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成功者?当我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也感觉不着边际。成功需要的因素很多,天时、地利、人和,那一样也不能少,但是诸如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因素,你拥有的时候,说不定我拥有的更多,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能抓住,而另外一些人却白白地丧失这些机会,从而与命运之神擦肩而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善待梦想     
陆涛 《新智慧》2005,(10):12-12
或许你没有秀美的容颜,也没有聪颖的天资;或许你没有骄人的学业.也没有出众的才华;又或许……总之,看到别人幸福的微笑便觉得是对自己无情的嘲笑,想到自己渺茫的前途又感到十分迷茫。你也知道谁都不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但却认定自己根本无法成功。你更知道懊丧的困境需要勇气去面对,然而无数次的失败使希望和信心荡然无存——反正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无所有,甚至想一死了之。  相似文献   

3.
完全是自己开发的技术就一定拥有知识产权吗?如果我们花费巨资和众多人力后开发的技术却落入别人的专利范围内,那将是什么心情?如果发明了技术后没有及时申请专利,到头来却要给别人交专利费,那又将是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4.
许多年的艰辛打拼,使得一部分受机会眷顾的创业者脱颖而出,取得了光辉的成就。然而,对成功的创业者而言,正是成功的高度使他们看到了更远的征程。随着新的高度降临,新的征程出现,新的要求伴随左右……到底谁能帮助创业者走得更远?创业者凭什么吸引来别人的帮助?每位创业者都需要这些帮助吗?凡需要就会有吗?解读走在成功前沿的企业家帮助和被帮助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万种风情、百般滋味。  相似文献   

5.
留言板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曾经从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开始做起.直至现在做到较高的职位.可以拿着很高的薪水.过中产阶级的生活。按说我也应该知足了.但我时常想,为别人打了这么多年工.每天超负荷劳动,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自由,职业满意度和安全感也正在下降。最近.我看到很多职业经理人开始创业.成绩都不错.我想我是否可以抛却现在的优厚待遇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呢?职业经理人去创业有哪些利弊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呢?请您给予指点。谢谢。  相似文献   

6.
好阅  可可 《新智慧》2006,(8):17-17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相似文献   

7.
陈帆 《全国商情》2009,(10):28-29
创新是企业永续经营之道。一个成功的创新型企业是当别人还未觉醒时,它已经看到了红海;当别人还在红海时,它却早已开拓了蓝海。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崛起都要先付出一定的代价,美罗国际智慧系统开拓蓝海的同时,也身体力行推动着直销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买护肤品,我只到屈臣氏(watsons)”的“迷信”,已有百年历史。这个来自香港的个人护理用品超市,为何能吸引小到普通消费者、大到首富李嘉诚的目光?这个前身是药店、如今是药妆店,被人收购、然后疯狂收购别人的连锁超市,成功的秘密到底在何处?  相似文献   

9.
袁德梅  小娇 《新智慧》2006,(6):58-59
珍惜 我经常听到有人在抱怨自己的生活,他们总认为别人的背包里装的东西要比自己的多得多,所以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直到有一天,一些东西从背包里消失后,才懊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地珍惜呢?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你们好: 我去年刚大学毕业.就自己创办了一个公司。我本人是学机电的.可是我看到计算机行业很挣钱.就开了网络公司.没想到到现在不仅没挣到钱,反而赔了很多钱进去,现在有点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贵刊能给我一点建议吗?谢谢!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商家做广告都挤破脑袋要往城市进,电视、报刊、网络……仿佛只有在城市做广告才有价值。可是,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却被所有人遗忘了。在农村做广告真的没有价值吗?在农村如何做广告?  相似文献   

12.
林军 《大众商务》2008,(9):43-43
销售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销售员的在客户面前滔滔不绝、口似悬河地介绍自己的产品,几乎让顾客的思维都没有回旋的余地,更没有,顾客插话、陈述自己看法观点的机会。结果顾客一离开,这桩买卖便告黄。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不同的人对成功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作为Success Motivation Institute美国成功激励学院(简称SMI)大中华总代理的邱丰霖先生不仅自己在努力不懈地追求着成功,更把帮助别人达到他们成功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看到自己的学员日渐成长、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最终达到他们成功的目的地,这其中别样的感受激励着这位成功激励大师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4.
曾记得在什么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割草的男孩”。有一个男孩替一位陈太太割草打工,为了弄清楚陈太太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满意,这位男孩便冒充别人打电话给这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相似文献   

15.
小秘答题桌     
《科技创业(上海)》2002,(1):162-162
这一期的贴子是“先创业还是先就业?”怎么样,朋友们对此有什么想法?有没有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呵呵,千万不要太佩服小秘哦,本来嘛,小秘也只不过是比别人“聪明”了那么一点点,何苦劳众位大驾,居然佩服得“五体投地”呢?说了一堆笑话,只是想调节调节气氛,关于创业的话题太沉重,小秘可不希望大家聊着聊着都绷起了脸,那多没意思,不过,从各方回复来看,大家的确对这个话题投入了相当大的热情;也许这跟“创业”和“就业”两大社会主流有关。先创业还是先就业?先就业是否能为将来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先创业是否意味着抓住了不可多得的市场机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创业与就业,何去何从?且让我们看看众多读者的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6.
管理的艺术     
李嘉诚  晓晖 《新智慧》2005,(9):23-24
屈指一算我的公司已成立了55年,由1950年数个人的小型公司发展到今天全球52个国家超过20万名员工的企业。我不敢和那些管理学大师相比,我没有上学的机会,一辈子都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识和学问。管理有没有艺术可言?我有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迈克:你好!我是你忠实的书迷。今晚,我想给听众朋友们介绍一下,如何为成功的理财打下一个理念基础,做好一个思想铺垫。请允许我来提出今天的第一个问题。在当今的生意场上,多种收入流为何如此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陈洪龙 《大众商务》2005,(11X):19-19
李红在一家商场给人打工卖服装,看到老板生意兴隆,而自己每月仅能拿到三百元的微薄工资,她想,自己既知道进货渠道,又有丰富的卖场经验,为何不去创业自己做老板呢?经过一番筹备,李红投资万余元在服装市场开了家“小精灵童装专卖店”。  相似文献   

19.
优雅到老     
安宁  小晖 《新智慧》2006,(8):62-62
最喜欢和母亲去逛街,她对衣服独特的眼光,简直可以与服装设计师相媲美。这让我这个生活在繁华上海的女儿,常常会觉得惭愧。我似乎是个永远落在时尚后面的人,不论怎么努力,都会被别人拿来做反面的例子。只这一点,我就佩服母亲,她不像我,最美丽的时候可以用大把的钱尽情地打扮自己。她50岁之前的时光,都是在父亲的郁郁不得志中度过的。她自己的一份工作,也只够养家,照理说没有更多的闲情逸致来装扮清贫的生活。但是母亲。却偏偏让自己,还有我和父亲,有了一份凡俗生活里别人无法体验到的优雅和情趣。  相似文献   

20.
古装摄影棚     
谢凡 《大众商务》2006,(8):22-22
一次偶然机会,我在报纸上读到一篇关于古装摄影的文章,我为之心动不已。要是能在古典、幽雅的气氛中去体验一下古装造型,满足一下怀旧的心绪该有多好!而与我一样有着怀旧情绪的人们也越来越多。这番联想让我突然灵感涌现:为何不开家古装造型摄影店呢?首先,我在郊区古典的旅游集聚地租了一套100平方米的门面房,店面装饰不必豪华,但突出了“古典”的特色,透露出浓郁的民间风俗气息。然后,从民间购置少量旧的独轮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