、距葫芦岛港140公里、距赤峰150公里.既便于承接两大城市群辐射,又利于吸纳腹地资源,具有东西借力、南北聚财的区位之利.  相似文献   

5.
今年将成为锦州港建港24年来港建投资最多的一年,港口将投入14亿元资金,进行以集装箱二期209B、210B泊位、15万吨级航道和西部海域开发工程为重点的3大类12个具体项目的建设。新建工程、续建工作和工作前期及验收3大类项目构成了锦州港2010年港口建设的主框架。  相似文献   

6.
一、“以港兴市”是众多港口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港口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战略密切关联。“建港兴城,城以港兴;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正是港城关系的总结。随着对港口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乘数效应的认识逐步深刻,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在港口实施属地化管理后,更加重视港口建设和发展,纷纷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将港口发展列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了对港口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及临港产业的招商引资和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7.
《港口经济》2011,(11):32
沿海是锦州最大的发展优势,也是锦州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锦州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的认识达到一致。把沿海开发开放打造成为振兴发展的战略突破点和支撑点作为战略举措。2010年,锦州港完成港建投资2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港口吞吐量也达到6000万吨。不断增长的吞吐量,不仅壮大着锦州港的自身实力,更带动了其周边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锦州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载体。建设锦州港,成为锦州建设沿海经济  相似文献   

8.
渤海聚焦6则     
<正>聚焦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市位于东经120°43′~122°36′,北纬40°48′~42°08′,地处辽宁省的西南部、"辽西走廊"东端,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东接"辽中南"工业区,南临渤海,西连"京津唐"工业区,北有辽宁西部和内蒙东部及黑龙江、吉林的广阔腹地,是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的交汇点,连接东北内陆与渤海的黄金走廊。锦州位于  相似文献   

9.
吴爽 《东北之窗》2012,(10):66-69
港口是临港产业发展的“灵魂”,没有强大的港口实力作支撑,发展临港产业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实现旅顺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的突破发展,首先要把港口做大、做强。初夏时节。踏访旅顺新港,眼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上下船的乘客交织如梭,港口码头上作业繁忙,国内最大的豪华客滚船“渤海银珠”整装待航……这个青春跃动的新港,呈现出一种不辱使命的姿态,昂扬天地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沿海地区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以港口为发动机,形成临港工业产业链,是一个地区经济走向成熟的标志。2007年营口港成为亿吨大港,今后营口港的发展不仅要建更多更大的码头,还要通过港城互动,来牵动聚集全省50%以上人口、近70%的经济总量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