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城市工业扩散、特色产业开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型农业等五种支撑模式.提出了城乡产业转移不能转移工业污染;特色产业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自主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农业产业化要注意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并且不能违背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农村的小康目标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来实现。如何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严格控制土地,确保粮食安全;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再走出让土地、牺牲粮食安全的老路,应走既要土地和粮食、又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3.
农村的小康目标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来实现.如何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严格控制土地,确保粮食安全;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再走出让土地、牺牲粮食安全的老路,应走既要土地和粮食、又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4.
《南方农村》2007,(1):54-54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虎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搞运动,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说那个地方率先建成了新农村。因为这是一个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伴的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的阶段,每个阶段发展的水平不同,目标任务也不同,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不能很好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应在吸取以往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局,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民培训的需求与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统筹规划的农民培训体系、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师素质不能满足要求、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在需求方面,主要包括农民对生产技术的有效需求不足,对转移技能培训需求难满足.针对存在问题,论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加大宣传,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多方参与,创建灵活多样的培训经费筹集模式;科学统筹,建立和完善农民培训体系;强化实用,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分类培训,让农民真正学有所用;规范考核,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国家加大投入,但这些并不能代表全部。不能认为给钱给物了,新农村就能指日可待,农民就可以袖手旁观,坐享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相反,新农村建设自始至终,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可以说,广大农民兄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参与程度高低,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得失、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快慢进度。中国农民是富有创造力的农民,在他们身上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家庭承包经营这一伟大创举的由来,就是一个明证。因此,建设新农村,当务之急,一方面要…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要选择。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规模大、涉及面广的宏伟工程,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踯躅不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稳步推进。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地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新农村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本文进一步就海东地区建设新农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分类指导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依据各地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差异分类加以指导,而不能按照原有的农业自然区划原则确定的九大农区来指导新农村建设;应按四大类区域,即大中城市郊区、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人多地少地区、中西部人少地多地区来制定不同的政策指导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二元经济制度环境下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制度环境是二元经济制度.以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经济制度使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也是二元性的,农村居民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它已不能有效地使农特在平等的制度环境下谋求发展.二元经济制度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亟待改革的制度性障碍.新农村建设内在要求改革二元经济制度,赋予农民作为公民应当享有的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11.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力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新村庄建设。当前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把握好“五个五”:  相似文献   

12.
《南方农村》2006,(6):1-1
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会议的提法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建立工农协调发展的机制。特别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改观。然而,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老化;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出现重复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障碍。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最现实的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农民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政府必须在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清除有关的制度障碍,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促使教育公共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把广大的农民变成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些地方只偏重抓小康农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忽略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味地让那些"老农民"去建设新农村,不但不能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还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土地集体产权资本化流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韬 《农村经济》2008,(3):19-22
由于土地权利的不确定性和法律的诸多限制,农民的土地权利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转这种土地的市场价值不能充分实现.应当在物权法框架下,按照产权资本化的要求,对农村土地产权进行市场经济条件的适应性构造,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资本化流转机制,以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土地的资产效益,促进农业化和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17.
关于山西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把“三农”置于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新农村建设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积极探索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切实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是重点、难点和重大任务,这个任务将伴随现代化的整个进程。新农村建设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和新的思路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我国已经到了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总体上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是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背景。从国内生产总值看,2005年超过了18万亿人民币。农业,即第一产业,占13%。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农业所占比例会进一步降低,但并不说明农业不重要,农业的基础地位还是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三农"问题的解决,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主要是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然而这些措施在现阶段都不能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探讨如何通过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使我国经济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不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不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就不能完成.农民知识化是我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十化"之一.如果没有农民的知识化,新农村建设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农民知识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