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运营形式的创新与改革就是就是保证其发展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保证企业不被时代所淘汰。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创新更显得意义非凡。因此,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合理考虑企业的创新和改革道路,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鉴于此,笔者将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创新和与改革工作进行探究,分析其创新工作的思路,并根据个人拙见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创新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世纪之交,我国企业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为迎接这些挑战,我们除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外,还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切实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实现扭亏增盈,提高竞争能力.同时,实现管理创新,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目前国企改革的现状出发,讨论了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国企进一步改革政府应如何职能转变,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李亦丹 《市场周刊》2020,(13):0036-0036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有企业中融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成了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和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重要举措。从目前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来看,虽然对国有企业改革和经营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制约了职业经理人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因此,我们应立足国有企业改革实际,探讨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必要性,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发挥职业经理人的作用,夯实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基础,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由来已久,本文总结了国有企业的分类及功能、历史里程碑回顾及历史演变,概括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任务、现代企业制度对国企改革的影响,以及与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战略改革模式、股份制改造和国有企业改革模式探讨。最后总结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推进缓慢的问题,必须强化缔约精神、提高改革意识,将国企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及全民努力的层面上来,进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主要集中体现在产权、管理体制、治理结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本文就如何由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进而推动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自1994年河南省开展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以来,走过了8年的改革历程。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河南国企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调查,至2001年底,全省385家重点企业已有占81.7%的企业改革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建立了以公司制为主体的企业组织形式;有320家企业(占83.1%)成立了董事会,285家企业(占74%)成立  相似文献   

9.
张波 《经贸世界》2000,(9):38-43
中国国企改革已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9年到1983年.其核心内容为放权让利.1983年到1987年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主要内容为利改税.拨改贷,1987年到1992年为第三个阶段,其核心为承包制.第四个阶段从1992年末至今,核心内容为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和非国有化的改造.前主要针对国有大型企业.后针对国有小企业。通过20多年的努力.国企改革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康巧灵 《商》2014,(43):37-37
本文主要对转型经济体中普遍存在的预算软约束现象以及成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预算软约束对国企改革产生的消极影响,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基于该现象成因对如何硬化预算软约束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对国企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国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改革处于关键时期和重要攻坚阶段。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国资国有企业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有效总结发展经验和改革实践经验,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制定明确的改革目标,积极开创国资国企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陈敏 《北方经贸》2012,(12):17-18
立足山西,概述国企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当前改革工作的发展情况,提出要消除改革过程中"制度瓶颈"、"资金瓶颈"和"冗员瓶颈"等难题,要加强改革后企业"体制"和"制度"建设,促进国企安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和加快改革步伐指明了方向。国企改革不仅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组织制度等各方面改革,而且还包括分配制度、医疗制度、福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所有这些改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体,相互制约,相互推动。在国企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占有突出、关键的、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15.
孙璐 《商业时代》2007,(18):103-105
哈尔滨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与否对黑龙江的经济振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自2004年以来,哈尔滨进行了新的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针对国有资产流失和产权合理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实践,取得了可供借鉴的国企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金碚 《中国市场》2010,(37):35-42
国有企业须接受双重绩效评价。第一,作为企业,要评价其经营效率的高低,是亏损还是盈利,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等。第二,作为特殊企业,必须评价其是否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民的整体利益要求。对国有企业的两种绩效评价属于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是市场评价和企业效率或竞争力评价;第二层是所有者利益(国际和人民意志)评价。当基本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次定位目标后,必须向第二次定位目标推进。如果说,在实现第一次目标定位时,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就主要涉及第二层次评价标准了。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只是停留于完成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途中,必须坚定走到实现完善的和合理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彼岸。这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为什么必须实行再定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国进民退"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主要特征之一。国企经营管理体制存在先天缺陷,数十年的国企改革,并未将国有企业与政府、市场、社会等关系真正理顺。要重启国企改革,必须破除错误观念。国企资产资本化改革是一项新的理论课题,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企改革的整体部署,应以革命性的措施坚决大胆地加以推进。应大力推行混合型股份所有制的企业制度,可设立国有股份运营公司,政府专职监管,同时,建立政府引导式产业基金,紧密连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这将有助于国企实现服务社会、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有企业中现有的政企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并易滋生众多腐败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此,有必要实现政企分开,明晰管理层权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政企关系的现状入手,根据国企改革中表现出的问题来阐述国有企业政企分开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了向市场主体的转变。从1978年开始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一)第一阶段(1978—1993年):扩权让利的国企改革初步探索这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前,用了15年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的深化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目前依然存在着机制不活、效益不佳状况。因此,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全面巩固改革成果势在必行。从我国国企改革现状出发,分析各国国企改革的经验教训,力求为深化我国国企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